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7

最爱黄冕
首页 > 考试培训 > 太极拳理论考试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ohollsland

已采纳

老大这些书上都有的。买本武术大全就行了 太极拳流派:陈式 杨氏 吴式,武式 孙式 太极拳: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技法: 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 论述:1、改善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太极拳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 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疮等有防治作用。 3、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质疏松。 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导致股骨颈骨折,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钙质减少,骨质疏松而致。太极拳运动中,有一部分动作专门练习平衡能力的,练习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一条腿支撑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质的含钙量也会增加,骨骼就变得很坚固了。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不容易会摔跤和骨折。 4、具有健美作用。 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练习时的腰部旋转,使练习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太极拳理论考试题

257 评论(9)

方孔金钱

一.填空题1、太极拳常见的有陈氏、杨氏、孙氏、吴式、武式 五大流派。2、太极推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搏斗运动。3、武术基本功练习中,直摆性腿法有正踢、里合、后撩、外摆 和斜踢腿等;屈伸性腿法有 弹,蹬,踹二、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1、武术比赛采用(A) 计分方法。A.10分制记分 B.100分制记分 C.5分制记分2、简化太极拳是以(C) 式太极拳为基础编制的。A.陈 B.吴 C.杨3.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中只有A()动作是脚跟着地的。A.手挥琵琶 B.高探马 C.白鹤亮翅4、下列哪种不属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B)。A野马分鬃; B掩手肱捶; C右蹬脚5、要做好弓步则两腿要(A)。A前腿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腿蹬直 B前腿大腿与地面有一定角度,后腿膝盖弯曲C两腿都要与地面呈45度夹角三、判断题、抱拳礼的动作规范是:右掌左拳,拳止于掌,屈右拇指,两臂屈圆。(X)2、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3、24式简化太极拳中下势独立是由仆步直接到提膝独立。(X)4、武术中的“型”是指手型、身型、步型;“法”指的是手法、眼法、身法、腿法、步法和器械使用方法。(√)5、太极拳是一种柔和、快速、轻灵的拳术。(X)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太极拳的特点及基本技法是什么?答:1。心静体松2。轻灵沉稳3.柔和缓慢 4.连贯圆活5。身法中正 6。协调完整7.乎吸自然8。意领身随基本技法:上悬下沉,中节舒松,中定而动,轴互转,缓慢柔圆,息细匀长,以意主导,形息互引。2、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包括哪些内容?答:一,A腿功;1压腿,2搬腿 3劈腿 B踢腿1正踢,2侧踢,3外摆,4里合,5后踢腿 6前扫腿,7后扫腿 C控腿,二 腰功;前俯腰, 拧腰 涮腰 下腰,翻腰三 压肩 握棍转肩, 臂部各种绕环, 仆步抡拍,四 桩功,马步,线线 弓步,虚步基本动作;手型;拳。掌。勾。手法;冲拳,推掌,架拳,亮掌,格肘,顶肘,步型;弓步,虚步,歇步,仆步,马步,顶步步法;击步,插步,垫步,弧型步,平衡;扣腿平衡,仰身平衡,燕式平衡,跳跃翻腾;腾空飞脚步,腾空外摆,旋风脚, 旋子转体,旋子,侧空翻跌扑滚翻3、正踢腿动作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答:要点:挺胸、收腹、立腰。踢腿时,迅速收髋、收腹,脚尖勾起绷落,过腰后动作加快,要有寸劲。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俯身弯腰。纠正方法:收下颚、头上顶,直腰。(2)拔跟或送髋。纠正方法:降低踢腿高度,腿上踢时收髋,支撑腿全脚掌着地。(3)动作缓慢无力。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116 评论(11)

LovefamiliesBB

那个是在考段的时候考的!没有单独的理论考试!因为太极拳是武术不是理论!

204 评论(14)

shuijing217

题目:在第一式中,两臂外旋合抱于身前,手应在哪个高度。()A.腰前B.腹部C.胸前D.膝前答案:B拍照搜题,秒得解析不挂科万人看过八段锦理论考试2021年5月24日在第一式中,两臂外旋合抱于身前,手应在哪个高度。() A、腰前 B、腹部 C、胸前 D、膝前 *9. 在第一式中,两臂合抱于身前时,两手之...问卷星大家还在搜八段锦理论考试答案 健身气功·八段锦题库答案 八段锦理论考试 确定太极拳联系架势的是 八段锦理论填空试题 八段锦的第三式口诀 八段锦每段几个动作 八段锦期末理论试卷 八段锦试题 八段锦五劳七伤往后瞧指什么 八段锦的锦是什么意思 八段锦第六式口诀是什么 八段锦第六式口诀是 八段锦练什么好处哪位著名人物曾练八段锦养生 八段锦考试评分标准 八段锦测试题目 两手托天理三焦要点 八段锦收式动作 八段锦理论知识考试 八段锦期末考试 十二段锦考题 八段锦英语语篇填空 刮痧的⽅向总原则不包括 八段锦第一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动作要领 整套八段锦动作名称 五禽戏主要模仿的是 八段锦考试 八段锦理论知识在第一式中两臂外旋合抱于身前手应在哪个高度 - 资深教育答主答疑 - 问一问在线2027位教育培训答主在线答已服务超亿人5分钟内回复Hi,为您实时解答教育类升学、学科答疑等问题,与高校名师、专家1对1在线沟通在第一式中两臂外旋合抱于身前手应在哪个高度马上提问瑜伽十二开肩体式149人正在咨询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是109人正在咨询肩关节外展外旋动作131人正在咨询瑜伽十二开肩体式149人正在咨询问一问八段锦动作讲解 - 百度文库8页发布时间: 2012年03月05日1. 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经面前上穿,随之,臂内旋上举 至头的左上方。右掌同时随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动作 略2. 两腿膝关节微曲, 同时左臂屈肘外旋, 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 同时, 右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方。3. 做到第三次最后一动作时,变两腿膝关节微曲,右掌下按于右髋旁, 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1.舒胸展体,拔长百度文库

137 评论(8)

wumeiyan01

一、太极拳为什么要练丹田气 丹田气是太极拳的一种内功心法,也可以说是太极拳的命门和核心,古话说得好,练武不练功,老来一场空;练拳不练气,总就白费力。所以说,练丹田气是很重要的,有了丹田气,在练拳的时候你就感觉两肾发热,膀胱发涨,手指发麻。出肾入肾是真诀,出肾入肾就是要求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形之于外即为胸腰折叠。每一个动作以腰为主宰,结合丹田带动还强调腰不动手不发,腰和丹田不动,即使四肢再灵活也是单摆浮漂,所以说练拳的时候必须做到,每招每势以丹田为主,以丹田为核心,这样练下去的话才能达到真正的胸腰折叠劲;以养生角度来说,丹田气可以使周身气血循环更快,使五脏六腑起到自动按摩作用,真正达到内外兼修之功效。以技击角度上来说,丹田气是太极拳所特有的螺旋型的松活弹抖劲的动源泉。拳论上讲主宰于腰,实质上就是主宰于丹田,太极拳运动发劲时丹田内部潜转活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表现在发放,则辐射到四肢,即气贯四梢,卷则从四梢收到丹田,即气聚丹田几种力量的收与放,都不是直线的而是通过人体所特有的一系列螺旋动作,节节贯穿地来实现自己想要发力的动作,有了丹田气再通过苦练一段时间以后在发力、推手、明劲、暗劲、和听劲上都起很大的作用。 二、太极拳为什么要练松活弹抖 松活弹抖劲是比爆发力又高了一个层次,为何这样说呢,我也练过外家拳,外家拳上的爆发力就是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一点上,然后猛地一下子爆发出去,这就是爆发力。然而太极拳的松活弹抖,他就是在爆发力的基础上又多了很多意、气、行,还有很多心法。这样子的话,他打出就比爆发力更具有穿透力和杀伤力,最主要的是不伤自己的身体和筋骨,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松活弹抖的概念: 松:松是说胸腰上的松,而胸腰之松,又必须做到四大块的松沉,即两肩两胯,胯松才可以使腰下蹋,丹田转动才灵活,肩松才能使胸部的开合、背部的开合和上肢的运动自如,我强调平时打拳必须注意,不断加大双肩、双胯四个重要转轴的扩量。由此可见,松肩、松胯是全身放松的关键部位。 活:即圆活之意,世界上凡是灵活的东西都与圆有关,打拳的圆活和腰有重大关联,只要把腰部伤了,全身都不好乱动,圆活的关键在于通过各个关节和肢体的顺逆螺旋缠丝的形式的变化,使虚实转换灵活顺遂,因为一切灵活的圆体,其重心总是在一个点上,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支撑点,他就没有圆活可言,所以练拳时候一定要分清虚实。 弹:是指一种弹性的力,大家都知道射箭是靠弓的弹性力、跳水是靠跳板的弹性力,而太极拳的这种弹性劲,却主要是靠自身一定要做到沉而不僵、轻而不浮、松而不丢,这样才能达到松活弹抖的效果。 抖:它是一种快递的振荡、螺旋、脉冲式的劲,仿佛一下子倾全身的力量都抖擞出来似的,所以老师说发劲时如我的拳头不要了,把它抛出去!发劲时我的胳膊不要了,把它抖出去,因此这种抖劲还包含全部倒出全部放出的意思,说句不好听的话,就好比狗抖起毛似的,狗身上给他搞点水,然后他就一下子抖出放出来,打拳发力时候就要这个效果,拳论中讲:“周身柔软似无骨,忽然放开都是手”也是形容这种抖劲。 三、太极拳为什么要练周天开合 我经过多年的精心体会,领悟到周天开合呼吸法是太极拳的内外呼吸与拳式动作协调开合一致的最佳方式。何谓周天?我指的是练内功,是真气运行,通过前后三关而实现任督二脉畅通一周;所谓小小周天,打通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大周天另外还包含所谓的小周天,即内气从脐下至会阴再上命门,从命门再到脐下,三点之间形成一圈的丹田内转,一呼一吸丹田运转一周即所谓之小小周天。何谓周天开合?真气所循环旋转一个周天(大周天、小周天或小小周天)拳式动作即基本上为一个开合,或谓之丹田内转一呼一吸,真气循环一周,肢体形之于外,则一个开合。对一正常人来说,即使大小周天或小小周天尚未打通也可以做到丹田内一个小小周天,带动拳式动作一个开合,这样使内外呼吸动作开合协调一致,内外相随,做到周身一家,内外一家。 练拳时应做到“内不动,外不发”的拳理。在意念引导到下,用丹田呼吸来带动拳式动作的开合,呼则俱开,吸则俱合,不论外形动作圈大圈小,整圈半圈,其运行弧线长短,速度快慢,都与丹田呼吸的节奏一致,同时做到内呼吸、外呼吸与动作协调一致,当然丹田内转有平圈、立圈、斜圈等等,这是最基本的形,按照打拳时应是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一呼一吸,气通于天,天人一气,联属相随,相吞相吐,使自己与宇宙融为一体。有个外国人讲得好,当我们体会一种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感觉时,这才是纯粹的、积极的幸福时刻。练太极拳的人,更应该知道人体与宇宙的统一关系,应该在练拳时做到有意识的使自己的呼吸与宇宙共呼吸。

205 评论(13)

小小亦儿

太极拳试题,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12级体育选项课太极拳理论试卷1、我国现今竞赛中常见的太极拳派别是A.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2、“虚灵顶劲”是用来形容哪个部位在练习太极拳时的词语C. 头部3、由“棚、捋、挤、按”组成的太极拳动作名称是B.揽雀尾4、八式太极拳也叫一段太极拳,它主要采用和吸取哪个派别的太极拳的基本动作D. 杨氏5、练习太极拳时呼吸要遵循怎样的呼吸规律A.起吸落呼、开吸合呼1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有哪些 ? 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内家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练太极拳则可使身心俱健,强外固内,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心中的郁闷,实是外强筋骨,内调精气神之有效手段。2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3 练习太极拳时对头、脊和臀这三部位的姿势要求分别是什么?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20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