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8

喵小贝贝
首页 > 考试培训 > 演讲培训总结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先锋之家

已采纳

下午刚刚完成了华南区的培训,这里总结经验和教训。1,开始的时候自我介绍,PPT首页最好写上自己名字,说两句客套话,然后再开始讲内容。 2,华南和台湾的培训反馈表中有好一些学员反馈互动太少,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预留一些和学员互动的环节,比如有奖问答之类的。 3,在讲课中途需要设置休息时间,一般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为宜。 4,如果是下午的课程,要考虑午休时间的影响,学员大部分会很困,应增加适当的互动环节,或者找机会休息,实在不行,前面的内容应该是比较次要的,重要的部分要放在学员精神的时候讲。 5,每个章节最好都留一点时间给学员提问。 6,演讲最后的Q&A结束时,要说两句感谢大家的到来,希望今天的课程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或类似的话打圆场。今天只说了一句“谢谢”这样太生硬了。1,每一次演讲,担心的地方通常是: 1)怕内容太少,言之无物; 2)怕内容太浅,学员觉得没意思; 3)怕PPT不好看,比如字太多,图片不漂亮,排版不好看,图片不满足讲述内容; 4)怕讲的时候忘掉本来要将的知识点; 5)怕条理不够清晰,讲着讲着自己就乱掉了; 6)怕内容的衔接生硬不够流畅; 2,根据这两次演讲的效果看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对应上面的6种担心): 1)原本打算讲1个小时,结果讲了2个小时。 这次准备了66页PPT,有效页数大概50页,所以一个小时大概能讲25页。下次可以参考。 2)花了大力气google归纳,其实最终讲出来的,就是那么几个浓缩的点。 有些地方不确定的,用自己的理解来猜测和讲述,其实效果也不错。 这样讲述的内容不一定准确,但它是确定的,学员喜欢确定性的表述。 其实学员知道的远远少于我们知道的,毕竟我们是做过功课的,不是原则性的严重错误,错了也无妨。 所以,在准备内容的时候,应该着力于内容结构的完整性,而不是细节是否完美,逻辑是否自洽,这些都是在内容结构落实之后再添加上去的。 而内容结构的搭建,关键就是找出能够支撑内容脉络的知识点,或者叫知识命题,像建地铁一样,找出关键知识点,先将整条链路打通,然后再丰富里面的站点。 在查资料的时候,就要刻意地留意被查阅的资料是否有相符的组织结构。 在刚开始写PPT的时候,11P的章节写得很慢,看到什么都觉得好,但是东西太多了后面忘了前面,这就是没有结构带来的问题,过程真是别提多痛苦。 后来做到11ah章节的时候,看到一编资料按照scro,use case,phy和mac这样的分层结构来说明11ah的特点,顿时我思路就清晰了,11p和11ax都可以参照这样的结构。 后面就越来越快了,查找资料的目的性也更强了。 其实做很多事情,有了结构,就变得好做了。 不要担心学员觉得没意思就弄很多高大上的内容和专有名词,他们的基本要求是要能听明白,在此基础上有一点提高就好。自己也没有太高深的内容,就算有,大部分观众也不需要。 大致上,已知的内容和新的内容大致比例在6/4会比较合适。 在讲课前段讲的内容最好先铺垫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有了铺垫之后,后面才是新的内容。 3)想起自己在制作PPT时,花时间找好看的图片,关注字体大小、对齐,等等细节,回过头来看,其实没那么重要。 因为观众可能不会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他们只关注你在讲些什么,而不是对PPT进行审美。 如果找不到适合表达讲述内容的图片,用文字直接写在页面上是最有效的方法。花太多时间反而不值得。 大部分对于细节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之所以在这方面花时间,其实是自己的逃避心理在作祟,试图通过优化PPT来拖延继续往下做的时间,因为优化比开拓新内容简单。 下次要先明确了主要内容之后有时间再考虑细节优化的事情,把时间花在重点上。 4)忘掉内容出现的概率很高,除非是讲了很多次的内容。 越是丰富的、细节的、精致的知识点,越是容易忘记,要么就是忘记内容,要么就是忘记怎样将观众带进去。 在演讲的时候记不住太多事情,第一人会紧张,第二不重要的点,可能嫌啰嗦或者麻烦就不讲了。 如果真的要展现细节,不要太多,而且设计好路径,记住必要的入口关键字,或者索性将关键字放在PPT页面上。 演讲者页面,最好别用。 我之前会对演讲者页面有依赖心理,因为里面有备注,我就可以先将关键词放在里面,然后演讲的时候通过关键字来带路。 但我用了两次,都发现有问题。 台湾那次,我将备注写得很详细,基本上就是将演讲稿都写在上面了。但是演讲的时候一看备注就蒙了,反而不会讲了。 因为现场是不可能对着屏幕读的,需要和现场观众有眼神交流,也需要将注意力放在PPT页面上,通过指针引导观众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那么当脑子里面的内容讲完,很自然就会向备注求助,获知下一个讲述的点。 但这时你眼睛里面看到的只是密密麻麻的一堆字而已,你没有办法慢慢从这堆字里面找到当前的进度,然后在下一堆字里面找到下一个讲述的知识点。 因为没有重点。 所以,在华南演讲之前,我又花了大概3天的时间重新梳理了备注,将原来的内容进行精简,变成一个个的关键字。 一边梳理,一边发现原来的一些漏洞和不足,顺便优化了一些内容。 这件事情还挺花时间的。到后来,时间不够了,剩下大约一半的章节,都没有改动备注,而是换成了另外一种偷懒一点的方式。 就是在PPT页面上面找讲述线路,有的页面,甚至将讲述线路的关键字显示在页面上。 然而现场由于某些原因,无法使用演示者视图,之前的努力基本都没有用上。 而回过头来看,我发现用第二种方式,比修改备注的部分讲述的效果要好。 原因应该是用备注的方式来帮助记忆,需要关键字和PPT页面相结合,才能引导大脑得出要讲的内容。在PPT设计的时候,设计者面临的环境只有两个,一个是PPT,一个是备注。 而演讲者在现场面临的环境比设计时面临的环境要复杂,第一,要在脑内构建内容的抽象模型,即回想当前要讲述的知识点;第二,要组织语言,有条理,有质量地表达;第三,要利用指针引导观众,让他们跟着你的思路走;第四,要关注观众的反应,看他们是否能够有效接收你传递的内容;第五,才是PPT页面;第六,才是备注。 所以,在现场的环境下,你没有太多精力去消化备注,即使你看到了演讲者页面,但大脑依然没有足够的资源来理解分配给这些关键字,回想不起下一个需要讲述的点。 不要依赖备注,如果要提示,宁愿放在页面的小标题上。 5)在演讲前,多过几遍PPT,每一页都过一遍。 将每一页的关键知识点提取出来,尝试在白纸上面默写出来。 默写两遍,心里对内容就有底了,这对演讲的条理性很有帮助。 6)结合第5点的方法,在记住知识点的同时,记住过渡的关键词。1,关于屏幕,基本要求是要考虑硬件接口,比如HDMI、VSA转换器。 2,网口的转换,比如MAC没有RJ45,需要提前准备USB转RJ45的接口。 3,如果要考虑“演讲者页面”或者利用mac里面屏幕切换类似的换屏功能,就需要考虑屏幕划分的问题。这次的需求是要显示演示者页面,同时也要演示在windows里面运行的Meter。理想的做法是在mac上显示演讲者页面,需要操作meter时通过mission control切换。后来发现这样的实现不了。因为: 第一,如果需要用PPT的演示者模式,大屏的接入方式就只能是扩展,而不能是镜像。镜像的话,观众也能看到演讲者页面。 第二,如果需要用mission control切换,如果都是mac上面的程序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window虚拟机的程序,那么就只能显示一个程序,因为windows不支持mission cotrl。我当时想到,如果在mac上运行PPT,然后在windows上全屏运行meter,应该就可以用mission control了,但后来发现里面存在两个坑: 1)mac版PPT的演讲者页面是有问题的,不知道是不是没有License的原因。第一,页面在大屏幕显示时正常的,但在演讲者页面上只显示了左边的大半,右边大约30%看不到,横轴也没有拖条。第二,备注不能往下拖,打开时能看到多少就是多少,除非调整字体大小,可以稍微看到多一点。此为坑一。 2)更严重的是,因为大屏是扩展接入的方式,meter不会像PPT那样会自动投射到大屏上的,要么它在大屏上运行,要么在小屏上。要让观众看到,当然只能在大屏上显示。大屏幕在我斜后方,很近,即使背过来操作依然会出现两个问题:1)鼠标左右操作都是反的;2)视线角度很扁远点的都看不清楚。此为坑二。 所以,用演讲者视图,必须用扩展式接入,那么Meter就演示不了,演讲者视图和Meter演示只能二选其一。 显然,Meter演示是刚性需求,只好牺牲演讲者视图了。 结果我用镜像接入。这样,在mac上运行PPT,在windows上运行meter然后全屏就能用mission control进行切换了。 所以,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不用考虑,直接采用镜像。

演讲培训总结

263 评论(9)

Mr.白马王爷

演讲技巧总结指导

篇一:《商务演讲》培训心得

经过一天的商务演讲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文老师用非常专业的演讲方式对我们进行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培训帮我解决三个问题:

一、 演讲的礼仪 ;在过去领导要求上台演讲,我是直接走上讲

台,从不环顾台下的领导和员工,上去就开始读稿,通过文老师的培训这些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二、 演讲的三恐 ;

a、恐高:下面有高层领导,我就紧张,语无伦次的讲话,文老师他教我们怎样化解大领导在场紧张方法。

b、恐生:下面有生面孔,我会害怕,文老师教我们方法和技巧,利用“有声语言”、“态势语言”和“文字语言”,只要做到二个务必,1、务必积极主动,2、务必持之以恒。

c、恐多:听演讲的人一多,我就慌,演讲的主题不够明显,讲不到点子上。讲话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缺乏说服力、不能打动听众,文老师让我们掌握几个原则1、语境切合原则,

2、身份切合原则,3、听众本位原则,4、重点特出原则,5、清晰表达原则。

三、演讲的技巧 ;此时文老师把他独门绝招交给我们,就是“演讲——一阳指”分4个部分进行演讲,1、称谓问候,2、开场白,3、主体。4、结尾致谢;同时让大家轮流上台模拟演讲,现场纠正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演讲对企业和个人有了五大提升,1、提升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2、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助推企业发展;3、提升工作效率,调动员工情绪;4、提升企业凝聚力,可以鼓舞人心;5、有助于提升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篇二:演讲技巧总结

1.强有力的材料做支持

论据的类型最基本可分为三种:实例、统计数字以及引用别人的言语。对于即兴演讲来说,现场能够找到恰当的统计数字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即兴演讲时,引用别人的言语和用实例来证明是最常见的两种方式。那么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例子来做论据呢?在比赛现场上进行即兴演讲时,最切实可行的、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用自己或自己周围发生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信手拈来,不用绞尽脑汁,演讲起来最自如,最自信;这样做无形之中也强化了自己的可信度,比较容易打动听众。如在“21世纪(爱立信杯”2003年第8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南京大学学生王媛在即兴演讲中是这样说的,

"If indeed I had a chance to choose for my life again, I think the time setting I would choose is in the late 1970s and the early 1980s. That was w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adopt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ness. And the place setting I would choose is in some plac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Why? Let me share with you my reasons.

Well, when I firstly saw this, errr, heard this topic, I think it reminded me of an experience a few years ago. I still clearly remember that, uhh, at that time, some fellow students and I went to visit a primary school in a very poor village and we were working as tutors there. There, all the classrooms were in a very old building and many windows and doors were broken, so, when it was raining, all the children had to move to a corner in order not to get wet. Inside the classroom, five to six children were sharing one desk normally shared by two and many of the desks and chairs were broken, too.

And immediately after we began to teach them English, it became very clear to us that many of these students were very diligent and were very willing to work hard. But later on, as we talked among ourselves, we got to know that they, many of them, could not finish their schooling just because of poverty. I think that this experience enabled us to see that we belong to a few group of, a group of few people that are fortunately enough to receive a college education."

这段演讲是她真情实感的流露,表达起来自如,而且自信,也容易和听众进行真正的交流。

在选择使用论据时,尤其是在竞赛当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1)演讲的支持材料要切题。

所选择的支持材料要为你的中心观点或主题服务,不能偏离这一点,不能跑题。记得一个学生在参加比赛时,抽到的即兴演讲题目是,“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对于我们国家有什么主要影响?”她在演讲中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在海边拾贝壳,碰到了一个老人,以及和这个老人之间展开的对话。这个故事占了整个演讲的三分之二,然后很牵强地把这个故事和她抽到的题目联系在一起。尽管她的故事叙述得很流利,但在整个即兴演讲结束后,听众仍然不知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很显然,演讲者在赛前准备了几个故事,准备在即兴演讲时使用。的确,在赛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准备各个领域的数据、例子、权威专家的.话等,做好充分的调研,以便在比赛中游刃有余。但切记你所选择的支持材料一定要与主题相关,为主题服务,能够帮助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你的观点,决不能哗众取宠。不切题的即兴演讲绝不会得高分。

(2)演讲的支持材料要贴近听众。

演讲的支持材料最好是听众熟悉的,贴近听众,不仅有利于听众理解、接受和吸收你的信息,而且容易产生共鸣。笔者作为辅导教师参加过多次的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在比赛中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很多学生举例子或引用别人的话时,往往愿意用国外的例子或国外名人说的话来支持他们的论点。学生也许有些许担心,“如果用土生土长的例子,外国评委可能会不知道,不了解背景,会影响他们对整个演讲的评判。”然而在一次比赛中,一位来自美国的演讲专家在做点评时说到,“不用担心我们会不了解,或听不懂。问题是作为一个

外国人,我们在这里希望听到有关你们国家的人、事、思想、文化,而不是我们国家的名人如林肯、克林顿,他们说了什么,干了什么。”他一语道破了问题的关键,演讲者所说的要和你的听众拉近距离,讲一些本地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情对听众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用当地的文化、理念来解释你的观点,这样更容易在听众中产生共鸣。但并不是说就一定不能用国外的例子或观点。要全方位地选择论据,选择恰当的材料为你的观点服务。

在“21世纪(澳门之星杯”2006年第11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复旦大学的胡懿在即兴演讲(Should laws be fixed or flexible?)中是这样说的,

"Well, actually, very accidentally this morning, when we were sort of "imprisoned" in that preparing room, actually we had a fierce debate over law. And now 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of my thoughts with you on whether we should adopt flexible laws or fixed laws.

Well, first of all, I admit that there are some cases of injustice in our society. For example, last year there was a famous case of Wang Bingyu, which aroused a great controversy in society. Actually Wang Bingyu was a migrant worker, who failed for several times to get his payment from his boss. And obviously that boss treated him very badly. He didnt send him to hospital when he was ill, and he didnt treat him with very good food and also made him make, do extra work without any extra money. And out of a rage, Wang killed several of the, several people in charge,

out of a great rage. And that case aroused a great controversy in society. Actually when I read the story, I did show some sympathy for that guy, because I think it was the fault of the boss in the first place. It was him that didnt pay him the payment that he deserved. So I feel sympathetic for him."

她讲述了一个在我国曾经轰动一时的案例,台下的听众可能听说过,也可能不知道这个故事,但这毕竟是发生在听众周围的,贴近听众,这样听众便会很容易理解演讲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一分钟的即兴演讲中,你用具体的事例来仔细阐述观点的时间可能非常受限。在这一分钟之内,你很可能只给出主要观点的框架,那么要想真正打动听众恐怕要依赖于主题和观点到底如何。

2.好的主题与观点

在前面谈过选择题目或角度时应遵循的一些具体原则,如:题目和角度一定是你有切身感触的;应该具有创造性,是听众感兴趣的;应该具体;应真实而有意义;所选择的观点或角度一定能经得起推敲和琢磨,是全面的。除了这些基本原则外,在比赛过程中处理即兴演讲时,还应该特别强调两点:切题和严谨。

(1)切题

切题最重要。一般而言,选手拿到的题目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你需要表明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决不可以含糊其词,态度闪烁不定,站在中间,既谈好处又谈弊端。如果坚持这样,那么评委和听众就会认为你是在逃避,你的观点不明确,态度不明朗,那也

篇三:演讲比赛总结及演讲技巧指导

今天,我校举办了以“传递青春正能量,让我们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经过各位同学们的精心选材、刻苦训练,此次比赛在感动中,在掌声中,在成功中圆满结束。我认真聆听了同学们的演讲,总体感觉演讲内容符合主题,健康向上,演讲语言表达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大家各显其能,都发挥了出色的水平。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同时还要辅之以演。讲是主旨,演是辅助。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稿子,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成就一次精彩的演讲,一方面要注重平日里的锻炼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

1.讲法

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不要像和尚念经那样低声絮语,也不要像机关枪扫射般咄咄逼人,也切忌从头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听众会睡觉的。 语速要有快有慢,语调要有张有弛。一般来说,声调上扬传达着激昂的情绪,如兴奋、愤怒、谴责、疑问;声调下降则表达灰暗的情绪,如悔恨、伤心、失望和郁闷等。

2:表情

表情 这里指的是面部表情,即眼、眉、嘴以及头等配合讲稿的协同动作,这些动作要完全服从于讲稿的需要。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木木然然,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控制脸部表情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给人“丧气”之感,而且演讲者的眼神要能“拢”住全体观众,不可瞪天看地,或盯住台下一隅,而要随时保持微笑,自然地平直向前,达到最后一排观众为止,另外,目光也要照顾到台下两边的观众,以加强演讲者和观众的感情交流。

3:站位

演讲者应摆出方便演讲的“轻松的姿势”。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脚跟应靠近,挺稳整个身躯,切忌双脚分立,那样显得粗俗松垮。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双手相扣自然放于体前,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4:手势

在演讲中使用最多、动作最大的要算手势了。它可以随着内容的需要向各个方向挥动。手势可单手,可双手,可以手心向上、向下、向内、向外,还可以用拳,这些都没有机械的规定。在使用手势时要注意三点:胳膊不要伸得过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弯曲,以免拙笨;手势运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话同始同终,以免分裂。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同学们充分准备,认真锻炼,持之以恒,相信大家在以后的演讲比赛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29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