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9

fangfang19880923
首页 > 考试培训 > 2017年梅花奖申报名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千针坊丶

已采纳

豫剧的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据说,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 ,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旦行(见 图豫剧-7)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 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 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峰》、《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豫剧六大名旦”,代表六大风格旦角流派,旦角流派还有台湾“豫剧皇后”张岫云创立的张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旦角流派,小生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代表三大风格小生流派,须生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和刘新民、李树建,代表五大风格须生流派,黑脸李斯忠,李派,丑角牛得草,牛派也很有特色。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豫剧十大名旦”:张宝英(河南)、王清芬( 河南)、虎美玲(河南)、牛淑贤(河北)、李喜华(湖北)、菅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 莉(河南)、胡小凤(河北)、章兰(山东)等。汤玉英、王清芬、牛淑贤、虎美玲、胡小凤、李金枝、李喜华、谷秀荣、陈淑敏、小香玉、李树建、章兰(二度梅) 、朱巧云、周桦、王红丽(二度梅)、张春玲、朱桂芹、颜永江、金不换、苗文华 、汪荃珍、贾文龙、李新花、杨红霞、王惠、刘晓燕、田敏、陈新琴、徐俊霞、郭英丽(等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豫剧:目前有30人32次夺得梅花奖,涉及6省20家院团。 下表为梅花奖获得者名单及其所属院团。 1 王红丽(二度梅) 河南省小皇后豫剧团 2 章 兰(二度梅) 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 3 汤玉英 河南省豫剧三团 4 王清芬 河南省豫剧二团 5 牛淑贤(梅花榜首)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6 虎美玲 河南省郑州豫剧院 7 胡小凤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8 李喜华 湖北省襄樊豫剧团 9 李金枝 河南省豫剧一团 10 谷秀荣 河南省豫剧一团 11 陈淑敏 河南省洛阳豫剧团 12 小香玉 山西省太原豫剧团 13 李树建 河南省三门峡豫剧团 14 朱巧云 河南省开封豫剧团 15 周 桦 甘肃省兰州豫剧团 16 张春玲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 17 朱桂芹 山东省菏泽市豫剧团 18 颜永江 河南省平煤集团豫剧团 19 金不换 河南省鹤壁豫剧团 20 苗文华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21 汪荃珍 河南省豫剧三团 22 贾文龙 河南省豫剧三团 23 李新花 山东省济宁市豫剧团 24 杨红霞 河南省豫剧三团 25 王 惠 河南省豫剧一团 26 刘晓燕 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27 田 敏 河南省豫剧二团 28 郭英丽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29 陈新琴 河南商丘市豫剧院 30 徐俊霞 河南省豫剧一团

2017年梅花奖申报名单

271 评论(9)

奔向八年

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二十六届获奖演员(2013年)一度梅:34人 二度梅6人 梅花大奖:1人一度梅:34人姚百青(浙江省绍剧团) 方汝将(温州市瓯剧团) 王滨梅(浙江越剧团)郑国凤(杭州越剧院)吕洋(天津京剧院) 姜亦珊(北京京剧院) 孙劲梅(福建京剧院)刘建杰(山东省京剧院) 吕淑娥(山东省吕剧院)周利(重庆市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黎安(上海昆剧团)王超(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刘露(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陈亚萍(云南省滇剧院)苏凤丽(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佟红梅(甘肃省陇剧院)赵杨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 屈连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詹春尧(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楚剧)王琴(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 孙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范乐新(南京市京剧团) 董红(张家港市艺术中心,锡剧)崔玉梅(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刘雯卉(河南省济源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王红(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 贾菊兰(山西省运城市蒲剧团)雷玲(湖南省昆剧团)边点旺久(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袁泉(中国国家话剧院)、张艳秋(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王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马力(中央戏剧学院)陈小朵(中国歌剧舞剧院)二度梅获得者是:李东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景雪变(山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柳萍(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刘子微(武汉京剧院)茅善玉(上海沪剧院)张秋歌(中国国家话剧院)梅花大奖:冯玉萍(沈阳评剧院)点评:35人参评一度梅,34人获奖。来自台湾的萧扬玲遗憾与梅花奖失之交臂。7人参评二度梅,6人获奖,来自甘肃省话剧团的朱衡并未获奖,不过依照惯例,萧扬玲与朱衡已经预定了下一届的梅花奖。本次大赛,京剧、秦腔与越剧成为大赢家。京剧共8人(北京、天津、重庆、江苏、四川、山东、湖北、福建各有一人)获奖,其中一人(湖北武汉京剧院刘子微)获得二度梅,无愧为中国第一大剧终。秦腔此次共有5人获奖(陕西2人;宁夏2人;甘肃一人),其中两人获得二度梅。越剧共有4人获奖,全部来自浙江。传统戏曲大省河南仅有1人获奖,且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仅有此一人获奖。这值得河南方面关注,希望下一届梅花奖河南和豫剧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次梅花奖评选,来自甘肃的陇剧与来自西藏的藏剧都是首次参加梅花奖的评选,并且一举摘梅。上一届惜败的沈阳评剧院冯玉萍凭借《我那呼兰河》冲刺梅花大奖成功,国家话剧院袁泉凭借《简·爱》、北京人艺王斑凭借《我们的荆轲》都榜上有名。另外,本届梅花奖,从各省申报之处就争议不断。来自福建的王君安,呼声极高,但是最终未能入选参评名单,这让喜爱王君安的戏迷心痛不已。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河南,河南省梅花奖申报评选的过程中,排名第一的曲剧刘艳丽最终没能拿到前往成都申梅的车票,反而是排名第二的济源市豫剧团刘雯卉最终入选,这让河南许多戏迷大呼不公。客观来讲,河南作为戏曲大省,没能在此次评选中获得2个或2个以上的参赛资格,河南省剧协领导要进行反思。当年魏俊英没能参选是多少豫剧迷的心中痛。不过此次刘雯卉能够获奖,我们还是要恭喜她,来自济源一个小城市的豫剧团演员,能够凭借努力获奖,难能可贵。值得一提的是,刘雯卉也是马金凤大师的众多弟子们中,第一个获得梅花奖的,这和常香玉大师众多弟子及再传弟子获得梅花奖正好形成对比。马派传人柏青至今没能获得梅花奖,也是极大的遗憾。梅花奖风风雨雨走过了26届,许许多多的行家一生都未得到梅花奖的肯定,戏曲大省因为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省内的竞争程度丝毫不亚于梅花奖的最终评选。希望中国剧协能够考虑山西、河南、浙江这些戏曲大省的实际情况,在每次评选梅花奖的时候,适当的向这些省份倾斜。并且要鼓励民营剧团的戏曲演员参赛,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17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