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2

南京1942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七年级月考试卷数学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臭臭爱毛毛

已采纳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已知方程①2x+y=0;② x+y=2;③x2﹣x+1=0;④2x+y﹣3z=7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

2.以 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A. B. C. D.

4.已知 是方程kx﹣y=3的一个解,那么k的值是()

B.﹣2 D.﹣1

5.方程组 的解是()

A. B. C. D.

6.“六一”儿童节前夕,某超市用3360元购进A,B两种童装共120套,其中A型童装每套24元,B型童装每套36元.若设购买A型童装的x套,B型童装y套,依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

C. D.

7.若方程mx+ny=6的两个解是 , ,则m,n的值为()

,2 ,4 C.﹣4,﹣2 D.﹣2,﹣4

8.已知 ,则a+b等于()

B.

9.楠溪江某景点门票价格:成人票每张70元,儿童票每张35元.小明买20张门票共花了1225元,设其中有x张成人票,y张儿童票,根据题意,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

C. D.

10.某市准备对一段长120m的河道进行清淤疏通,若甲工程队先用4天单独完成其中一部分河道的疏通任务,则余下的任务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9天;若甲工程队单独工作8天,则余下的任务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3天;设甲工程队平均每天疏通河道x m,乙工程队平均每天疏通河道y m,则(x+y)的值为()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11.如果x=﹣1,y=2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mx﹣y=4的一个解,则m=.

12.某班有40名同学去看演出,购买甲、乙两种票共用去370元,其中甲种票每张10元,乙种票每张8元,设购买了甲种票x张,乙种票y张,由此可列出方程组:.

13.孔明同学在解方程组 的过程中,错把b看成了6,他其余的解题过程没有出错,解得此方程组的解为 ,又已知直线y=kx+b过点(3,1),则b的正确值应该是.

14.如图,两根铁棒直立于桶底水平的木桶中,在桶中加入水后,一根露出水面的长度是它的 ,另一根露出水面的长度是它的 .两根铁棒长度之和为55cm,此时木桶中水的深度是cm.

15.方程组 的解是.

16.设实数x、y满足方程组 ,则x+y=.

﹣5﹣2y3a﹣b﹣3=8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a﹣b=.

18.某单位组织34人分别到井冈山和瑞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井冈山的人数是到瑞金的人数的2倍多1人,求到两地的人数各是多少?设到井冈山的人数为x人,到瑞金的人数为y人,请列出满足题意的方程组.

三、解答题

19.解方程组:

(1) ;

(2) .

20.已知方程组 和 有相同的解,求a、b的值.

21.关于x,y方程组 满足x、y和等于2,求m2﹣2m+1的值.

22.浠州县为了改善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计划集中采购一批电子白板和投影机.已知购买2块电子白板比购买3台投影机多4000元,购买4块电子白板和3台投影机共需44000元.问购买一块电子白板和一台投影机各需要多少元?

23.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两校各有100名同学参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甲校男生的优分率为60%,女生的优分率为40%,全校的优分率为;乙校男生的优分率为57%,女生的优分率为37%.

(男(女)生优分率= ×100%,全校优分率= ×100%)

(1)求甲校参加测试的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

(2)从已知数据中不难发现甲校男、女生的优分率都相应高于乙校男、女生的优分率,但最终的统计结果却显示甲校的全校优分率比乙校的全校的优分率低,请举例说明原因.

24.某中学新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也大小相同,安全检查时,对4道门进行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分钟内可通过800名学生.

(1)求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学生应在5分钟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教学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造的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人答题卷中对应的表格内.

1.(4分)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平移过程的个数有()

①时针运行过程;

②电梯上升过程;

③火车直线行驶过程;

④地球自转过程;

⑤生产过程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移动过程.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答】解:①时针运行是旋转,故此选项错误;

②电梯上升,是平移现象;

③火车直线行驶,是平移现象;

④地球自转,是旋转现象;

⑤电视机在传送带上运动,是平移现象.

故属于平移变换的个数有3个.

故选:C.

2.(4分)如图,由AB∥CD可以得到()

A.∠1=∠2B.∠2=∠3C.∠1=∠4D.∠3=∠4

【解答】解:A、∠1与∠2不是两平行线AB、CD形成的角,故A错误;

B、∠3与∠2不是两平行线AB、CD形成的内错角,故B错误;

C、∠1与∠4是两平行线AB、CD形成的内错角,故C正确;

D、∠3与∠4不是两平行线AB、CD形成的角,无法判断两角的数量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3.(4分)如图,AB∥EF∥DC,EG∥DB,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A.6个B.5个C.4个D.3个

【解答】解:如图,∵EG∥DB,

∴∠1=∠2,∠1=∠3,

∵AB∥EF∥DC,

∴∠2=∠4,∠3=∠5=∠6,

∴与∠1相等的角有∠2、∠3、∠4、∠5、∠6共5个.

故选:B.

4.(4分)已知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二象限,则点P的坐标为()

A.(2,﹣3)B.(﹣2,3)C.(﹣3,﹣2)D.(﹣3,2)

【解答】解:∵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二象限,

∴点P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

∴点P的坐标为(﹣2,3).

故选:B.

5.(4分)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

【解答】解:如图所示(实线为行驶路线)

A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其余均不符合平行线的判定.

故选:A.

6.(4分)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m+n=10

【解答】解:因为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与是否交于同一点无关,所以m=n,故选A.

7.(4分)下列实数:﹣、、、﹣、0、,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答】解:、是无理数.

故选:B.

8.(4分)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一个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B.负数没有立方根

C.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的数共有三个

【解答】解:A、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有一个或两个,其中0的平方根是0,故选项A错误;

B、负数有立方根,故选项B错误,

C、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可能是负数,还可能是0,故选项C错误,

D、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的数共有三个,0,1,﹣1,故D正确.

故选:D.

9.(4分)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①=1,②=±4,③=﹣④=+=.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答】解:①==,原来的计算错误;

②=4,原来的计算错误;

③=﹣=﹣1,原来的计算正确;

④==,原来的计算错误.

故选:C.

10.(4分)请你观察、思考下列计算过程:因为11 2 =121,所以=11;因为111 2 =12321,所以=111;…,由此猜想=()

【解答】解:∵=11,=111…,…,

∴═111 111 111.

故选:D.

11.(4分)如图,AB∥EF,∠C=90°,则α、β和γ的关系是()

A.β=α+γ B.α+β+γ=180° C.α+β﹣γ=90° D.β+γ﹣α=180°

【解答】解:延长DC交AB与G,延长CD交EF于H.

在直角△BGC中,∠1=90°﹣α;△EHD中,∠2=β﹣γ,

∵AB∥EF,

∴∠1=∠2,

∴90°﹣α=β﹣γ,即α+β﹣γ=90°.

故选:C.

12.(4分)如图,∠ABC=∠ACB,AD、BD、CD分别平分△ABC的外角∠EAC、内角∠ABC、外角∠ACF.以下结论:

①AD∥BC;

②∠ACB=2∠ADB;

③∠ADC=90°﹣∠ABD;

④BD平分∠ADC;

⑤∠BDC=∠B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解答】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EAC=∠ABC+∠ACB=2∠ABC,

∵AD是∠EAC的平分线,

∴∠EAC=2∠EAD,

∴∠EAD=∠ABC,

∴AD∥BC,故①正确,

∴∠ADB=∠CBD,

∵BD平分∠ABC,

∴∠ABC=2∠CBD,

∵∠ABC=∠ACB,

∴∠ACB=2∠ADB,故②正确;

∵AD∥BC,

∴∠ADC=∠DCF,

∵CD是∠ACF的平分线,

∴∠ADC=∠ACF=(∠ABC+∠BAC)=(180°﹣∠ACB)=(180°﹣∠ABC)=90°﹣∠ABD,故③正确;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F=∠ABC+∠BAC,∠DCF=∠BDC+∠DBC,

∵BD平分∠ABC,CD平分∠ACF,

∴∠DBC=∠ABC,∠DCF=∠ACF,

∴∠BDC+∠DBC=(∠ABC+∠BAC)=∠ABC+∠BAC=∠DBC+∠BAC,

∴∠BDC=∠BAC,故⑤正确;

∵AD∥BC,

∴∠CBD=∠ADB,

∵∠ABC与∠BAC不一定相等,

∴∠ADB与∠BDC不一定相等,

∴BD平分∠ADC不一定成立,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⑤共4个.

故选: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13.(4分)比较大小:﹣3<﹣2,>(填“>”或“<”或“=”)

【解答】解:∵﹣<﹣,

∴﹣3<﹣2.

∵:∵2<<3,

∴1<﹣1<2,

∴<<1.

故答案是:<;>.

14.(4分)若点P(a+5,a﹣2)在x轴上,则a=2,点M(﹣6,9)到y轴的距离是6.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2=0,则a=2,

点M(﹣6,9)到y轴的距离是|﹣6|=6,

故答案为:2、6.

15.(4分)大于﹣,小于的整数有5个.

【解答】解:∵1<2,3<4,

∴﹣2<﹣<﹣1,

∴大于﹣,小于的整数有﹣1,0,1,2,3,共5个,

故答案为:5.

16.(4分)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等于另一个角的,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72度,108度.

【解答】解:设其中一个角是x,则另一个角是180﹣x,根据题意,得

x=(180﹣x)

解得x=72,

∴180﹣x=108;

故答案为:72、108.

17.(4分)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是120°.

【解答】解:∵AD∥BC,

∴∠DEF=∠EFB=20°,

在图(2)中∠GFC=180°﹣2∠EFG=140°,

在图(3)中∠CFE=∠GFC﹣∠EFG=120°,

故答案为:120°.

18.(4分)一个自然数的立方,可以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例如:2 3,3 3和4 3分别可以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分裂”成2个、3个和4个连续奇数的和,即2 3 =3+5;3 3 =7+9+11;4 3 =13+15+17+19;…;若6 3也按照此规律来进行“分裂”,

则6 3 “分裂”出的奇数中,最大的奇数是41.

【解答】解:由2 3 =3+5,分裂中的第一个数是:3=2×1+1,

3 3 =7+9+11,分裂中的第一个数是:7=3×2+1,

4 3 =13+15+17+19,分裂中的第一个数是:13=4×3+1,

5 3 =21+23+25+27+29,分裂中的第一个数是:21=5×4+1,

6 3 =31+33+35+37+39+41,分裂中的第一个数是:31=6×5+1,

所以6 3 “分裂”出的奇数中最大的是6×5+1+2×(6﹣1)=41.

故答案为:41.

三、计算(总共22分)请将每小题答案做到答题卡对应的区域.

19.(16分)计算:

(1)利用平方根解下列方程.

①(3x+1)2﹣1=0;

②27(x﹣3)3=﹣64

(2)先化简,再求值:3x 2 y﹣[2xy﹣2(xy﹣x 2 y)+xy],其中x=3,y=﹣.

【解答】解:(1)①(3x+1)2﹣1=0

∴(3x+1)2=1

∴3x+1=1或3x+1=﹣1

解得x=0或x=﹣;

②27(x﹣3)3=﹣64

∴(x﹣3)3=﹣[来源:学|科|网]

∴x﹣3=﹣

∴x=;

(2)3x 2 y﹣[2xy﹣2(xy﹣x 2 y)+xy]

=3x 2 y﹣(2xy﹣2xy+3x 2 y+xy)

=3x 2 y﹣2xy+2xy﹣3x 2 y﹣xy

=﹣xy

当x=3,y=﹣时,原式=﹣3×(﹣)=1.

20.(6分)已知5+的小数部分是a,5﹣的小数部分是b,求:

(1)a+b的值;

(2)a﹣b的值.

【解答】解:∵3<<4,

∴8<5+<9,1<5﹣<2,

∴a=5+﹣8=﹣3,b=5﹣﹣1=4﹣,

∴a+b=(﹣3)+(4﹣)=1;

a﹣b=(﹣3)﹣(4﹣)=2﹣7.

四、解答题(56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做到答题卡中对应的区域内.

21.(8分)已知:如图AB∥CD,EF交AB于G,交CD于F,FH平分∠EFD,交AB于H,∠AGE=50°,求:∠BHF的度数.

【解答】解:∵AB∥CD,

∴∠CFG=∠AGE=50°,

∴∠GFD=130°;

又FH平分∠EFD,

∴∠HFD=∠EFD=65°;

∴∠BHF=180°﹣∠HFD=115°.

[来源:Z*xx*]

22.(8分)若x、y都是实数,且y=++8,求x+3y的立方根.

【解答】解:∵y=++8,

解得:x=3,

将x=3代入,得到y=8,

∴x+3y=3+3×8=27,

∴=3,

即x+3y的立方根为3.

23.(8分)如果A=是a+3b的算术平方根,B=的1﹣a 2的立方根.

试求:A﹣B的平方根.

【解答】解:依题意有,

解得,

A==3,

B==﹣2

A﹣B=3+2=5,

故A﹣B的平方根是±.

24.(8分)已知:如图,AB∥CD,∠1=∠2.求证:∠E=∠F.

【解答】证明:分别过E、F点作CD的平行线EM、FN,如图

∵AB∥CD,

∴CD∥FN∥EM∥AB,

∴∠3=∠2,∠4=∠5,∠1=∠6,

而∠1=∠2,

∴∠3+∠4=∠5+∠6,

即∠E=∠F.

25.(12分)如图是某市民健身广场的平面示意图,它是由6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已知中间最小的正方形A的边长是1米,

(1)若设图中最大正方形B的边长是x米,请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正方形F、E和C的边长;

(2)观察图形的特点可知,长方形相对的两边是相等的(如图中的MN和PQ).请根据这个等量关系,求出x的值;

(3)现沿着长方形广场的四条边铺设下水管道,由甲、乙2个工程队单独铺设分别需要10天、15天完成.如果两队从同一点开始,沿相反的方向同时施工2天后,因甲队另有任务,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施工,试问还要多少天完成?

【解答】解:(1)若设图中最大正方形B的边长是x米,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

F的边长为(x﹣1)米,

C的边长为,

E的边长为(x﹣1﹣1);

(2)∵MQ=PN,

∴x﹣1+x﹣2=x+,

x=7,

x的值为7;

(3)设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施工,还要x天完成.

(+)×2+x=1,

x=10(天).

答: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施工,还要10天完成.

26.(12分)如图1,AB∥CD,在AB、CD内有一条折线EPF.

(1)求证:∠AEP+∠CFP=∠EPF.

(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之间的关系.

(3)如图3,已知∠BEQ=∠BEP,∠DFQ=∠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4)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P+n∠Q=360°.(直接写结论)

【解答】(1)证明:如图1,过点P作PG∥AB,,

∵AB∥CD,

∴PG∥CD,

∴∠AEP=∠1,∠CFP=∠2,

又∵∠1+∠2=∠EPF,

∴∠AEP+∠CFP=∠EPF.

(2)如图2,,

由(1),可得

∠EPF=∠AEP+CFP,∠EQF=∠BEQ+∠DFQ,

∵∠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EQF=∠BEQ+∠DFQ=(∠BEP+∠DFP)==,

∴∠EPF+2∠EQF=360°.

(3)如图3,,

由(1),可得

∠P=∠AEP+CFP,∠Q=∠BEQ+∠DFQ,

∵∠BEQ=∠BEP,∠DFQ=∠DFP,

∴∠Q=∠BEQ+∠DFQ=(∠BEP+∠DFP)=[360°﹣(∠AEP+∠CFP)]=×(360°﹣∠P),

∴∠P+3∠Q=360°.

(4)由(1),可得

∠P=∠AEP+CFP,∠Q=∠BEQ+∠DFQ,

∵∠BEQ=∠BEP,∠DFQ=∠DFP,

∴∠Q=∠BEQ+∠DFQ=(∠BEP+∠DFP)=[360°﹣(∠AEP+∠CFP)]=×(360°﹣∠P),

∴∠P+n∠Q=360°.

故答案为:∠P+n∠Q=360°.

一、填空题

的倒数是____;的相反数是____;-的绝对值是______。

比–3小9的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计算:________;_________。

在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两个有理数的和为5,其中一个加数是-7,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___________。

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

计算:_______。

小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下面一列数的规律并填空:0,3,8,15,24,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在﹣2,+,0,,﹣,11中,负分数有( )

A、l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选择题

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是(____)

A、–1与(–4)+(–3)

B、与–(–3)

C.与–16

小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______)

A、90分

B、75分

C、91分

D、81分

若(b+1)+3︱a-2︱=0,则a-2b的值是(________)

A、-4

B、0

C、4

D、2

四、解答题

(5分)七年级一班某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0分,数学老师以平均成绩为基准,记作0,把小龙、小聪、小梅、小莉、小刚这五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15,0,+20,–2.问这五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分?

计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

(5)

10袋小麦以每袋1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分别记为:-6、-3、-1、-2、+7、+3、+4、-3、-2、+1与标准质量相比较,这10袋小麦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总质量是多少千克?每袋小麦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七年级月考试卷数学

350 评论(14)

sunshine哒哒哒

在月考之后,要懂得分析每一个试卷的情况,以便取长补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数学月考试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全校七年级有两个班,共60人,其中拔尖率为46%,优秀率为84%,及格率为90%,很少存在低分。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覆盖了整册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具体分析如下:

1. 选择题,共10道,考查了全册书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在本大题中,失分较多的是第8、9、10小题。第10小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在这个方面缺乏很大的能力,但其实质上难度不大,但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故选择A导致失分,第9小题主要考查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分析失误的原因是少数基础弱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除此之外, 其它 各题得分较好。

2. 填空题,共8道,其中第16题失分最为严重,主要因素是教师改卷失误导致错误,实际绝大部分学生正确得分;其次是第13题,少数学生不认真看题,,还有极少数学生忘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第14题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丢掉分。

3.解答题,共6道,其中失分较严重的是第18、21、23、24题;第24题考查了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特解问题,主要失分的学生是因为没考虑到多种情况,存在符号的差别,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书写过程不到位扣分;第21题和第24题分别有两个问题,主要考查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平时基础较差,分析问题能力差的学生失分较大。

三.学生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结束后,有些学生进步很大,但也有学生退步的。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这次的考试主要是基础题,但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及格,这就说明平日里学生学习不扎实。在近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于讲过的重点知识,落实抓得不够好。

2.在课堂教学时,经常有急躁情绪,急于完成课堂目标,而忽视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久而久之,一部分同学就养成懒惰的习惯,自己不动脑考虑问题。

四.改进 措施

1、抓好基础,搞好数学核心内容的教学,注重对支撑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方法 的教学,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才能为学生能力提高创造条件。因此,教师的平时教学要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要搞好数学核心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等)的教学,不仅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的本身的教学,而且要揭示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2、关心数学“学困生”,从试卷分析中,这些考生对容易基本题也不会做,说明这些学生在初中义务 教育 阶段没有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从而成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大“颈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认真 反思 。

一、试题特点

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70%、中档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主要考查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第八章《不等式》。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问题分析

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

①数学联系生活的能力稍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但学生根据要求举生活实例能力稍欠,如选择题第10小题,,学生因对“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东西”理解不透,从而得分率不高.

②基本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能力的强弱对数学答题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能力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解答题的第19题解方程(组),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都出现不少错误.

③数学思维能力差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填空题的第13题,第15题,第16题和解答题的21题,第23题.

④审题能力及解题的综合能力不强。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得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题过程。

三、今后的教学注意事项:

通过这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让他们自己分析题目设计解题过程。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从试卷上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新规律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中,我所任教的38班学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我所教的数学学科合格人数是36人,良好人数23人,优秀人数是6人。其中数学单科最高分是我们班的朱金鹏同学,他考得分的好成绩。

在这次月考过后,班上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且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考后反思。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准自己的前进目标和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学生的试卷上,我看到了我在教学方面的许多不足之处:

选择题方面: 此题满分24分,合格人数46人,良好人数40人,优秀人数4人。从选择题的数据看,学生对第五章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透彻,此题上以上的同学偏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扎好学生的基础的。

填空题方面:14、16、18题的错误率最高。其中第16题很多同学由于没有学会做辅助线的方法,导致出错。这道题应该过点B做CD或AB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3我们就会知道: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利用这一点就可以求出本题的提问。

第19题,错误的学生过点A画某条线的垂线的时候,主要是没画垂足和叙述时候不明确,错误的表述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正确的应该是“亮点之间,垂线段最短”。

第21、22、23、25题,失分的同学中间,有一大部分并不是不会去做,而关键是他们不太会去写解题的详细过程。对于理科来说,做老师的不能仅仅让学生知道结果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平常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 学习态度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一点的。

第24、26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 发散思维 能力。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说,第24题满分的同学只有10人,第26题满分的同学只有3人。这说明我在平时在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方面的培养还不够力度,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总之,在这次月考中,我们班的成绩还算是发挥正常,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来看,年级前十名的同学,我们班有5人分别是 韩雅楠、李梦玲、朱金鹏、韩涛、孟雪燃。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配合班上的任课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等方面抓起,让学生在学校不仅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学会做人,学会如何快乐的做人。

24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