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慕耐受不良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共10分)
1、《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2、高处作业时,工具应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
3、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4、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岗位危险源、控制标准、操作中的安全方法和严禁事项,凡有重大或重要危险源的岗位,应有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措施。
5、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常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指定被查单位限期整改。
二、判断题:(每题3分,总共30分)
1、操作者可以根据工作方便随意拆除设备(施)的安全装置、仪器、仪表、警示装置。(×)
2、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在作业点下方无人的情况下,可以任意抛、掷物件。(×)
3、操纵桥吊很简单,为了方便工作,只要会操作,无安全操作证也可以操纵桥吊吊物。(×)
4、作业人员在有禁烟、火标志的区域内,只要把烟头踩灭并不乱丢,就可以吸烟;只要准备多几个灭器,就可进行明火作业。(×)
5、因生产急需,情况特殊,新安装的设备设施未经安全验收也可以先投入生产作业使用再补办验收手续。(×)
6、在电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护目镜或面罩。(√)
7、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或在有坠落物体下方交叉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
8、停电检修时,必须在供电线路闸刀操纵手柄处悬挂“有人工作,暂停供电”的安全警示标志。(×)
9、扑救电气火灾时,应使用黄沙、二氧化碳、泡沫等灭火剂灭火。(×)
10、未经批准,任何人员不准移动电气设备上的安全标志牌。(√)
三、单选题:(每题3分,总分30分)
1、不是安全电压的是:(D)
A、12VB、24VC、36VD、48V
2、动力配电箱、柜、板周围不得堆放物品,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正确的安全距离
是:(A)
A、、、、
3、机器防护罩的主要作用是:(B)
A、使机器较为美观B、防止发生操作事故
C、防止机器受到伤害D、便于机器维修
4、工作点离地高度超过多少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者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B)
A、、2mC、、3m
5、氧气、乙炔瓶在使用时的安全距离为。(B)
A、2mB、5m以上C、1mD、3m
6、戴好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A)
A、防止物体打击伤害B、预防日光曝晒C、保护头部清洁
7、特种作业人员经专门安全培训,省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
资格证后,方可(C)
A、自行操作B、规范操作C、上岗作业
8、穿工作服必须符合“四紧”要求,即:袖口裤管紧、领口紧、袋口紧(B)
A、上身紧B、襟紧C、下身紧
9、电器设备发生火灾事故时,应该使用(A)灭火器扑灭火灾
A、干粉灭火器B、酸碱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10、发生火灾必须具备(B)个条件
A、二B、三C、四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公司安全教育分为哪三级?分别由谁负责组织实施?
答:(一级)公司级安全教育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二级)部门级安全教育由部门经理主管,部门安全员实施;
(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由各班组或处室负责实施。
2、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答: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分析,危险源及现场处置预案等。
3、引发电气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电气火灾是指由电气原因引发燃烧而造成的灾害。短路、过载、漏电等电气事故都有可能导致火灾。设备自身缺陷、施工安装不当、电气接触不良、雷击静电引起的高温、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4、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答:⑴窒息法;⑵冷却法;⑶隔离法;⑷抑制法。
5、燃烧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如何使用电话报警?
答:可燃物、助燃物、火源。发生火灾事故,报警人员拨通火警119后,向接警人员讲清火灾地点、火情以及最近的路线,并指派专人到重要路口迎接。
6、进入受限空间(密闭容器)作业一般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⑴采用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少于30分钟),确保新鲜空气进入;⑵用仪器检测,保证空气质量合格;⑶至少两人一组,一人进入作业,另一人负责现场监护;⑷作业人员佩戴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
梅干菜2012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严禁( ) 作业,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 ) 。
2、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 )报告。
3、 ( )的作用是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周围环境,避免伤害。
4、火警电话是( ) 。
5、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时,工人有( ) 权。
6、急救电话是( ) 。
7、预防为主是指安全生产管理要以( )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为重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把职业病杜绝在发病之前。
8、安全生产工作是:指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 )。
9、造成事故原因主要( )和( )。
10、事故直接原因是指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行为和因素,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二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电、气焊工上岗时( )随身携带有效操作证件及用火证。
A、必须 B、严禁
2、戴安全帽必须系好( )。
A、上颚带 B、下颚带
3、作业中出现危险征兆时,作业人员应( )作业,撤至安全区域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A、暂停 B继续
4、在作业现场休息时,( )吸烟。
A、不可以 B、可以
5、作业人员饮少量酒后( )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A、不可以 B、可以
6、下面对安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安全就是不发生事故 B、安全就是不发生伤亡事故
C、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D、生产过程中存在绝对的安全
7、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 时向( )报告。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项目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D、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8、( )每天要对班组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A、施工员 B、全体职工 C、班组长 D、监理工程师
9、电器灭火时不能采用哪种灭火器(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四氯化碳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10、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是( )。
A、尽快恢复生产,避免间接损失
B、找到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并进行处罚
C、“四不放过”原则
D、对事故的责任及损失进行分析,尽快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
1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 )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立即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3小时内
12、安全培训的考核应坚持( )
A、教考分离 B、统一标准 C、分级负责 D、以上都正确
13、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
A、行业 B、安全 C、技术
14、用人单位不得非法招用未满( )周岁未成年人。
A、十六 B、十八 C、二十
15、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应定期进行( )检查。
A、安全 B、卫生 C健康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
1、在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施工。( )
2、未经清洗干净的废油桶,可以用电气焊进行焊接。( )
3、施工现场明火作业必须办动火证。( )
4、进入废旧管道内作业前,使用专用仪器对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 5、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必须有人监护,严禁酒后操作。( )
6、金属焊接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
7、在电梯或井架平台卸料完成后,及时关好安全防护门。( )
8、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 )
9、高层建筑应设立防火警示标志,楼层内不得堆放易燃可燃物品,在易燃处施工的人员不得吸烟和随便焚烧废弃物。( )
10、在施工现场或生活区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私自拉接电线。( )
四、简答题(5分)
1、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哪些教育?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酒后,吸烟
2、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安全标志
4、119
5、拒绝
6、120
7、预防事故
10、 统称
11、 分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10、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ABAAA CDCBC ADBBC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
√√×√√ √√√√×
四、简答题(5分)
1、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哪些教育?
答: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