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6

养啥啥不活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二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健健康康。

已采纳

语文考试是我们学习语文时重要的环节,八年级的学生在复习时是少不了要做月考试题的。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一项是:2分 ( ) A、匀称(chèn) 遨游(ào) 风靡(mǐ) 晕眩(xuàn) B、逶迤(yí) 蜷曲(juǎn) 闪烁(shuò) 愠怒(yùn) C、嫣红(yān) 祈祷(qǐ) 哽咽(gěng) 蹊跷(xī) D、焦灼(zhuó) 踌躇(chú) 殷切(yīn) 踱步(duó) 2、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美国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包括日本在内的“盟友”们——和它无与伦比。 B、他向着周副主席深情地举手敬礼,然后,那紧握着野菜的手猛的一挥,转身向总部所在的方向蹑手蹑脚地跑去。 C、明明很严重的一件事,经他轻描淡写地一说,就显得不算什么了。 D、春节前夕,那里却发生了火灾,真可谓风烛残年。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 A、雷锋精神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折射出的集体主义的光辉足以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B、通过观摩和学习,让考察团对北京市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并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C、同学们对班长揭发学习委员作弊的问题,普遍感到十分气愤。 D、联想笔记本电脑显示出了快捷、稳定、方便,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4、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在新秋的爽风和微温的朝阳下,我们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只看见万头攒动,彩旗飘扬。 ①还有一眼望不尽的草绿的、白色的一方方的像用刀裁出来的各种军队的整齐行列 ②迎面就看到排成一长列的军乐队 ③他们的后面是花枝招展的像一大片花畦的少年儿童的队伍 ④灿白的制服和金黄的乐器,在朝阳下闪光 A、②④①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2分 (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代表作。 B.《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是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C.《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乐府》,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D.《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晏子使楚》是从《晏子春秋》中选辑的。 6、 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2分 灌疏 托付 思量 苛捐杂税 万籁俱寂 千锤百练 募集 妥帖 国籍 情不自禁 据礼力争 无精打彩 7.默写(5分)。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 ② 白头搔更短, 。 ③ 《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国难当头,醉生梦死的句子是: , 。 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诗句是 , 。 ⑤ “ , ”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胸襟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⑥《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闹春的两句诗是: , 。 8、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3周年,你校初二各班开展了主题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3周年”的班会活动,作为班级主持人,请你紧扣第一单元“长征之歌”的学习设计一段开场白。字数80左右。(4分) 开场白: 9.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现代汉语中,“长城”的比喻意义。(4分) 材料一:与三峡工程并肩而立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已悄然崛起,护卫长江和三峡工程的绿色长城正在形成。据林业部最新数字,目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造林8200万亩,新建乡村林场8000多个,森林覆盖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在抗非典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连国际(000881),其控股74%的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又称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防治传染性病毒的权威,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侯云德院士领衔,该中心专门研制各类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是抗击H5N1等病毒的钢铁长城。 材料三: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军队。军队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熔炉,军人坚强、果敢、严谨的品质,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扬州日报》) 材料四:姚明给韦斯利做挡拆,魔术后卫阿罗约和小巨人撞了个满怀,后者安然无恙,而阿罗约却在地板上躺了足有1分钟,被换下场后还在肩部做了冰敷。“我从没跟这么巨大的身体撞过。”阿罗约事后说,“太可怕了,好在我没受伤。”而奥兰多媒体昨天戏称,阿罗约和中国的万里长城撞了一下,结果还用问吗?(《新京报》) 答: 二、阅读感悟(共35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0-13题。(共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2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 ②、以其境过清 以: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潭的概貌。 B、写潭的概貌,着意突出一个“石”字,又从侧面反映水的“清洌”。 C、写鱼的静态和动态,是用鱼儿的欢乐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也变得欢快了。 D、从“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可见小石潭的水源是条小溪。 12、柳宗元游览小石潭时,天气怎样?请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并从文中找出依据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13、坐在小石潭岸上,作者心情怎样?(用原文回答)。 这种心境,与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两句古诗所表现的情绪相似,请你写出这两句古诗。(3分) (二)《二桃杀三士》是与《晏子使楚》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参照注释阅读文章,完成14—16题。(10分)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①,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②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③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④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⑤馈⑥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⑦而再搏乳虎⑧,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⑨,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⑩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11)。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12)鼋头,鹤跃而出。津(13)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14)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15)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①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②长率:官长和下属。③器:人物。 ④勍:qíng 刺杀 ⑤少:稍,只。 ⑥馈:kuì 赠送。 ⑦猏: jiān 野猪⑧乳虎:哺乳的母虎 ⑨却:打退。 三军:这里指敌人的军队。再:两次。⑩济:渡。(11)鼋: yuán 猪婆龙之类。骖:古代一车驾四马,中间二马称“服”,两边二马称“骖”。砥柱:山名,在三门峡黄河之中。 (12)挈qiè 拿着,提着。(13)津:渡口。 (14)挈:同“契”,断绝。 领:脖子。 (15)殓 liàn收殓,收尸入棺。 14、翻译下面这些句子,注意里面的文言句式。(6分) ①晏子,智人也! ②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 ③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15、晏子杀三士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6、你读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0题。(15分) 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李雪峰 ①喧嚣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沉沉睡着了。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粒一粒地稠了。夜色让一切都沉沉睡熟,让一切生灵都沉入到睡梦中去了。 ②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 ③那是我十六七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家刚刚搬到村南头新盖不久的新居里。那是一座土屋,墙用新泥搪过,地用榔头狠命地砸捶过。有一天我弯腰在床底下潮湿的纸箱里找书,看见床底下的地上钻出一根鸡蛋粗的白色树芽来。我没理睬它,心想床底下的东西难道还会成就出什么气候。第二天早上起床伸手去床里边摸衣裳的时候,我在衣裳下摸到一个又光又滑的东西,不由大吃一惊,定下神来一看,竟是那棵树芽,白白的,嫩嫩的,顶梢拳头一样没展开的地方,裹着一层滑腻的胎液。一夜竟长得比我的床还高了,这鬼东西,我睡着了,村庄睡着了,它却醒着。如果不理睬它,说不准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浑然不觉地睡到了它长成的树上去了。 ④我钻到床下扳掉了它。我知道,它是那棵泡桐树根绽出的新芽。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原来就长在我放床的地方,盖房时嫌它碍事,就把它锯了,生怕它会长出树芽来,又挖地六七尺,刨出它深藏的树根,这样才觉得踏实。没想到它还会靠那些残根冒出树芽来。在那座老屋里,在那张床底下,我曾一次又一次扳倒过许多冒出的苍白树芽,直到几年后,当我扳得有些心烦意乱时,它才终于不再冒出新的树芽来。我想它还是终于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着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 ⑤前年老家的那座土屋坍塌了,家里人也没理睬它,想不到我以前放床的地方竟长出一棵树苗来,一个春天竟然长出了丈余高。我大吃一惊,本以为已经十多年了,它已经睡熟再不会醒来了,但它依旧醒着,几滴残雨几缕风又让它长成一棵树了。 ⑥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⑦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是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它们还醒着。 ⑧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选》) 17、阅读全文回答:文章开头从村庄的沉睡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18、文章第⑤段中的“大吃一惊”,除了具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外,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9、从修辞或用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原句: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赏析: 20、文章最后说:“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时刻“醒着”的“一些东西”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5分) 三、表达交流(40分) 21、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了著名的水桶效应。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乃至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那块短板,如何面对那块短板,是我们共同话题。请以“我的那块短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 ②在行文中自然地点题,扣题,不要强拉硬拽。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试题答案 一、共25分 1、D 2分 2、C 2分 3、A 2分 4、A 2分 5、C 2分 6、输 炼 理 采 2分 7、5分 ①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浑欲不胜簪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4分 符合开场白要求即可。 9、4分 长城也用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不可逾越的障碍等。在材料四中,长城比喻姚明高大雄厚的身材。 二、共35分 (一)共10分 10、2分 ① 像狗的牙齿那样 ② 因,因为 11、B 2分 12、3分 晴朗微风 从“日光下彻” ,“(蒙络)摇(缀)”两句可以看出。 13、3分 (悄)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共10分 14、6分 ,每句2分 ①晏子是聪明人啊。(判断句) ② 我们的勇武不如你,功劳不及你(宾语前置句) ③晏子经过他们面前快步行走表示敬意,三个人却不站起来。(省略句。“过”后省略了“之”字) 15、2分 今君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 16、2分 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共15分 17.(3分)作者从村庄的沉睡写起,为下文写泡桐树的醒着和顽强的生长作铺垫。(从对比或衬托的角度回答也可。) 18.(3分)惊喜、敬佩、对顽强生命力的震撼等。(意思对即可) 19.(4分)不设统一答案,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回答即可。(语言特点2分,表达效果2分,共4分) 20.(5分)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40分 ③600字——800字。猜你喜欢: 1. 八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2.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3. 2017初二语文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4.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5.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初二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118 评论(14)

百叶书店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35分)

1.将下面句子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信心点亮未来,微笑书写精彩。

2古诗文默写(10分)

(1)、海内存知己,。

(2)、念天地之悠悠,。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伤心秦汉经行处,。

(6)、人生自古谁无死,。

(7)、,铜雀春深锁二乔。

(8)、,病树前头万木春。

(9)、但愿人长久,。

(10)、,欲上青天揽明月。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7分)

风不懂/云/为何总是/心事重重/云不懂/雨/为何总是// 雨不懂/风/为何总是/来去无zong /正如/ 子不懂/父/爱你的心/有多痛 女不懂/母/对我的情/有多浓/ 风不懂云的漂泊/天不懂雨的落po/眼不懂泪的懦弱/所以你不懂我的选择/也可以不懂我的难过/不是每个人都一定快乐/不是每种痛都一定要述说/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zǒng()pò()

(2)、联系上下文,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四个字)(2分)

(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3分)

风雨云大地蓝天小溪江河

4、名著阅读(6分)

《名人传》作者是主要写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潜艇的故事。

5、综合性学习(10分)

请你参加“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2分)书名:《》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分)

(3).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荐谁?写出理由。(3分)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

(4)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0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3分)

短信:

二、阅读(55分)

(一) 想我时,含上一粒糖(17分)

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孩子的妈妈安然地闭上了眼睛,她以为母亲睡着了,所以,她没有哭。后来,在她的床头、兜里,甚至是文具盒里,父亲都会给她塞上几粒糖果,她明白,这是用来想母亲用的。

那时候,别的孩子想妈妈的时候都哇哇大叫,唯有她,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品着一颗糖果的香滑与甜美,这种想念没有丝毫痛苦,相反,还增添了许多美妙和幸福。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第一篇作文,名字就是《想念》。她在自己的作文里这样写到“想念,就像嘴里含着一粒糖的感觉,甜甜的,有草莓味,有巧克力味,还有苹果味呢,每一种味道都调皮地停留在心里,它们在与我捉迷藏。”那次,语文老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红五星”,还在“红五星”的后面写了一大段评语,夸赞她想象力丰富。

上初中的时候,她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在她日记的扉页,模仿一个诗人的写法,写了这样一首诗:“吃一粒糖的时候哦,心会暖暖的,很甜;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心也会暖暖的,很甜;想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吃很多糖;吃很多糖的时候,总会想念一个人;糖被吃下去,化作一片汪洋;妈妈就在汪洋里划着小舟,一下下地向我驶来;她冲我笑着,手里的船桨一下一下,让人好心动。”

经年流转,大学毕业以后,她所写的这段话被一位小伙子看到,瞬间被她如此细腻的心思所吸引,两人一见如故,顺理成章地坠入了爱河。

两年后,他们结婚了,举行婚礼那天,丈夫抱着她说:“宝贝,你的妈妈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童话,我将会为你开启一段浪漫的生活,以后,在想妈妈的时候,别忘了也想想我……”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婚后,他们旅游度了一次蜜月。在蜜月的前四天,他们吃遍了全国的各色小吃,玩得很开心,然而,在蜜月的第五天,她却昏倒在了沙滩上。丈夫抱着她拼命地往医院跑去,一检查才知道,原来,她是名低血糖患者。

后来,这件事被她的父亲知道了,父亲告诉她:“你打小就患有严重的低血糖,所以,你的母亲临走之前也没有忘记嘱咐你,想她的时候,就在嘴里含一粒糖,她那哪是提醒你想她呀,她是时时担心你的安危……”

那天,她含着一粒糖,哭得好伤心。

6、请概括本文的主旨。(写了什么事,表达什么感情)(4分)

7、本文主要采取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的形象?试着找出一处加以分析。(4分)

8、文章开头写母亲去世,她“就没哭”,在长大听到父亲的话时,为什么“她含着一粒糖,哭得好伤心”?(4分)

9、文中的“她”对“想念”有很多精彩的描写,如画波浪线的句子,请把你对“想念”独特感悟写出来。(不少于30字)(5分)

(二) 《与朱元思书》(17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负势竞上()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填空(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1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

2写水的动态美态句子是:。

1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5分)

(三) 送东阳马生序(21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以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4、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余幼时即嗜学。()(2)、俟其欣悦()

(3)、同舍生皆被绮绣()(3)、媵人持汤沃灌()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6原文填空(3分)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

(2)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的句子:

17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5分)

18、(2分)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5分)

三、作文(任选一题)(55分)

(一)、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次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以“第二次”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二)、

题目:《逆耳忠言助我行》

要求:①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

四、卷面(5分 )

参考答案:

二、阅读:

6、母亲虽病去仍用“糖”延续着对女儿的牵挂,延续对女儿的爱。

7、语言动作

8、小时候,她以为“糖”就是代表四思念,而听了父亲的话后,她才真正明白了母亲对自己的牵挂,对自己永远的爱,明白母亲用谎言呵护着女儿。

9、示例:思念中我千万次的问鸿雁问明月问春风,愿鸿雁将我的眷恋捎给你;愿明月将我的问候带给你;愿春风将我的关切送给你!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负势竞上(凭借)鸢飞戾天者(至)

望峰息心(平息)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略

12、填空(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1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水的动态美态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5分)

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6原文填空(3分)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余幼时即嗜学。

(2)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1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2成年求师叩问之难;3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4衣食粗劣,生活简朴。(无书无师行路生活)

解决办法: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以叩问。

18

⒈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⒉应当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应当恭敬,谦虚。

⒊应从宋濂身上学习他的勤奋刻苦,求教谦虚、诚恳,尊敬老师的品质。

18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