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咪天才
在生活中,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说,法律知识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那么,法律知识的考试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法律基础知识测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1.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律的( C )
A.概括性特征 B.普遍性特征
C.规范性特征 D.严谨性特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D )
A.委托性法律规范 B.命令性法律规范
C.禁止性法律规范 D.授权性法律规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A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5.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 B ) A.法律权利 B.法律义务
C.法律后果 D.法律事实
6.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 C )
A.社会性的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7.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 D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 C )
A.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B.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9.决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国家机关是( D )
A.国务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下列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不设立常务委员会的是( B )
A.省人民代表大会 B.乡人民代表大会
C.县人民代表大会 D.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11.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 C )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2.流转税是指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所征收的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其中增值税是指( C )
A.对销售不动产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B.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C.海关依照关税法律规定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D.以商品生产和劳务的各个环节的增值因素为征收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A )
个月 个月
年 年
14.下列有关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代理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
B.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15.下列法律关系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的是( B )
A.租凭法律关系 B.婚姻法律关系
C.收养法律关系 D.监护法律关系
16.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则诉讼时效( D )
A.终结 B.中止
C.中断 D.延长
17.被告人甲实施盗窃时,因被他人查觉而未得逞,仓皇逃跑。甲的行为( B )
A.是犯罪预备 B.是犯罪未遂
C.是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18.下列关于刑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刑罚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
B.刑罚可适用于一切犯罪嫌疑人
C.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D.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19.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为个人谋福利
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20.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C )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金钱拜物教的人生目的
C.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的
D.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21.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C )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2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C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2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C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24.“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C )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25.“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这表明了爱情的( B )
A.纯洁严肃性 B.平等互爱性
C.专一排他性 D.强烈持久性
26.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 D )
A.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D.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社会公德之举
27.学习和掌握人际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D )
A.学会认知的要求 B.学会做事的要求
C.学会劳动的要求 D.学会做人的要求
28.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是( C )
A.君子之交淡如水 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C.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 D.对友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29.人生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 D )
A.心理情绪不急不躁 B.思维正常,体格强壮
C.体质好,身体无疾病状态 D.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30.善于在社会生活中,在自然界和文学艺术中发现、欣赏美的能力是( D )
A.创造能力 B.审美能力
C.识别能力 D.想象能力
31.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下列属于特别行政法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3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职责有( )
A.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B.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和监督
C.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D.代理被监护人参加民事诉讼
E.对被监护人的不法行为承担财产赔偿责任
33.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构成的要素包括( )
A.犯罪客体 B.犯罪对象
C.犯罪主体 D.犯罪客观方面
E.犯罪主观方面
34.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主要包括( )
A.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C.剥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E.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5.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
A.人为什么活着
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
D.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E.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36.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下列选择是指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有( )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D.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
E.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37.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待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E.某儿媳每逢周未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
38.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
A.不随地吐痰
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占为已有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E.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39.某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时,也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40.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人际吸引因素主要包括( )
A.正确的人生观 B.良好的心理品质
C.高尚的品德修养 D.奢糜的生活作风
E.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41.什么是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可分为哪几类?
4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实现这种共同理想的意义何在?
44.“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自我修养的途径是什么?
45.简述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6.结合香港、澳门的回归,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笔岸四叶草
国家司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国家司法考试全国统一命题。司法部制定并公布《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作为命题依据。国家司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分为四张试卷,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实例(案例)分析试题。各卷科目为: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试卷四:实例(案例)分析。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无敌炒米饭
考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考试分为四张试卷,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各卷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国家司法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法律类职业证书考试。担任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国家司法考试全国统一命题。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范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为准。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条件为: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5)品行良好。
参考资料:国家司法考试-百度百科
淘气lulu
普法知识,是人们树立正确三观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弘扬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普法依法治理法律知识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1、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律的( C )
a.概括性特征 b.普遍性特征
c.规范性特征 d.严谨性特征
3、法律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有着不同分类,按照制定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D)
A、一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4、.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A )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为 ( A )
A、公开投票的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D、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不允许任何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现象存在,也不允许任何公民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发生,这体现了(A)
A、公民权利和义务平等性
B、公民权利和义务广泛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D )
a.委托性法律规范 b.命令性法律规范
c.禁止性法律规范 d.授权性法律规范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A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9、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 D )
a.法律权利 b.法律义务
c.法律后果 d.法律事实
10、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 C )
a.社会性的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11、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 A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 D )
a.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b.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13、决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国家机关是( C ) a.国务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下列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不设立常务委员会的是( B ) a.省人民代表大会 b.乡人民代表大会
c.县人民代表大会 d.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15、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 B )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6、流转税是指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所征收的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其中增值税是指( D )
a.对销售不动产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b.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c.海关依照关税法律规定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d.以商品生产和劳务的各个环节的增值因素为征收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B )
个月 个月
年 年
18、下列有关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代理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
b.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19、下列法律关系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的是( A ) a.租凭法律关系 b.婚姻法律关系
c.收养法律关系 d.监护法律关系
20、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则诉讼时效( B )
a.终结 b.中止
c.中断 d.延长
21、被告人甲实施盗窃时,因被他人查觉而未得逞,仓皇逃跑。甲的行为( B )
a.是犯罪预备 b.是犯罪未遂
c.是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22、下列关于刑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刑罚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
b.刑罚可适用于一切犯罪嫌疑人
c.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d.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23、在不同种类的处罚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 B )
A、管制
B、罚款
C、拘役
D、没收非法所得
24、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属于一般行政法的是(A)
A、行政组织法
B、民政行政法
C、科技进政法
D、卫生行政法
25、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C )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C、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D、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
26、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实行独立经营核算,自负盈亏,向国家纳税的单位称为( A )
A、企业法人
B、非企业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27、一日,某职员要求与公司马上解除劳动合同,该职员所提的理由中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是 ( C )
A、试用期已满
B、另有公司高薪聘请
C、公司未按约定支付工资
D、工作比别人辛苦,业绩比别人好,却未得晋升
28、甲委托乙代理自己经营商店,下列事件中可导致此委托代理终止的是 ( B )
A、甲因病死亡
B、乙因病死亡
C、甲患了精神病
D、乙因小腿骨折住院治疗
29、在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 B )
A、中断
B、中止
C、延长
D、终止
30、王某拾到李某丢失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 B )
A、合同之债
B、不当得利之债
C、无因管理之债
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