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好的食袋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2022章节测试答案 统一的汉文化的起源 1、以()为一个单元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记数单位。 A、七天 B、十五天 C、十二天 D、三十天 正确答案:C 2、()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考证古史的方法,。 A、鲁迅 B、陈寅恪 C、王国维 D、钱谦益 正确答案:C 3、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文化时段。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新石器文化早期 C、旧石器时代晚期 D、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B 4、根据《尧典》记载,古人用以下那种方式测定时节?() A、鸟的迁徙 B、天体运行 C、花开花落 D、河水流向 正确答案:B 5、中国人在古时候对太阳崇拜本质上是追求时令。() 正确答案:√ 6、根据课程内容可知:文化在多元发生以后,走向统一化的文明进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正确答案:√ 7、治理洪水和天文历法是《尧典》中记载了两件大事。() 正确答案:√ 历法的形成 1、东作在敬道日出,便程东作中的含义是()。 A、战事 B、占筮 C、农耕 D、祭祀 正确答案:C 2、希革在鸟兽希革中指的是()。 A、迁徙 B、换毛 C、生产 D、死亡 正确答案:B 3、敬授民时代表着()。 A、祭祀占筮的需求 B、农耕文化的需求 C、君主统治的需求 D、游牧民族的需求 正确答案:B 4、《管子》中根据()编订记载了《玄宫五历》。 A、四方历法体系 B、六方历法体系 C、五方历法体系 D、八方历法体系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陶寺遗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大约建立于公元前2350年,距今四千多年 B、建立于五帝时代 C、陶寺遗址的修建是为了测节气 D、陶寺遗址在今天仍然能准确测出所有节气 正确答案:ABC 6、根据课程内容可知:陶寺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文献记载。() 正确答案:√ 7、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春天是生养的季节。() 正确答案:√ 8、根据课程内容可知:《尧典》将一年算为三百六十六天。() 正确答案:√ 统一族群的凝聚 1、()是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A、相同的语言 B、共同的生活理念 C、相同的价值观念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2、()被称为五帝。 A、黄帝、颛顼、尧、舜、禹 B、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小东家1985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复旦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 中国人口的来源 1、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正确答案:D 2、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正确答案:ABCD 3、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正确答案:ABCD 4、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正确答案:X 5、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正确答案:X 人口与户口 1、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正确答案:A 2、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正确答案:ABC 3、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正确答案:√ 4、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正确答案:X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1、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正确答案:C 2、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正确答案:ACD 3、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 B、赋役制度 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 D、战争和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ABCD 4、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正确答案:X “两高一低”的原因 1、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正确答案:B 2、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正确答案:BCD “大起大落”的真相 1、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