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8

灵虫糖宝
首页 > 考试培训 >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游客小孩儿

已采纳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殷红/殷切 接济/济南 斑斓/斑驳 风雪载途/三年五载

B.衰减/蓑衣 追溯/朔方 镂空/丝缕 伎俩/技术

C.磐石/馨香 藻井/烦躁 愧怍/作用 惊骇/刻苦

D.奔丧/丧命 连翘/翘首 积累/劳累 惟妙惟肖/姓肖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重峦叠嶂 转弯抹角 天衣无缝 物竞天择

B. 荡然无存 因地治宜 长途跋涉 巧妙绝轮

C. 草长鹰飞 相安无事 穷愁缭倒 微不足道

D. 雅俗之别 五彩斑澜 气息奄奄 哀草连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帅里皮加盟中超联赛,中国体坛为之一震,对中国足球而言是件好事。

B.餐桌上美不胜收的饭菜,让采风团成员们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C.正是您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才创造了一个永垂不朽的传奇。

D.在越野障碍技巧赛上,摩托车飞跃巨石如履平地。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B.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学习交通法规。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背影 》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叙事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C.《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D.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6.给文段中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3分)

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潮时,许多人竟会忘却它的磅礴,然而仍然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历史是起伏的潮汐, ,更不是历史的倒退,落潮之后,必定会有新的潮汐。

A.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巅峰;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

B.涨潮,是历史的巅峰;落潮,是历史的中断

C.落潮,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巅峰

D.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巅峰

7.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黄沙,黄沙,漫漫的黄沙,无垠的黄沙,让人寸步难行。干渴,干渴,身在干渴,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突然,大漠深处,天际升起一轮新月,闪现宝石般的蓝光。——呀!月牙泉!绮丽的月牙泉,你是一朵烂漫的花,点染千古荒野。沙鸣是你的歌,云飞是你的舞。你澄澈的胸怀里,一半蓝天,一半黄沙。芳草、繁花、驼影、亭阁,你把塞北江南的美景,绘成一幅无与伦比的流淌着生命韵律的画!

A. 文段开头运用反复,强调了黄沙的无边无垠,给人们的行走带来了无比的困难。

B. 文段中“身在干渴,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出人们干渴至极。

C. 文段中“你是一朵烂漫的花”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牙泉对荒野的装点作用。

D. 文段结尾用“绘成”一词赋予亭阁以人的行为,运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塞北江南富有生机的独特美景。

8.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2分)

人民网10月7日电本网综合消息,国庆长假今日将结束,受探亲、旅游和学生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地高速公路今天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多地高速或再现拥堵。

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测,7日全国公路返程高峰将从10时开始,有可能持续到晚上21时。6日路网运行压力较大的路段还将迎来新一轮的车流高峰,特别是一些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相交汇和连接线的交通流量将持续高位运行,交管部门采取有效的疏通措施,将是道路通畅的关键。

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9.在“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行了“名著‘”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读罢令人同味无穷,拍案叫绝。例如:

《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异的幻境。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为下列名著写上精彩的短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4分)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骆驼祥子》:

10.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6分)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11.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⑴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 。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⑵晨兴理荒秽, 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⑶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⑸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⑺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本期学过的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12-16题(15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节选自周密《观潮》)

12.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⑴至于夏水襄陵。 ⑵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⑴或王命急宣( )⑵虽乘奔御风( )

⑶既而渐近( ) ⑷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14.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 有何间焉。(参与)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面积)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平时)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⑵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16.填空。(3分)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__________的特点,以“素湍”、“回清”“___________”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______、色、______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近及远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20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尝试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式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箱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耐蚝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不同的阅读技能。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审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口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选自2015年《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一:

人们可以分成两类别: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 用数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赖于用招待费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字原住民。

(节选自加里斯莫尔《网络化大脑:适应现代大脑的技术变革》)

链接二:

“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 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节选自美国打桩专家尼古拉斯卡尔《网络也有黑暗一面》)

链接三: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我们并非只被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影响。”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尝试阅读的能力。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在线阅读时,我们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诠释,尝试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

链接四:

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 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17.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 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B. 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

C. 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 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

D. 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

18. 下列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 传统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速度;数字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耐性。

B. 传统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逻辑性;数字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跳跃性。

C. 传统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深度;数字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丰富和时效性。

D. 传统阅读使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数字阅读使人的线下交往能力减弱。

19.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变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B. 不断扫视、浏览、搜寻、点击阅读,使过于关注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不能深入阅读。

C. 长时间地使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致使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 某些人或某些东西通过摆弄、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促使人们的大脑变化。

20. 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述效果。(5分)

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21.“链接四”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 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6题。(20分)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 “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 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 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2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第①②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

B.品读第③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第④段加粗加线的“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第⑨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23.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4分)

24.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6分)

①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 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25.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3分)

26.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55分)

27 任选一题作文。

1、“那天,雨一直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 :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第一个吃螃蟹是一种勇气;神农氏 尝百草是一种勇气;大胆亮出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勇气;只身出外闯荡是一种勇气;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勇气;主动选择放弃是一种勇气……勇气常

请以“勇气”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闪亮在你不经意的生活中。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

224 评论(9)

国王的咖啡

关键的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就临近了,只要努力过、奋斗过,就不会后悔。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第1-8小题选对每小题得3分,第9-12小题选对每小题得4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

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a5 =2 ÷a3=a2

3. 的平方根是()

B.±2 C. D.±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59×10﹣5 B.﹣×10﹣4 C.﹣×10﹣4 D.﹣590×10﹣7

5.使分式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3 ≥3 ≠3

6.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DC,AD∥BC ,AD=BC ,BO=DO ∥DC,AD=BC

7.若 有意义,则 的值是()

A. C.

8.已知a﹣b=1且ab=2,则式子a+b的值是()

B.± C.±3 D.±4

9.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a,AC、BD相交于点O,OE⊥AC交AD于E,则△DCE的周长是()

10.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y 的正确结果为()

A. B. C. D.

11.如图,小将同学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纸片折叠,A与B重合,折痕为DE,若已知AC=4,BC=3,∠C=90°,则EC的长为()

A. B. D.

1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无解,则常数m的值为()

C.﹣1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

13.将xy﹣x+y﹣1因式分解,其结果是.

14.腰长为5,一条高为3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15.若x2﹣4x+4+ =0,则xy的值等于.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则∠A+∠C=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4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所示,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以及△ABC关于x对称的△A1B1C1的各顶点坐标,并画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

18.先化简,再求值:

(1)5x2﹣(y+x)(x﹣y)﹣(2x﹣y)2,其中x=1,y=2.

(2)( )÷ ,其中a= .

19.列方程,解应用题.

某中学在莒县服装厂订做一批棉学生服,甲车间单独生产3天完成总量的 ,这时天气预报近期要来寒流,需要加快制作速度,这时增加了乙车间,两个车间又共同生产两天,完成了全部订单,如果乙车间单独制作这批棉学生服需要几天?

20.△ABC三边的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2﹣4a+b2﹣4 c=4b﹣16﹣c2,试判定△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并且∠BCD=120°,CB=CE,CD=CF.

(1)求证:AE=AF;

(2)求∠EAF的度数.

22.阅读材料:

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 =(1+ )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

设a+b =(m+n )2(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有a+b =m .

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 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

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

(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 =(m+n )2,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b=.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用完全平方式表示出: =.

(3)请化简: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第1-8小题选对每小题得3分,第9-12小题选对每小题得4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

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a5 =2 ÷a3=a2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即可解答.

【解答】解:A、a+a=2a,故错误;

B、a3•a2=a5,正确;

C、 ,故错误;

D、a6÷a3=a3,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

3. 的平方根是()

B.±2 C. D.±

【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先化简 ,然后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 =2,

∴ 的平方根是±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以及算术平方根,先把 正确化简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比较容易出错.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59×10﹣5 B.﹣×10﹣4 C.﹣×10﹣4 D.﹣590×10﹣7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10﹣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5.使分式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3 ≥3 ≠3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从而得到x﹣3≠0.

【解答】解:∵分式 有意义,

∴x﹣3≠0.

解得:x≠3.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有意义时,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是解题的关键.

6.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DC,AD∥BC ,AD=BC ,BO=DO ∥DC,AD=B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进行判断.

【解答】解:A、由“AB∥DC,AD∥BC”可知,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AB=DC,AD=BC”可知,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相等,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AO=CO,BO=DO”可知,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AB∥DC,AD=BC”可知,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据此不能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若 有意义,则 的值是()

A. C.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求出x的值,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x≥0,﹣x≥0,

∴x=0,

则 =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a﹣b=1且ab=2,则式子a+b的值是()

B.± C.±3 D.±4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专题】计算题;整式.

【分析】把a﹣b=1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将ab=2代入求出a2+b2的值,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出所求式子的值即可.

【解答】解:把a﹣b=1两边平方得:(a﹣b)2=a2+b2﹣2ab=1,

将ab=2代入得:a2+b2=5,

∴(a+b)2=a2+b2+2ab=5+4=9,

则a+b=±3,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9.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a,AC、BD相交于点O,OE⊥AC交AD于E,则△DCE的周长是()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由▱ABCD的周长为4a,可得AD+CD=2a,OA=OC,又由OE⊥A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AE=CE,继而求得△DCE的周长=AD+CD.

【解答】解:∵▱ABCD的周长为4a,

∴AD+CD=2a,OA=OC,

∵OE⊥AC,

∴AE=CE,

∴△DCE的周长为:CD+DE+CE=CD+DE+AE=CD+AD=2a.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注意得到△DCE的周长=AD+CD是关键.

10.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y 的正确结果为()

A. B. C. D.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分析】先求出x、y的范围,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

【解答】解:∵要使 有意义,必须 ≥0,

解得:x≥0,

∵xy<0,

∴y<0,

∴y =y• =﹣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

11.如图,小将同学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纸片折叠,A与B重合,折痕为DE,若已知AC=4,BC=3,∠C=90°,则EC的长为()

A. B. D.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DE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则AE=BE,设AE=x,在直角△BC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得x的值,进而求得EC的长.

【解答】解:∵DE垂直平分AB,

∴AE=BE,

设AE=x,则BE=x,EC=4﹣x.

在直角△BCE中,BE2=EC2+BC2,则x2=(4﹣x)2+9,

解得:x= ,

则EC=AC﹣AE=4﹣ =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理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是本题的关键.

1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无解,则常数m的值为()

C.﹣1 D.﹣2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式方程及应用.

【分析】将分式方程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无解得到x=3,代入整式方程可得m的值.

【解答】解:将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3),得:1=2(x﹣3)﹣m,

∵当x=3时,原分式方程无解,

∴1=﹣m,即m=﹣1;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解,对分式方程无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此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

13.将xy﹣x+y﹣1因式分解,其结果是(y﹣1)(x+1).

【考点】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

【分析】首先重新分组,进而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解答】解:xy﹣x+y﹣1

=x(y﹣1)+y﹣1

=(y﹣1)(x+1).

故答案为:(y﹣1)(x+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正确分组是解题关键.

14.腰长为5,一条高为3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或 或3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不同边上的高为3分类讨论,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本题的答案.

【解答】解:①如图1.

当AB=AC=5,AD=3,

则BD=CD=4,

所以底边长为8;

②如图2.

当AB=AC=5,CD=3时,

则AD=4,

所以BD=1,

则BC= = ,

即此时底边长为 ;

③如图3.

当AB=AC=5,CD=3时,

则AD=4,

所以BD=9,

则BC= =3 ,

即此时底边长为3 .

故答案为:8或 或3 .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分三种情况分类讨论.

15.若x2﹣4x+4+ =0,则xy的值等于6.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配方法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

【分析】已知等式变形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的值,即可确定出xy的值.

【解答】解:∵x2﹣4x+4+ =(x﹣2)2+ =0,

∴ ,

解得: ,

则xy=6.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则∠A+∠C=180度.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之一.

【解答】解: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得AC= =25,

∵AD2+DC2=AC2即72+242=25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DC也是直角三角形,∠D=90°,

故∠A+∠C=∠D+∠B=180°,故填180.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两条定理在同一题目考查,是比较好的题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4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所示,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以及△ABC关于x对称的△A1B1C1的各顶点坐标,并画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

【分析】分别利用关于x轴、y轴对称点的坐标性质得出各对应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ABC各顶点的坐标以及△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的各顶点坐标:

A1(﹣3,﹣2),B1(﹣4,3),C1(﹣1,1),

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18.先化简,再求值:

(1)5x2﹣(y+x)(x﹣y)﹣(2x﹣y)2,其中x=1,y=2.

(2)( )÷ ,其中a= .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分析】(1)先根据整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y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2)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原式=5x2﹣x2+y2﹣4x2+4xy﹣y2

=4xy,

当x=1,y=2时,原式=4×1×2=8;

(2)原式= •

= •

=a﹣1,

当a= 时,原式= ﹣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列方程,解应用题.

某中学在莒县服装厂订做一批棉学生服,甲车间单独生产3天完成总量的 ,这时天气预报近期要来寒流,需要加快制作速度,这时增加了乙车间,两个车间又共同生产两天,完成了全部订单,如果乙车间单独制作这批棉学生服需要几天?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乙车间单独制作这批棉学生服需要x天,则每天能制作总量的 ;甲车间单独生产3天完成总量的 ,则每天能制作总量的 ,根据总的工作量为1列出方程并解答.

【解答】解:设乙车间单独制作这批棉学生服需要x天,则每天能制作总量的 ;甲车间单独生产3天完成总量的 ,则每天能制作总量的 ,

根据题意,得: +2×( + )=1,

解得x=.

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根.

答:乙车间单独制作这批棉学生服需要天.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利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一般题目中会有两个相等关系,这时要根据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据,而另一个则用来设未知数.

20.△ABC三边的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2﹣4a+b2﹣4 c=4b﹣16﹣c2,试判定△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每个非负数为零,可得a、b、c的值,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答案.

【解答】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a2﹣4a+b2﹣4 c=4b﹣16﹣c2,

∴(a2﹣4a+4)+(b2﹣4b+4)+(c2﹣4 c+8)=0,

即:(a﹣2)2+(b﹣2)2+(c﹣2 )2=0.

∵(a﹣2)2≥0,(b﹣2)2≥0,(c﹣2 )2≥0,

∴a﹣2=0,b﹣2=0,c﹣2 =0,

∴a=b=2,c=2 ,

∵22+22=(2 )2,

∴a2+b2=c2,

所以△ABC是以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利用了非负数的和为零得出a、b、c的值是解题关键.

2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并且∠BCD=120°,CB=CE,CD=CF.

(1)求证:AE=AF;

(2)求∠EAF的度数.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1)寻找分别含有AE和AF的三角形,通过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得出AE=AF.

(2)在∠BAD中能找出∠EAF=∠BAD﹣(∠BAE+∠FAD),在(1)中我们证出了三角形全等,将∠FAD换成等角∠AEB即可解决.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并且∠BCD=120°,

∴∠BCE=∠DCF=60°,CB=DA,CD=BA,∠ABC=∠ADC,

∵CB=CE,CD=CF,

∴△BEC和△DCF都是等边三角形,

∴CB=CE=BE=DA,CD=CF=DF=BA,

∴∠ABC+∠CBE=∠ADC+∠CDF,

即:∠ABE=∠FDA

在△ABE和△FDA中,AB=DF,∠ABE=∠FDA,BE=DA,

∴△ABE≌△FDA (SAS),

∴AE=AF.

(2)解:∵在△ABE中,∠ABE=∠ABC+∠CBE=60°+60°=120°,

∴∠BAE+∠AEB=60°,

∵∠AEB=∠FAD,

∴∠BAE+∠FAD=60°,

∵∠BAD=∠BCD=120°,

∴∠EAF=∠BAD﹣(∠BAE+∠FAD)=120°﹣60°=60°.

答:∠EAF的度数为60°.

【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全等三角形,通过寻找等量关系证得全等,从而得出结论.

22.阅读材料:

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 =(1+ )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

设a+b =(m+n )2(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有a+b =m .

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 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

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

(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 =(m+n )2,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m2+3n2,b=2mn.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用完全平方式表示出: =(2+ )2.

(3)请化简: .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专题】阅读型.

【分析】(1)利用已知直接去括号进而得出a,b的值;

(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出答案;

(3)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化简即可.

【解答】解:(1)∵a+b =(m+n )2,

∴a+b =(m+n )2=m2+3n2+2 mn,

∴a=m2+3n2,b=2mn;

故答案为:m2+3n2;2mn;

(2) =(2+ )2;

故答案为:(2+ )2;

(3)∵12+6 =(3+ )2,

∴ = =3+ .

30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