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6

二月的小桃子
首页 > 考试培训 > 小学六年级下期中考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听雨轩808

已采纳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máodùn jīngzhànyīyánjiǔdǐng yùyán quánwēiwéimiàowéixiào 二、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解释所填的字。(4分) 一丝不 钟鸣食 戛然而 鳞次栉 三、划去每组中不属于同一类的词,再在括号里补上一个同类的词。(4分) 1、黎明 傍晚 中午 时间 2、鳊鱼 木鱼 鲫鱼 黄鱼 3、足球 篮球 排球 铁球 4、蔬菜 青菜 白菜 黄瓜 四、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守而勿失也。 五、修改病句。(4分) 1、《小学生报》和《作文大王》是我最爱看的两种报纸。 2、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3、公园里,到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4、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杭州的三大名胜之一。 六、回忆课文填空。(11分) 1、博学之, ,慎思之, , 。 2、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锲而舍之, ; 锲而不舍, 。 3、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 ,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 ,象征着 。 4、《矛与盾》的寓意是 。 [二]阅读部分(35分) (一)马价十倍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有个卖马的人,牵着马在市场上一连站了三天,竟没有一个人看得上他的马。 他气坏了,就去求见最会识马的伯乐,说:“我的这匹骏马想卖掉,可是在市上站了三天,没有人来问个价。请你帮个忙,只要去我的马儿旁转一转,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看,就行。” 伯乐一听,很同情他。就真的踱在市场上,经过他那匹马旁边,瞟了几眼,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下。买马的人听说了,立即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马价霎时间提高了十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蜂拥: 霎时间: 2、买马的人为什么会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4分) 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二)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茶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好像用残雪堆成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豁”字不知道读音,查字典应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3分)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秋高气爽:①明朗 ②率直 ③愉快 修竹繁茂:①茂盛 ②丰富 ③精美 3、作者是按怎样顺序游览扬州个园的?请填空。(3分) 步入大门—→ —→ —→ 4、你认为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扬州个园的特点?(3分) 5、照样子写句子。(10分) ⑴仿写一个比喻句。 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 ⑵仿写一句话,用上成语“草长莺飞”。 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三]习作部分(30分) 写一处景物。 提示: 1、学习本文的写法,按游览顺序写一处景物。 2、重点突出,写出由景物产生的联想。不少于400字。 附加题:(10分) 从下列成语中各选一个字,组成一首孟浩然的诗。 满面春风 猫鼠同眠 漠不关心 先知先觉 家喻户晓 大处落墨 泰然处之 闻鸡起舞 啼笑皆非 鸟语花香 夜以继日 古往今来 闻风而动 雨过天晴 有声有色 昙花一现 叶落归根 不知所措 多此一举 少见多怪

小学六年级下期中考试

329 评论(12)

欣欣公主Q

六年级的学生在考完语文试卷之后,老师要做好每一个试卷的分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仅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的答题时间是8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点,涵盖了小学六年级下册前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是一份切合农村小学生实际的、较有价值的语文试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现题型的多元而多样。

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板块,题型多样而富有开创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

2、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基础知识题的灵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课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以及作文题的贴近生活实际,都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并注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3、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

总体说来,本份试题涉及面广、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检测全面而合理,突出了重点,试题命题符合学生实际,问题明确无歧义,很规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份较为科学而合理的语文试卷。

二、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

这次参加考试人数40人,,平均分数分,及格人数32人,及格率80%,优秀人数6人,优秀率15%,没有达到本次考试的预期目标。

三、做题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 字、词、句子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2)字词方面,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不能正确选择读音。

(3)我会查字典一题中“志大才疏”的“疏”字的含义,多数学生丢分。

(4)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大部分学生的第一篇短文中第5小题“这一段文字回忆了——————”填的不是十分准确,可见学生概括短文的能力有待提高。

(5)在第二篇阅读题的第2小题中,有少数学生不能正确填写“信服”的反义词,失分的学生很多。

(6)习作方面。这次作文写生活中让自己快乐而且是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这次学生的作文整体上很好,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由于学生以前写过,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写的不错。基本达到了写作要求。而且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用词也不错。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词语句子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特别是有些容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

四、教学建议:

1、基础知识的训练一定要扎实到位,特别是字、词、句的训练要反复进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才能有所提高。

2、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审题,书写工整。

3、阅读题更注意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多读短文,读通读顺读懂以后再答题。

4、命题时题目表述要清楚明白,考察学生的能力要广泛,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得太死。

5、注意多让学生练习写作,特别强调要抓住中心来写。作文的书写要工整、干净,标点符号一定要正确规范地使用。

半个学期一转眼过去了,期中考试也顺利结束了,看着学生的成绩,心中既有喜,也有几分的忧。喜的是经过一年多的跟班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上都有所提高,且对这次段考的成绩还算满意;忧的是再过40多天,同学们就要参加毕业考试了,答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怎样在这个把月内帮同学们攻克,要如何帮助学生们在毕业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这都是值得重视、深思,也必须重视、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这次考试情况做个分析,以便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能扬长避短,取优补差。

一、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全班参加人数46人,最高分分,最低分33分,及格人数43人,及格率90%,平均分分,优秀率84%。

二、答卷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有九道题,共53分,包括: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拼写词语;按查字典的知识填空;辨字组词;照样子写词语;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按要求改写句子;按课文或“日积月累”的内容填空;理解课文摘录的句子并答题等题型。其中,一至八题,这一部分知识我们平常训练得很多,题型都不陌生,所以同学们的丢分量不大,有10个同学得满分,7个同学只扣0、5分,只扣一两分的同学有十个左右,这说明同学们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算不错,分析他们丢分的原因,最严重的一点就是写错字(即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第九题,理解课文摘录的句子并答题,共8分,丢分较为严重,有差不多一半的同学不能拿到4分。

阅读部分:

课外阅读,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树叶书”是怎样写成的?请把这个过程简单明白地写下来。和第4小题: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这两小题全班有60%左右的学生根本无从解答。从第九题和这两小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们的思维不够开阔,总体理解能力还比较低,有待大大加强。

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难忘的一件事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学生作文的知识面窄小,不灵活。2、不能突出主题

三、今后努力方向:

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回想这半个学期以来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1.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这项养成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2.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文本的习惯。

3.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就不能提高分析、概括文本和理解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4、激发兴趣,大力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

5、关爱“后进生”,注意分层与分类教学。

期中考试虽然结束了,但剩下的个把月的教学任务会更重。我觉得教学中出现了问题不是坏消息,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才是关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题错的太多,就连课本中最基本的字词和原文都填错了。

2、口语交际能力有待提高。分析试卷发现学生答口语交际类题目时,大部分只是泛泛而谈,有的甚至留空白。

3、课外知识面太窄。很多学生连成语典故都不知道是什么。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原因分析。

1、课本知识掌握不牢。这与老师平时的要求是否严格以及检查是否及时紧密相连。

2、平时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3、课外知识积累得太少。

三、具体整改措施:

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要严慈相济。

(1)严--做学生的导航灯。

管理班级是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严”表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

a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把工作做细。平时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规范做作业,抓牢基础知识,掌握做题的技巧,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学生除了学习还有课余生活。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搞好教室和寝室卫生。为学习创造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严格要求学生会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让学生养成独立自理能力。

c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很重要。要让学生都争做文明学生。不打架不骂人不妒忌别人,共建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文明班集体。

(2)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9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