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配late
课观银行帮——专注于银行招聘考试培训服务,其师资和教研力量雄厚,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为您提供网申—笔试—面试全方位教学指导。网申:所要报考的银行出公告后十二小时内提供专业的网申指导,针对每家银行进行单独指导;网申老师一对一简历修改,个性化志愿填报方案,指导简历填写。笔试:笔试从理论知识精讲到刷题讲题再到考前冲刺,实行阶段性辅导。直播+录播,零基础入门,系统学习,搭建体系,力图夯实基础;录播练题刷题、模拟题系统训练,重难点解析,旨在提升做题准确率;录播二十大专题专项练习,涵盖四十一个重难点针对性训练,重难点精讲;直播考前开班,集中冲刺,每家银行专行专讲,重难点突击。面试:整理近三年上百家银行及分支机构考情,讲义及授课更具针对性;深度研究银行一级分行考情,梳理重难点点,总结面试技巧;模拟实战训练配合面试理论精讲旨在提升学员面试水平,后期通过模拟点评不断强化认知;针对每位学员表现进行一对一点评,提出个性化的提升意见,不做填鸭式教学;小班授课,每班招满即封班,切实保证上班效果。
落叶无声2015
考银行一般需要准备三个月,需要准备三个环节,分别是网申、笔试、面试。其中笔试成绩是准备复习时间最长的,面试是准备时间较短的,大约需要准备1-5天即可,网申所需要准备时间是最短的,准备2-3天就行。
奇奇怪怪的lemon
人民银行招聘考试中包括行测、经济金融和申论三部分。
一、行测考试内容
1.言语理解
(1)逻辑填空,更加侧重同话题实词辨析。
(2)片段阅读80%以上的题型是主旨观点题,细节题考查较少。主旨观点题更侧重行文脉络分析。
2.数量关系
(1)从出题的角度来看,更加偏重银行类背景材料的考查。
(2)较多考查方程思想和计算问题,因此这部分题目我们要更加关注。
3.判断推理
(1)考点覆盖面广,涉及国考冷门考点。提问方式涉及将其中两个图形调换顺序,形成一组有规律的图形,通过对多个图形的比较从而找出规律,增加了笔试的难度。
(2)类比推理类题目更加侧重经验和言语的考查。
(3)定义判断是题目中,《心理学》、《经济学》等专有名词定义考查较多。
(4)逻辑判断题科目材料普遍较长,偏自然科学类,不易读懂。
4.资料分析
(1)以单一型材料为主,有向复合型材料发展的趋势,材料阅读难度大。
(2)题材的选取上,更佳偏向财经类。
二、申论考试内容
从申论考试主题的选取上,更加倾向经济领域话题。材料以案例型材料为主,案例材料选取着眼全国、放眼世界,覆盖面较广。从题型题量的角度来看,人民银行申论一般是三题,分别是2道概括、1道作文。考试时间是90分钟,作答三道题目,相对来说作答时间紧张,作答难度大。
三、经济金融专业课考试内容
人行专业课主要涉及经济学及金融学相关内容。对于经济学而言,考查难度较大,考查范围广泛,深度加深,题型多样但较为固定,包括: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客观和主观均有所涉及。难点主要在一些宏观经济模型,包括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小型经济模型、大型经济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等。对于金融学而言,题型较为复杂,主要涉及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论述题。论述题虽然只有一道,但是分值占比超过15分,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对于相关考点的考察也更深入。
通过前面的分析,大家也不难发现,对于人行的笔试而言,无论是行测、申论,亦或是专业课,难度都相对较大,因此只有大家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头发长很慢
关于人民银行面试一些素材如下:
一、 简单介绍
人行总体来说比较低调,报过名的话应该对人行的结构有一定了解:结构为总行-大区行-中支-支行,总行公务员制,其他行员制。行员制基本参公,有利有弊,不多赘述。人行内部也面临改革,会怎么变化也不一定┑( ̄Д  ̄)┍
人行没有同级银监那么强势,窗口指导业务督导占多,无时不刻不在为金融业操心,是真·操心,这是我见过的行政机构类中非常清廉、有素质、有理想信念的单位了哈哈。
二、 面试形式
人行面试形式不公开,至少我参加的没有公开,仅在面试前的资格审查时发放面试准考证,公布时间和分组。面试形式只能从往年推测,但也在变化,目前无领导+结构化/半结构较多,但是感觉近年越来越多偏向公务员,采用比较标准的结构化面试。
进面比例一般在1:5,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是无领导,那你就可以在考场目睹对手的风采了:-)
总分到底怎么算的,笔试占多少,是不是总行统一加权算分,众说纷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肯定参考笔试成绩,而且参照的比例不算小,笔试比较低的话要准备好逆袭啊。
三、 面试准备
面试准备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搞定结构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面试形式可能千变万化,最难的肯定是结构化,结构化一上手,你会发现无领导小组讨论都能扯得比别人头头是道;-)。我把自己准备的过程分享一下:
1. 查找真题和面试形式,做好规划
可能搜到的不多,但肯定有,只要能给你参考的思路就ok。要看就看真题,特别是结构化,不要看培训机构的模拟题,没有任何意义。
1) 个人建议结构化不要报地面班,最好自己找一个一对一,不比地面班贵,效果更好。
2) 如果有无领导,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留出一周练习。可以自己组织,也可以报班,无领导可以报班,重在练习,但是也比较贵就是了。
2. 积累素材
考人行的时候本人应届生,对于这种需要大量时政积累的试题完全摸不到头脑。笔试之前开始看人民日报的时评,试着自己整理,对于申论和结构化答题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开始整理肯定内心非常法克,抄了跟没抄一样,但是看多了写多了就找到规律了,有意识地去分门别类。
1) 大致按照民生、法律、经济、生态等类别整理文章
2) 整理评论员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学习并掌握。
3) 分类整理人物和事例,如奋斗类、机遇类、坚持类,就像高考作文一样,有些例子可以用到很多话题中,非常适合鸡汤类结构化题目。
有时间我找一下我之前的笔记贴上来~我自己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另外,还有一种积累的方法非常有用,就是听电台。我一直坚持听网易云的一个电台,会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讲解评论。有经验的人肯定比我自己瞎看挑选的话题更有代表性,非常有用。每天去实验室的路上和睡觉前都听一下,超方便。我考试的时候被问到怎样看待社会诚信的问题,刚好电台里有一期讲“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我记得太清楚了,还有一期讲了“教科书式老赖”。你要知道听完题目后,脑子里有能说的东西和一片空白差距大了去了,诚信谁都能随便扯几句,但是如果有内容,你的答题深度就完全不同。(我就直接安利,网易云的电台里搜“公务员面试”,主播是清风老师,是个声音超好听的小哥哥,反正这个订阅最多,并不需要我的广告:-))原谅我加粗了,大家评论里都是在问哪里找。。。
3. 严格按照考试标准练习
不要让练习时的坏毛病带到考场,有些甚至你自己都注意不到。
1) 一开始说不好不要怕,不要停下来不说了,毕竟考试的时候生编硬造也得bb够时间,实在不行水词带过去,流畅就会显得很自信而且仿佛有内容。
2) 练习的时候按照真实的考场情况认真对待,端正坐好,拿一张a4纸做草稿,找人给你念问题,每次来一套公务员真题,不要多答也不要少答。无领导可以在最后轮流做陈词,每个人都锻炼一下。
3) 严格掐时间,尤其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时间非常重要,一定要控制好,不要出现跑偏拉不回来的情况,整个小组都垮掉。
4) 自己答题录音听,尴尬是自我剖析的一剂良药。
其实当初考完我就想自己写个总结,一直没动笔,今年笔试成绩也出了,突然想起来就跑来记录一下。关于无领导和结构化我能说的太多了,感觉一篇讲不完,等我有空专门再写一篇结构化答题,写一篇无领导小组讨论,有缘再来补充吧~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