•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1

丫丫由由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育和培训行业前景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ENGUODIAN13247606080

已采纳

目前素质教育发展至快速成长阶段

中国的素质教育行业从1993年萌芽,出现国有素质教育机构,公立学校展开音乐、美术和手工等课程;自2003年开始,素质教育进入摸索生存阶段,政府支持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纳入升学制度,正是在这个阶段,素质教育机构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2013年开始至今,升学制度细化利好政策落地,行业线上及直播技术开始发展。

素质教育市场占教育培训行业比重最大

2020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达到20560亿元。其中素质教育所占比重最高,2020年素质教育整体营收达到4523亿元,占整体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的22%;其次是职业培训,实现营业收入3701亿元,占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的18%。综合来看,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双减”政策对于K12学科教育算是毁灭打击,预计2021年教育培训整体市场将下滑至万亿,K12学科培训市场出现较大程度的萎缩。

德智体美是目前素质教育发展大方向

2017-2020年中国素质教育细分领域的比重变化中,艺术教育和语言能力占比均先下降后上升,STEAM教育和数学思维的比重均大幅上升;相应地,体育户外及其他的比重出现大幅下降。这与“双减”政策紧密相关。“双减”政策规定主要集中在K12阶段的学科类培训,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面临转型。而素质类培训机构受影响较小,艺体教育等培训机构仍可正常开展业务。综合来看,受到国家“双减”政策的的影响,素质教育培训行业正在朝着德智体美方面快速发展。

教培机构向着素质教育方向转型

目前,受到政策影响的教育培训机构试图向素质教育转型,2021年7月28日,猿辅导上线STEAM产品“南瓜科学”,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教育机构积极布局素质教育业务。行业内主要参与者转型发展素质教育,主要落脚STEAM教育、艺术教育和语言能力;素质教育行业的多样性发展得到重视和强化。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2015-2019年,我国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从2642亿元增长到52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素质教育市场规模波动上升。2020年新冠疫情对素质教育短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将持续存在,在学科教育强监管、素质教育大获支持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需求和供给有望迎来新增长。综合来看,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教育和培训行业前景

345 评论(11)

大萌的饰界

首先,教育行业是个很大的行业,其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女人的钱和孩子是使用者最舍得投入的地方,所以前景很好,关键看怎么做。 教育培训行业 : 教育培训行业又进一步可细分为两类,针对中小学生的教学教辅(中高考辅导,奥数,特长班等),以及针对大学生或成人的职业技能(计算机,英语)和考试培训(出国留学,四六级,考研)。 总之,每一个子行业都有着非常不同的特点。 教育培训行业中针对中小学生的教学教辅,这方面知名的如新东方,学而思,卓越教育等;如果是作业,那么相对比较容易,尽量选择这几家比较成熟的机构;如果是创业,那么往往是从周边开始(如小区,区域)。 你去生意街 ,我朋友是在那找的,生意一直可以,利润相当好! 早/幼教教育(2-6岁):全国3-5岁幼儿人数不低于1500万。2-6岁儿童/幼儿人数应不低于3000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个起跑线近年来已有提前到2岁左右的趋势,与此对应的各类行业、产业也发展壮大了起来,简单的归纳一下,包含以下几类: 益智类玩具: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大脑四肢)协调能力; 影像制品类:以洪恩教育为代表的厂商都在研发制造各类有声+动画图书音像制品; 教育电子类:早期步步高、诺亚舟等教育电子厂商对学前儿童的关注和投入不够,近年来都开始研发/制造符合儿童习惯和特点的点读笔、点读机,而步步高更是启用了“小天才宝贝电脑”这样一个全新的品牌来切入到了该领域; 早教机构类:此机构不同于幼儿园,新东方分别针对0-2岁、2-3岁开通了体能综合、音乐英语、舞蹈和厨艺等培训课程; 私立幼儿园:孩子入园难已经是大多数城市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私立幼儿园将成为公立幼儿园的重要补充;

减肥行业不错啊 减肥的人这么多 应该发展挺好的

2016年教育行业发展是经济发展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下的必然结果。从巨集观层面出发,教育市场的发展现阶段在供求两端都具备充分条件。从供给端考虑,教育发展受政策驱动明显,而现阶段 *** 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内容质量既是经济发展背景下满足民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转型升级任务日益迫切条件下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必要举措。而在需求端,随着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更优质教育也是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情况下文化需求得到发展强化的天然诉求。

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需求更加迫切,教育事业前景可谓一片光明!教育从业者应对努力提升自我教育水平增强业内竞争力!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经济、低污染和节水是新时代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在目前情况下,我国要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减少煤炭作为终端能源的使用,逐步优化发电能源结构,即优化火力发电,大力发展水电,适当和积极建设核电,积极开发和应用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实现发电能源多样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肯定是越来越有前景了!人们都需要提升自己啊,未来竞争力都是软实力竞争了(errichss)

我觉得非常好,我有个朋友开这行业这几年赚了不少钱,你看看,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人人想自己的孩子一枝独秀,现这社会钱不缺,就是要你的质量,环境好保你赚钱。

记得几年前有人问过我类似问题,当时我套用了句两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2句话,我在教育技术专业学习时,与老师同学讨论时,毕业后从事网际网路教育产品研发时,大家经常提起。 网路教育、远端教育都属于CAI的范畴,核心不在网路、不在远端,重点还是教育。中国的现状,教育的目的大多还是功利性的,因此目前赚钱的网路教育、远端教育机构都是靠使用者功利性的驱动完成。拿文凭,有211大学的二级网路教育学院;过考试,各种级补习培训,有新东方;专业职称,有正保。基础教育,不好意思,远端教育在这个领域是政绩工程和各方利益共赢的好事情。 想靠一个平台就把名师学生汇聚的事情,在现阶段根本就不靠谱。淘宝做教育,淘宝同学的模式注定了其灭亡。知名教师上淘宝卖课程,免了吧,私下出书、演讲、培训讲授赚得又多又稳当又安全。非知名教师,如果不怕 *** 被学校开除,大胆上去吧。 网路教育还是资源为主,抓刚需,如认证、技能,解决资源,再以服务为主,最后要搞啥社群这些都是辅助了。核心点还是资源,而且是使用者线下无法方便获得,可以线上方便获取的。解决这个问题就才有希望。而后要耍高阶,搞下骗人的个性化定制,学习分析这些正统教育机构都无法完成的教育评估,冠名以XXXX外国大学XXX权威学习法,权威教学评估法等,一定能忽悠到更多使用者。

教育是刚需,而且现在的家长教育意识都非常好,行业整体是非常好的,不过竞争也相对剧烈。

教师前景还有什么可发愁的,每年比其他人都多个寒假暑假,还有个教师节,甚至教师节买房子凭教师证都能有优惠,挣的也不少,待遇也不错,还想要什么前景啊

220 评论(8)

青帝织锦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豆神教育(300010)、全通教育(300359)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中国教育大数据在K12教育市场的应用分析等

我国K12教育大数据行业仍存在配置不均问题

2015-2021年,我国小学教育学校数量逐年下滑,2021年为万所;我国初中和高中教育学校数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初中教育学校数量在2017年下滑至万所后在2018年开始反弹,2021年为万所;高中教学学校数量则波动变化,2021年为万所。

从我国K12教育发展来看,目前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区差异化明显等问题。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不均、地区差异化的问题。非重点学校及中西部地区教育大数据行业还待发展。

我国K12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教育大数据基础

2013-2019年,中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幅均在20%以上,尤其近两年,增幅最高达到。2020年,我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同比上升。经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K12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大量数据基础,为日后教育大数据在K12教育的发展提供庞大的数据库。

目前教育大数据在K12教育市场的应用多为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教育大数据在K12教育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市场之一,其应用多为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此外,K12教育阶段的教育大数据主要是将优秀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视频、线上教学、课件制作标准化等数字化后,得以复制和推广,同时实现课堂精准教学。

不过,从体制内外应用来看,仍以体制外应用为主,如通过作业、考试等学习过程数据推出自适应学习类产品,如智慧学伴、论答、乂学教育;通过作业大数据、题库大数据推出作业答疑类产品,如作业帮、学霸君、阿凡题等。

我国K12教育大数据行业需求潜力

K12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教育,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进程。目前K12教育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差距大等问题,也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而教育大数据能够对K12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深度学习,国家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对K12教育进行改革。具体需求潜力如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38 评论(11)

洒脱的家伙

大家好,我是羽翼课堂创始人Benny。在教育上,未来肯定会出现的七大趋势,你知道几个?无论中国的教育改革怎样发展,哪怕在现实中会遇到一些阻碍,但是,大的潮流是不会变的。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去了解这些肯定会出现的趋势。在中国,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孩子的教育,并不能靠着学校体系,并不是说孩子上了中国最好的学校,就是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靠自己的见识和努力,来保证孩子能够拥有真正的能力。未来肯定会出现的教育趋势:趋势之一:取消重点在中小学阶段,评选什么重点学校,本身就是很荒谬的事情。重点的学校,就会有资源的倾斜了,有更多的财政支持了,有更多的好老师了,上重点学校的孩子,也就是重要的孩子了?这个逻辑是不是很荒诞呢?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孩子教育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一开始就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这不能怨家长非要让孩子上重点校,重点班,因为谁也不想上落后校,落后班。所以,从根本上来做,就是一定要取消重点校、重点班。请家长放心,天下不会大乱的,优秀的孩子不会被耽误的——教育也是科学,也有其规律——初级教育平等这件事,根本就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的发展。在北京,这几年来,我看到很多“皇城根小学”“史家胡同小学”,我觉得特别好。大家都迷信名校的这个牌子,就把这些牌子给更多的学校去用。大家很迷信名校的老师,就把这些老师调配到各个学校,教案和教学方法也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平衡,是初级教育的必然之路。趋势之二:就近入学就近入学,其实是每个家庭最想实现的教育目标之一。谁都知道,如果在家周围几公里的范围内上学,会减少多少麻烦,会带来多少便利。不仅让家长解放出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让孩子有了充足的休息和玩乐时间。说到底,谁也不想让孩子去远的地方上学。那么,让家长舍近求远的原因,无非是“好学校”值得这样做。如果学校之间的差别没有那么大,谁也犯不着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了。所以,随着教育资源越来越趋***均,中小学阶段就可以实现就近上学了。趋势之三:取消小升初我很不理解,就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在孩子的最初级的学习阶段,为什么也要围绕“升学”来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学习,竟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考入”一所“好的中学”,这简直是太荒谬了。小学阶段到底应该学什么?不是更多的知识,而是为了以后学习更多的知识的那些基础。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情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然后,才是一些基础性知识的积淀。但是,我们现在却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为了“升学”而学习一些超前的、超难的知识。只是为了在进入“好中学”的时候有更多的机会。这哪里是“学习以孩子为中心”,而是赤裸裸的“学习以升学为中心”。我可以这样说,以升学为目的的学习,基本就是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摧毁一个人学习的能力。要知道,这才是一个人漫漫一生的开启,一个十岁的孩子,以后要不断学习四五十年,才可能面对日益变化的时代。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了眼前的“升学”,破坏的是学习的兴趣和一生的幸福。在中国的学校里,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绪。现在,这种厌学的情绪已经越来越低龄化了。很难想象,十岁的孩子、七八岁的孩子,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讨厌学习,他们该怎样面对需要终身学习的未来?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大人们把“学习”变成了“升学”的恐吓: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不能考上好的中学;考不上好的中学,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你一辈子就完了!当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知识的孩子,一接触到学习就受到了如此的恐吓,请问,他未来怎样才能好好地学下去?!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学习阶段划分,尤其是几近变态的录取标准——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所谓的小升初网站和论坛,简直是五花八门、乌七八糟的集合体。不彻底取消小升初,可以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越来越接近失败的边缘。趋势四:不以成绩考核学生、老师、学校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个误解,就是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多,就应该淘汰一些人,让少数人享有稀缺的教育资源”,“目前最好的制度,就是统一考试,保证基本的公平”。我想说,第一,中国人多,但人才不多。很多人连最基础的能力都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最应该保证的,反而是让每个孩子拥有起码的“能力”,而不是从这个阶段就开始淘汰。这样的话,就算最后每年全国有了一千多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但这条路上有多少人学了没用的知识,又被淘汰成为了炮灰的人呢?第二,我们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师,让老师更有职业尊严和相应的收入。而不是相反,在现有的教育资源里去拼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我一直都很不明白,一边我们说好老师少,一边我们的老师却很少得到重视。我所说的重视,不是那种“尊师重教”“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些虚的重视,是给予老师实实在在的待遇的那种重视。第三,每一个孩子都有价值,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中小学阶段,不是用来淘汰掉很多人,来选出适合上大学的孩子的。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些人上大学从事学术之路,但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以及服务能力。这些技术和能力,同样能让一个人过得很好。现在已经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了。我们要承认,社会的每一个工作,都是同等重要的。所以,我们的学校,并不应该只培养了几个精英而骄傲,而是以毕业的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自我价值而骄傲。第四,我们的学校,也不应该按照升学率去排名和考核。我觉得很奇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多,每个人的特长天赋也有很多,但是,我们的学校却只有一种,而我们学校的考核,也只有升学率这一种。未来的学校,在基础教育方面,应该有一致的目标和水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到了初等教育之后,就可以分为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而且,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以后也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很多人说,这不可能,这很遥远。但是,我想告诉你的,就算短时间内中国还不能够实现,那么未来的趋势也是这样。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已经实现了,证明这才是真正的培养人才的道路。如果我们也看到了这个现实,以及教育肯定会发生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不用非在一棵树上吊死,不是吗?趋势之五:没有主课副课之分我们小学的时候,所谓的上学,就是拼成绩;所谓的成绩,就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好了这三科,就可以上重点中学。到了中学,遇到了科目调整。我记得要上重点高中,需要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那一年,还加上了地理历史(不过,两科加起来一共60分)。也就是说,考什么,学什么;考过什么,扔掉什么;不考什么,不学什么。说实话,我们的初级教育,学得很苦。每天的学习时间很长,作业很多。而且,很多的时间,就是为了升学考试。比如初三的一年,基本上都是在复习中度过(初二的暑假和初三刚开始的几个月,已经把全年的知识都讲完了)。我们的核心,就是考试。好了。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难道是让我们学会考试的能力吗?这样的学习,对于提高我们的整体国民素质,到底有什么帮助?于是,你就会发现,一个孩子,如果是初中毕业,基本上是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的。所以,我们就拼命让孩子上高中,发现一个高中生,也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再然后,我们就让孩子上大学,发现一个大学毕业生,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工作能力的。再再然后,我们就让孩子上名牌大学,发现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也不能保证实现自己的价值。再再再然后,我们送孩子去国外上名牌大学,而且不仅要本科,还要研究生、博士,这样才算是安心。但是,请问,这还是教育吗?!这不就是军备竞赛吗?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地教给孩子最实用的知识,最有价值的能力呢?明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千千万万的,我们的教育,任何一门学科,也同样应该是平等而重要的。早一点儿明白这个道理,孩子是不会失业的,真的。趋势之六:减少学习时间和作业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综合素质可能吗?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是这样。我们的学校,用了那么多的时间,让孩子在学什么?知识。为了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了让孩子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就用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去考试。然后,我们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就是掌握了大量知识的孩子。可惜的是,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根本没有真正的竞争能力,甚至,没有真正的生存能力。你知道吗,每次去国外去参观教育,去和教育工作者交流。回到国内,我再看很多的学校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就是我们虽然很重视教育,但力量用错了,方向不对,理念很陈旧。我们有豪华的大楼,塑胶的跑道,但是,我们的课堂里,上的却是已经被淘汰的'内容,用的却是陈旧的方法。就像是我们从城市里回到农村,看到很多人在盖新房子,非要把外墙贴上瓷砖,以为那是城里最时髦的做法。而实际上,城市里用瓷砖贴外墙的最多的建筑,可能就是公共厕所。就教育而言,单纯的掌握知识,早就在知识爆炸时代不成为价值了。一个人就算是天才,头脑里也装不下多少已经存在的知识——而我们的学校,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在做这件事情。未来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创造力,是创新能力,是情感联结能力,是表达能力……也就是说,都是机器不可能代替的那些能力,那些只属于人类所有的能力。没有这些能力,我们学的越多,越容易被淘汰。***多年来一直都在“减负”,可谓用心良苦。可惜的是,我们的家长,有些反对减负;有些干脆是学校给孩子减负,他放学后给孩子加负。说实话,我要是***的人,也会被气得哭笑不得的。明明是为了你的孩子未来着想、考虑,让这些孩子拥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来应对未来智能时代的挑战。但是,我们的家长,却反其道而行之,走向了另一个歧途。趋势之七:取消高考,自主招生天哪,那天不是天都要塌下来啦?你知道吗?每当我说起要取消高考的时候,很多人的反应,就会让我想起晚清的时候,***党去剪辫子的情形。没有了辫子,还是中国人吗?没有了辫子,还有体统吗?当这些人宁可掉脑袋也要保着辫子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忘了,当初留上辫子,也就一两百年的事儿。当我们要改革高考制度的时候,很多人也或许忘了,就在几十年前,还凭工农兵的出身来上大学呢。他们也忘了,就在一百年前,北大招生的时候,理科考零分也是可以进北大的。一个大学,不能自己招喜欢的学生,那么,它也就不会对毕业生的质量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大学的自主,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一个大学,有它自己的理念,有它自己的特长,有它自己的方法。然后,它就会找到认同它理念的老师,再然后,它就会吸引认同它的学生。最后,它就成为了贡献这类人才的基地。这难道不是最朴素的一个教育道理吗?未来的大学,不是计划经济的大学,而是市场经济的大学。不是国家统一考试,然后,统一招生,把好学生分给好学校,把一般学生分给一般学校,把差学生淘汰出学校。未来的大学,都是好学校,只是他们好的地方不一样。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能文科只有一所好的大学,理科只有一个好的大学,那远远不够。我们在科学、艺术、地理、法律……所有的学习领域,都有很多很多的好的大学,还有很多很多好的专业。我们的孩子,可以去根据每一个好的专业,好的导师,去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而不是先考进一所好的学校,找不到适合的专业和老师!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如果我们的孩子赶不上,那你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专业,热爱的导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最后,我想再说一句,孩子的前途,是他自己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实现他自己的价值。如果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帮助孩子,那么,也不要起了反作用,反而耽误和毁了孩子。在中国,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孩子的教育,并不能靠着学校体系,并不是说孩子上了中国最好的学校,就是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靠自己的见识和努力,来保证孩子能够拥有真正的能力。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点赞并关注!如有其它问题,请关注公众号“scyyhd”,有专人,第一时间回答您的问题~~

36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