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3

cindy5056315
首页 > 考试培训 > 稻田龙虾养殖技术培训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哈超man

已采纳

1、苗种培育

培育池面积20-40平方米,水深米的水泥池为主,也可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池塘,建好排水和防逃设施。放苗前对池子严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开口饵料,移植水草面积占水面的30%。每亩投放厘米稚虾10-15万尾,早期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投喂豆浆和鱼糜,随着个体的增大以人工饲料为主。

2、池塘养殖

每亩投放幼虾万尾,定期泼洒生石灰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增加夜间饲料投喂量,以配合饲料为主。

3、苗种放养

小龙虾放养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每亩放养个体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20公斤,雌雄性比3 :1。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1500-2000尾/亩或30公斤/亩。小龙虾在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同一田块放养规格要尽可能整齐,放养时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放养,放养幼虾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消毒。

扩展资料

强化疫病防控

小龙虾在高温季节已超过生长温度,应做好抗应激管理,宜全池泼洒维生素C,泼洒时应在下午进行,每亩1米水深用250~300克。

1、预防烂壳病。病虾体壳和双螯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褐色,斑点中端下陷。该病由假单孢菌、气单孢菌、粘细菌、孤菌等感染虾体所致。可定期用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养殖水质,在饲料中添加1%磷酸二氢钙,连喂3~5天。

2、预防褐斑病。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溃疡,常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该病由虾体受伤和环境恶化致病菌感染所致,每年可进行池塘清淤,保持虾池水质良好,定期换水或全池泼洒生石灰。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谨慎操作,防止损伤虾壳。发现虾患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克二溴海因全池泼洒,待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硝化细菌1克全池泼洒;每公斤在池虾用10~15毫克茶粕液泼洒,促使虾体蜕壳,修复损坏甲壳。

3、细菌性肠炎病。应加强饲养管理,使池水呈弱碱性、溶氧充足,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加深池水使水温变化较小。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6公斤溶水全池泼洒或每立方水体克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龙虾

稻田龙虾养殖技术培训

236 评论(10)

小宇宙晴

需要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培育,需要注意虾的培育区的安排,一定要注意水位的控制,需要保持在米左右。

177 评论(11)

weiweivivianweiwei

首先需要提供一个好的养殖环境,而且还要注意田地选择,然后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虾苗,并且在前期要进行水位控制,而且还要进行苗种的培育,然后还要进行病害预防。在培育过程当中要及时的治疗,而且也要注意虾苗的成长过程,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产量,提高培育的根本。

319 评论(12)

搁小浅671

通过人工繁育而获得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约在25px左右,个体小,体质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都很弱,成活率大多不到30%。利用稻田本身的天然饵料,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育,可将规格25px左右的虾苗培育成体长3~125px的虾种,这是一种小龙虾苗种培育最直接、最简单、效益好的方法。稻田培育小龙虾苗种技术如下:

一、准备稻田

建设培育区,用20目的网片在稻田的虾沟中围建幼虾培育区,每亩幼虾培育区培育的虾种可供20亩稻田养殖。控制水位,虾沟中的水位控制在1000px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为虾苗提供活动场所。

种植水草,水草含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面积约占培育区面积的50%~60%,漂浮植物面积约占培育区面积的40%~50%,且用竹筐固定。培肥水质,幼虾投放前7天,在培育区施经腐熟发酵的农家肥(如猪粪、牛粪、鸡粪等),每亩用量100~150kg,为幼虾培育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

二、投放幼虾

运输方法,幼虾采用双层尼龙袋充氧、带水运输,根据距离远近,每袋装幼虾~1万尾。放养密度,根据稻田中的饵料生物密度和种类来确定,一般每亩投放幼虾15~20万尾。时间,投放时间为9~10月份,应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长途运输,减少幼虾的体力消耗。

三、饲养管理

投饵,幼虾投放第一天即要投喂鱼糜、绞碎的螺蚌肉、屠宰厂的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3次或4次,除早上、下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外,有条件的宜在午夜增投1次。日投喂量一般为幼虾体重的5%~8%,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喂量分配如下:早上20%,下午20%,傍晚60%;或早上20%,下午20%,傍晚30%,午夜30%。

巡查,检查早晚巡查,观察水质变化等。在幼虾培育期间,水体透明度应为30~1000px,幼虾规格达到75px后即可撤掉围网,转入成虾稻田养殖。

255 评论(13)

伯妮新娘

1、稻田的选择

稻田养淡水龙虾和池塘精养差不多,主要就是一个水源的选择,一定要选水源充足、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但是需要注意周边环境,精良不要选择周围有打药的农田。

2、稻田的改造

一般为了方便管理和投喂,我们都是按照现有排水渠作为一个划分。沿着田埂周围挖深沟,一般挖高50-60厘米,宽1米到米的环流缓冲沟,并且把挖出来的土翻到田埂上,这样堤坝就可以达到高度1米到1米2左右,宽80厘米左右。内侧和池塘一样,做成坡型。并且根据实地情况做好进出水口,上、下进排水口要设立防逃网。

为了便于水稻田浅灌、晒田、施化肥、农药或捕捞,必须在养虾稻田开挖虾沟和虾潭。虾沟可在插秧后开挖,其开法应视田块的形状、面积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较小,可开成“田”字形;如是长且大的田块,可开成内“井”或内“田”形,沟的宽和深分别以米为宜。虾潭可开在虾沟的交叉处或田

稻田养虾要开好进、排水口,其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养殖过程中进排水时均可使整个稻田的水流畅。在进、排水口要设置拦栅,避免逃虾。

雪源龙虾养殖基地(供图)

3、虾种放养

放养时间:不论是当年虾种,还是抱卵的亲虾,都要比池塘养殖放的早些。早放既可延长虾在稻田中的生长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后所培养的大量天然饵料资源。常规投放时间为上半年3到4月,或者下半年11月,如果是两季养殖,也可在夏季7-9月左右进行投放种虾。

放养密度:每亩稻田按30~40公斤抱卵亲虾放养。也可待来年3~4月份放养幼虾种。注意抱卵亲虾要直接入外围大沟内饲养越冬,秧苗返青时再引诱虾入稻田生长。

雪源龙虾养殖基地(供图)

4、饲养管理

稻田投喂和池塘精养投喂差不多,这点之前作者分析了很细致了,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点作者头像去查看之前分享的文章,这里讲一下,稻田更需要注意的两点:

(1)清除敌害:稻田中小龙虾敌害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水蜈蚣、蛇、水鸟、鳝鱼、水老鼠等。在放虾初期,稻株茎叶不茂,田间水面空隙较大,此时虾个体也较小,活动能力较弱,逃避敌害的能力较差,容易被敌害侵袭。同时,淡水龙虾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蜕壳生长,在蜕壳或刚蜕壳时,最容易成为敌害的适口饵料。到了收获时期,由于田水排浅,虾有可能到处爬行,目标会更大,也易被鸟、兽捕食。对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及时驱捕敌害。另外,当虾放养后,还要禁止家养鸭子下田沟,避免损失。

(2)田沟管理:虾放养后,管好田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虾放养初期,田水宜浅,但因虾的不断长大和水稻的抽穗、扬花、灌浆均需大量水,所以可将田水逐渐加深到12~15厘米,以确保两者(虾和稻)需水量。同时,还在注意观察田沟水质变化,一般每3~5天加注新水一次;盛夏季节,每1~2天加注一次新水,以保持田水清新。另外,要坚持每天巡田,观察虾在田中活动和摄食情况,如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平时还要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随时注意天气变化情况,一旦遇有大暴雨,要及时检查进排水口及拦虾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安全,以防逃虾。

5、捕捞

稻田养虾捕捞的时间一般在水稻即将黄熟时,但也有在水稻收割后,将田和沟灌满水,再精养1~2个月后捕捞。不论什么时候捕捞,我们都可以使用地笼捕捞,或者直接进行排水彻底捕捞。收获季节,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可利用早、晚进行,避免损伤虾。

拓展资料:

龙虾(学名:Palinuridae)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公斤上下,部分无螯,腹肢可后天演变成螯。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著名的还有高邮湖龙虾、邵伯龙虾、盱眙龙虾等。

龙虾是世界上的 大型食用 虾类 , 其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倍受人们 的青睐。

2014年9月,日本三重县鸟羽市答志岛出现一只雌雄同体的龙虾。其左半身是红褐色,右半身是黑色。

192 评论(10)

糊涂妞呀

在小龙虾的虾苗进行培育的过程当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场地,而且对环境当中的细菌要进行监测消毒,这样才能够提升品种的质量

18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