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二小要奋斗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12=1:( )=3/( )=( )% 2.把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是( ),读作(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鸡蛋重50( );(2)一枝粉笔的长度接近1( ); (3)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960万( )。 4.食堂有煤5吨,平均每天烧1/5吨,可以烧( )天。 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一年有( )天。 6.如果2a=b/3,那么a:b=( ):( ) 7.有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设计图纸上长2厘米,这副图的比例尺是( )。 8.我国伟大的数学家( )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9.小东、小明和小军三人同在一张球桌上练习打乒乓球,他们轮流上场打了一小时,平均每人打球( )分钟。 10.一张长为11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红纸,要剪成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和2厘米的三角形小红旗,一共可以剪( )面。 11.用铁皮做一个底面直径为6分米,高为8分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至少要用( )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水桶最多能装水( )升。 12.同一种笔记本,原来每本的售价A、B两个商场是相同的,但“六?一”儿童节那天,A商场实行“买十赠一”的销售,而在B商场则可以享受 “10%的优惠”。对消费者来讲,在( )商场购买比较便宜。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 )1. 18个82连加的和是100。 ( )2. 1升水和1升汽油一样重。 ( )3.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能被3整除。 ( )4. 用88粒种子做实验,全部发芽,发芽率是88%。 ( )5. 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 一年中( )的天数和是62天。 A. 3月和4月 B. 7月和8月 C. 8月和9月 D. 11月和12月 2. 米表示( )。 A. 一百零一米 B. 1米1分米 C. 1米1厘米 D. 1米1毫米 3. 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车轮的( )成正比例。 A. 大小 B. 面积 C. 周长 D. 转数 4. 自然数a分解质因数是a=2×3×5,那么a的约数有( )个。 A. 3 B. 6 C. 7 D. 8 5. 下图分别是木工师傅做的4扇门,( )扇门最牢固。 四、操作题。(4分) 请你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画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你画的平行四边形:底占( )格,高占( )格; 你画的三角形:底占( )格,高占( )格。 五、看图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1 .下面是某校2005年度办公经费支出情况统计图。 (1)在统计图中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2)全年平均每月的办公经费支出是( )元。 (3)第四季度的办公经费支出比第二季度增长( )%。 2.计算上面梯形的面积。 六、计算。(30分) 1.脱式计算。(每小题2分,共8分) ①91-91÷13 ②6÷×4 ③÷1/8 ④(5/8+1/2)÷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过程)(每小题2分,共8分) ① ②2- 3/4-1/4 ③ 118÷25 ④ × 97+ 3.求未知数х的值。(每小题2分,共8分) ① χ+2/3=2 ②111χ=3 ③ χ/5-13=0 ④ :χ=4/3 4.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① 125与它的1/5的差是多少? ②一个数的1/4比多, 求这个数? 七.解决实际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某制衣厂有女工273人,男工91人。这个厂的女工人数是男工的多少倍? 2.李丽看一本漫画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2,正好是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3.有一个啤酒厂为了回收空啤酒瓶,规定每3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一天,李师傅买了两箱啤酒共24瓶,喝完之后拿空瓶换啤酒喝,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 4.黄老师去买体育用品,他带的钱正好够买8个篮球或12个足球。他先买了6个篮球,剩下的钱全部买足球。剩下的钱可以买几个足球? 5. 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的速度比是5:4,货车先出发从梧州开往昭平,当距离梧州千米时,客车从昭平出发开往梧州,两车相遇时货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求昭平至梧州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可爱谈心
1.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 篇一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美丽景象。
(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丁香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美丽的外形。
比喻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①判断哪些句子不是比喻句。
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2.排比句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花儿“冬、春、夏、秋”的生长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花儿是四季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元素。
3.拟人句
(1)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人来写,目的是体现作者对草原美景的迷恋之情。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探出院墙的丁香当作人来写,“探出”“窥着”等词语写出了丁香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
2.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 篇二
2.《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第6~9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开国大典》一课,课文写的四个重点场面,常以填空的形式考查。
4.《灯光》一课,课文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常以判断的形式考查。
3.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知识点 篇三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1、、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
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
例如:-2,,-45,-2/5
3、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
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45,2/5
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4.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知识点 篇四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2、利率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5.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知识点 篇五
2、sore , ache 与hurt
sore是形容词,表示“疼的、痛的”放在名词前或系动词be后,如:a sore nose 鼻子疼 My nose is sore. 我的鼻子疼。
ache是名词,常常放在名词后,表示连续固定的疼痛,如:headache 头疼 stomachache 胃疼,backache 背疼,heartache 心脏病
hurt是动词,指“刺痛、使受伤痛”,如:he hurts his leg.他伤了腿。 这时我们还可以说“His leg hurts.他腿疼。”有时它们还可以表达相同的含义,如:I have a sore back==I have a backache==My back hurts.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词都可以这样转换,有些固定的用法是不能改变的。
3、What’s the matter? matter做名词时意思是“要紧事,麻烦事,问题”,在此用法中一定要加定冠词the。其同义句为:What’s wrong? What’s the trouble? What’s up? What’s the problem? 作为看病用语,它常用来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
4、might 与 may: might 与may 都可以表示可能性。might 在表示推测时,把握比较小,表示特别尊重对方,心里没底,更带有试探性。may表示一件事或许会发生(或是某种情况可能会发生)。
5、hear 与 listen: hear表示“听见,听到”的结果。如:I listened but I couldn’t hear anything.我注意听,但什么也没听到。
listen 表示“听,注意听,倾听”的动作。如:They are listening to the radio.他们在听广播。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