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伊可grace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一年级报名需要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ppleApple是苹果

已采纳

新生报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入学新生的身份证件。2、录取通知书。3、一寸登记照。4、党、团组织关系证明等材料。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适龄儿童、少年应当按照学校规定的期限入学,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新生报名需要哪些东西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十七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一年级报名需要什么

117 评论(14)

小小雯紫

以曲江区为例:

曲江区城区户籍的适龄儿童

1、网上报名信息表(家长在网上录入信息,确认无误后打印并签名)。

2、户口本(含父亲、母亲、儿童三人的户口本,单亲家庭需提供离婚协议或其他有效证明材料)。

3、儿童出生证。

4、监护人住所证明(根据实际情况提交一种):

①购买商品房:法定监护人有效房产证或购房合同,产权人必须是父亲或母亲或父母共有且产权份额大于50%;

②租房:有租赁方和承租方签字的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承租人必须是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合同在有效期内且合同期不少于一年,并且还需提供本租住地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开出的居住证明;

③自建房、集体户等其他类合法住房的有效证明及交款收据等,集体户需同时提供户口地址页。

其他注意事项

(一)新生报名的资料须是上述各有关证件的真实资料,网上填报的信息也须与现场审核时提供的资料一致。对提供虚假证件者,由家长自行承担一切后果。情节严重者,将交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证件材料不齐者,将不受理其报名。已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一律不得报名重读,如有弄虚作假者退回原学籍所在学校。

(二)请家长及时留意相关通知,按通知时间到指定现场进行现场资料审核。各小学只是招生工作设置的现场审核点,因此在某个小学进行现场资料审核的,不一定是该适龄儿童的录取学校。现场资料审核先后次序,不影响学位分配。

以上内容参考: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曲江区2020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须知

283 评论(9)

shazidoumei

需要准备的手续如下:

1、从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系统中打印出来的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

2、 全家人的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3、 家庭实际居住地证明(房屋产权证、租房合同等原件、复印件)

4、 出生证明(原件、复印件)

5、 一张近期一寸免冠彩照

如果孩子是非本市户籍:

1、从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系统中打印出来的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

2、外省市在本地借读证明原件(打印版)------ 到本地暂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开具

3、监护人双方在本地的暂住证(原件、复印件)

4、 监护人双方在本地工作证明(原件、复印件)

5、 在本地的实际居住地证明-----房屋产权证、正规的租房合同(原件、复印件)

6、 全家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7、 出生证明(原件、复印件)

8、 一张近期一寸免冠彩照

扩展资料

小学(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

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有些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2016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万所,比上年减少万所。全国小学招生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其中,城市小学招生万人,同比增加万人,增长。小学在校生万人,同比增加万人,增长。

初等教育

小学教育除了教育的特点外,还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义务性;三是全面性。

初等教育机构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由城镇主办,教习实用知识和新教教义。

十七世纪初,这种学校逐渐增多,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欧洲各国和日本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也相继成立。

教授学童识字的“小学”,古代也叫“蒙学”,包括教育阶段及教育场所两种含义。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在学的学生也叫“蒙生”。

现代学堂和教育制度是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庭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真正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国民政府于1915年改初等小学堂为国民学校,“以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所必需之普通知识技能为本旨”。“小学堂”划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六岁入学,修业四年,毕业后视具体情况可升入高等小学校(修业三年)。另设预备学校,同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平行,“以施以初等普通教育、预备升入中学为本旨”。国民学校分前期(四年)和后期(三年)。1922年,国民学校改为初等小学校,取消预备学校。1940年,国民政府实行所谓“管、教、养、卫一体”,规定各乡设中心国民学校(相当于中心小学),由乡长兼任乡壮丁队长和校长,各保设国民学校(相当于村小),校长由保长兼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乡镇(人民公社)一级设置一所中心小学,在各村(生产大队)设村小。随着老龄化加速,幼儿人口比重下降,小学生源减少,各村小开始撤并,很多地方仅保留寄宿制中心小学,使得路途遥远的学生上学极为不便。

新中国的小学学制,废除了民国时期的初小和高小之分,实行一贯制小学,先后有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

由于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不再实行考试。

分类

初小

初小是指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教育阶段。读完四年级合格者,取得“初小”学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欠发达地区才普遍建立初级小学。不少地区的农村学校是“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个教室、一个班级”初级小学复式班。一名教师包揽了4个年级、所有课程。初小教育对于扫除文盲有重大意义。

高小

高小全称为“高级小学”。小学五年级、六年级被称为“高年级”。读完高年级合格者,取得高小学历。1949年之前,中国的高级小学并不普遍。

完小

具备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的学校,称之为“完全小学”,简称“完小”。中国实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建立农村完小,已经成为基本标准。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小学普遍是完小,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就不再作标记,而农村小学的完小仍然是教育普及程度的标志。

学制

六年制

小学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三个阶段:一年级、二年级叫低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叫中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叫高年级。1970年初,本着“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理念,开始将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1979年,又将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

五年制

21世纪初,一些地区又进行试验,实行小学五年制教育。如宁波、山东等地2006年在部分学校试行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试点。济宁等地现今也沿用“五四学制”。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

21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