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hnutTOP
按照PDCA过程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应着重解决以下主要问题:1、委任管理者代表,负责ISO9001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维护和持续改进,以及跟咨询机构/认证机构的联络。管代应该由组织内部具备一定管理职责的人来担当,以便协调各部门工作。2、确定组织结构,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尤其是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3、接受与ISO9001有关的培训(如基础知识培训,标准条文讲解,文件编写方法培训,内部审核员培训,统计技术培训,现场5S管理培训等等),以加深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方便以后应用标准进行管理。4、编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体系文件一般分4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为:1)质量手册:概括性描述管理体系的构成和基本要求,阐明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程序文件:对企业管理的关键过程,如采购过程,生产或服务过程,质量管理过程,文件控制过程,内部审核过程,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过程,供应商评估控制过程等等,进行规定3)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对上述关键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活动,如某设备操作规程,检验规程等,进行详细的步骤描述,是岗位工作的重要指引文件4)各种质量记录表格:上述管理体系文件实施的证据——ISO9001标准对于文件的多少并没有规定,但编制的体系文件至少应包含1份手册,6个程序文件(可以在手册中完全引用,不一定独立成文)和17类质量记录(标准条文中有明文规定的)。5、文件经过审核发布后,各部门按签收到的体系文件运行,保持必要的质量记录,这些记录按规定应该是持续有效运行体系3个月以上的记录。6、体系运行过程中,认证审核前,应确认各种检测设备,计量仪器,压力容器已经过校准,并且在校验的有效周期内。7、确认企业内有无特殊工种(焊工,电工,塔吊工,电梯工,锅炉工,厂内机动车司机,油漆工、厨师等等),如果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8、认证审核前必须完成一次内部审核,一次管理评审,并分别保持记录。9、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联系认证机构,提交体系文件进行文件审核,预约时间接受现场审核。 务必记得:ISO9001的精神在于:满足法律法规要求,满足顾客要求,持续改进;实施ISO9001标准的方法是16字方针:写我该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持续改进。
沫沫晓七
1、编写的人要受过相关培训;2、参照其他公司质量体系,知道要写哪些内容;3、把体系分类、分配相关人员编写对应的文件;4、评审、修改;5、发布。虽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但运行不够好,各部门找理由不执行文件的要求,以及当采取行动改善流程困难重重。这些情况在推动企业ISO体系建立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一个如何有效推动ISO9000质量体系建立的问题,就我的观点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推动ISO9000在企业的建立,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先决要素。ISO9000要求贯穿于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任何过程,企业大多数的部门、活动层面都会涉及到,要建立系统、协调的质量体系文件,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推动过程与各部门的日常业务有暂时的冲突,引起各部门的抵触,这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这时,最高管理层的表态就非常重要,最高管理层倾向与你的意愿使各部门必须配合ISO9000的工作,这样一来,工作的顺利程度会大大提高。因此,在ISO9000推动过程中,首先要善于与最高管理层的沟通,这些沟通包括使其彻底了解ISO9000,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也使其了解建立ISO9000体系的工作内容、要求、工作量以及可能碰到的困难等。最高管理层如果决意要推行ISO9000,在了解这些情况后,会根据经营发展的策略及目前企业的境况,提出一些有利于ISO9000推动的决议并督促各部门配合,有时还可能给你一些授权。对你来说,好比有了尚方宝剑,事实上,在ISO9000标准中,已体现了最高管理层承诺及推动质量体系的思想,而且有更广泛的要求,如确定质量方针、组织、及确定资源等,这些都是建立和推动ISO质量体系建立的重要基础。推动ISO9000在企业的建立,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发动各部门参与,通常都说ISO9000是一项团队活动,即是这个意思,只有企业各部门参与,由过程的拥有者自己来制定控制程序、控制点、和控制参数,在这样基础上建立的体系才有可能是顺畅的、可操作的,才可以避免"不按流程,参数不适应"等的情况。经常的情况是:负责ISO9000的各部门或人员把ISO9000建立工作当作是本部门的工作,他们没有与各部门或过程进行良好的沟通,甚至不沟通,更谈不上大量细致的协调工作来确定部门之间的接触等,只是根据一些所谓的"范本"或咨询公司提供的一些条条框框,炮制出一套质量体系文件,便匆匆在企业里推行,这样的文件执行起来理所当然地会遭到冷遇。因此,对于专职负责体系建立的人员要端正这样一个观点:你的重要工作不是如何写出实用的质量体系文件,而是积极的宣传和组织协调工作,宣传是让企业各级人员真正了解ISO9000,它不是一僵化和固定的模式来限制和阻碍工作流程的进行,而是一个系统的灵活的结合企业特点的机制来保证质量要求和规范的履行,而这些要求和规范都是过程拥有者根据企业的特性决定的可实现的和可改进的要求和规范,更有助于工作流程顺畅进行,协调是组织各部门的人员来清晰界定部门、过程的接口,确定质量控制的接收准则,使各部门达成共识,确保流程的运转,也包括一些改善措施的实施,其各部门应履行的职责。最后一点:推动ISO9000在企业的建立,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包括一些奖惩措施的采用,建立ISO9000体系必然会触及一些陈规陋习,如果不坚持改进的要求,建立的体系必然逐渐变成空架子,要努力使部门员工的行为逐渐适应和习惯体系的运行,并非一躇而就,更不可半途而废,坚持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效果,这是实践中的经验。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