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红楼
(1)应用
肌肉内血管丰富,药液吸收较快,一般刺激性较强、吸收较难的药剂(如水剂、乳剂、油剂的青霉素等)均可注射;多种疫苗的接种,常做肌内注射。因肌肉组织致密,仅注入较小的剂量。
(2)用具
一般的注射器具。
(3)部位(图1-5)
图1-5猪的肌内注射部位
选肌肉层厚并能避开大血管及神经干的部位。大动物多在颈侧、臂部,猪在耳后、臀部或股内侧,禽类在胸肌或大腿部肌肉。
(4)方法
动物保定,局部按常规消毒处理。术者左手固定于注射部位,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与皮肤呈垂直的角度,迅速刺入肌肉,一般刺入深度可至2~4厘米;改用左手持注射器,以右手推动活塞手柄,注入药液;注毕,拔出针头,局部进行消毒处理。为安全起见,对大家畜也可先以右手持注射针头,直接刺入注射部位,然后以左手把住针头和注射器,右手推动活塞手柄,注入药液。
(5)注意事项
为防止针头折断,刺入时应与皮肤呈垂直的角度并且用力的方向应与针头方向一致;注意不可将针头的全长完全刺入肌肉中,一般只刺入全长的2/3即可,以防折断时难以拔出;对强刺激性药物不宜采用肌内注射,注射针头如接触神经时,动物骚动不安,应变换方向,再注药液。
jingbin657501
五. 肌内注射①在病房:核对病人→xx,您好,我的您的责任护士xx。今天您的治疗护理由我负责。医生开了医嘱让我来给你肌内注射NACL,我去准备一下,一会儿就来。②在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一次性注射器、药物【NACL】、砂轮、弯盘、纱布、棉签、碘伏)→检查用物→核对药物→抽吸药液(注意注射器针头斜面背对刻度,加紧针头和乳头部,抽拉活塞拍空气)→抽完后排气→套上注射器针套→用纱布覆盖注射器针头部③在病房:核对病人→摆体位(让病人侧过来,上退伸直,下腿弯曲)→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皮肤→扎针(绷紧皮肤)→手持注射器进针(用手把好针头部)90°进针→抽动活塞、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观察病人反应→注射完毕后拔针,用干棉签按住针眼,迅速拔针,按压片刻→安置病人→记录→收拾东西→撤。敬请期待下期:临床护理操作规范流程——无菌操作
qq1138566105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3)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肌肉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择臀中肌、臀小肌进行注射。(4)若针头折断,先稳定患者情绪,嘱咐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内,应请外科医生处理。(5)需长期注射,应更换注射部位,并更换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如因长期注射出现硬结,可采用理疗、热敷等予以处理。本文由上海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网提供
小淘的萌
1、 戴口罩洗手 2、 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75%酒精、2%碘酒 、无菌镊子缸及镊子、无菌棉签缸及棉签、弯盘、无菌注射器、注射药物、启瓶器、砂轮、注射卡片、污物缸、洗手筒及毛巾 3、 推治疗车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4、 核对姓名、床号(与病人及床头卡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检查药物是否过期,检查药物有无浑浊、沉淀,瓶口有无松动、裂痕 5、 向病人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6、 如药液为安瓶:酒精消毒安瓶,砂轮,用砂轮划痕,再用酒精消毒安瓶划痕部,用手掰开安瓶,棉签缸的开、关及镊子的使用正确 7、 如药液为密封瓶:消毒启瓶器,铝盖,启铝盖,消毒瓶塞 8、 消毒方法正确;取棉签:棉签缸的开、关及镊子的使用正确; 9、 取注射器,检查注射器有效期,是否漏气; 10、 抽吸所用药液,剂量准确,抽药方法正确; 11、 放弯盘中备用,注意勿污染针头、活塞; 12、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13、 选择注射部位 14、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连线法; 15、 皮肤消毒:面积4×6厘米,消毒方法正确,脱碘干净(2次),待酒精干 16、 处置中三查七对 17、 排气 18、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注射部位,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头与皮肤成90度角,垂直迅速刺入肌层,进针深度为针体的2/3 19、 固定针头,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右手推动活塞缓慢注药 20、 注药完毕,固定针栓,干棉签按压针眼处,快速拔针,棉签按压片刻 21、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协助病人整理衣裤,床单位 22、 操作后三查七对 23、 整理物品.编辑本段肌肉注射部位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①、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②、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宽,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编辑本段注射原则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②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仔细检查药物,如有变质、沉淀、混浊、有效期已过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能应用。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③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④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避开发炎、感染化脓、硬疤痕及患皮肤病处。 ⑤药物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立即注射。注射前,排尽空气。 ⑥进针后,先抽有无回血,静脉注射见回血方可注入药物,皮下、肌肉注射无回血方可注入药物。 ⑦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解除病员思想顾虑,取得合作,易于进针。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 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万一针头折断,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全部埋入肌肉,需请外科医生手术取出。 2、 长期作肌肉注射的病员,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减少硬结的发生。 3、 两种药液同量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在不同部位注射。 4、 根据药液的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5、 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后臀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6、 避免在瘢痕、硬结、发炎、皮肤病及旧针眼处注射。淤血及血肿部位亦进行注射。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