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2

stella59444
首页 > 考试培训 > 基础医学知识考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改变心态1234

已采纳

1.【多选题】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食管狭窄

食管

D.心房扑动

2.【多选题】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A.直接蔓延

B.淋巴转移

C.血行转移

D.肝内转移

3.【多选题】急性胃炎的病因是:

A.感染

B.非甾体抗炎药

C.应激

D.变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4.【多选题】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特点是:

A.胃黏膜充血、水肿,呈淡红色

B.胃黏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

C.黏膜表面可有灰黄色或灰白色黏液性渗出物覆盖

D.黏膜下血管透见

5.【多选题】消化性溃疡并发症:

A.出血

B.穿孔

C.幽门梗阻

D.癌变

6.【多选题】胃癌的转移方式:

A.淋巴转移

B.血行转移

C.腹膜种植

D.直接浸润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属于记忆题型。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有:A选项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可导致呕血和(或)黑便)、B选项食管狭窄(食管炎反复发作引起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瘢痕狭窄)、C选项Barrett食管(即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是一种癌前病变)。D选项心房扑动是循环系统的疾病,不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

2.【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消化系统-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属于记忆题型。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有:A选项直接蔓延(癌组织首先向黏膜层和肌层浸润,穿透食管壁后向周围组织及器官蔓延)、B选项淋巴转移(是食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C选项血行转移(晚期常转移至肝、肺、骨等处)。D选项肝内转移是肝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不是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3.【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消化系统-急性胃炎的病因,属于记忆题型。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主要包括:①感染;②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常见);③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等);④乙醇;⑤变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⑥腐蚀性物质;⑦十二指肠液反流至胃内;⑧缺血;⑨放射;⑩机械创伤等。

4.【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消化系统-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特点,属于记忆题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充血、水肿,呈淡红色(A对),可伴有点状出血和糜烂,表面可有灰黄色或灰白色黏液性渗出物覆盖(C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B错),黏膜层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黏膜下血管透见。表面呈细胞粒状,偶有出血及糜烂(D错)。

5.【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属于记忆题型。消化性溃疡并发症:A选项出血(最常见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病因)、B选项穿孔(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C选项幽门梗阻(表现为呕吐隔夜宿食)、D选项癌变(疼痛节律性改变及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提示癌变可能)。

6.【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消化系统-胃癌的转移方式,属于记忆题型。胃癌有四种扩散方式:A淋巴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常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B血行转移:发生在晚期,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脏转移为多。C腹膜种植:腹膜种植至卵巢,形成卵巢转移性肿瘤,称为Krukenberg瘤(库肯勃瘤)。D直接浸润:侵袭至相邻器官。

基础医学知识考试题

305 评论(15)

小李飞刀xy

1. 【判断题】钙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2. 【判断题】肾动脉不属于腹腔干动脉的分支:()

3. 【判断题】胸导管最后汇入左锁骨下静脉:()

4. 【判断题】去极化是通过钠离子向膜外的电流流动或改变外液的离子成分而产生的:()

5. 【单选题】心脏和血管的内表面为:()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单层纤毛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6. 【单选题】下列何种结构感受疼痛刺激:()

A.环层小体

B.神经肌突触

C.游离神经末梢

D.触觉小体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参考答案】 ×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的知识点。(2)产生动作电位时,钙离子进入神经细胞是顺浓度运输,只需载体,不需能量,这时是协助扩散;钙泵是哺乳动物细胞上广泛分布的另一种离子泵,也称Ca2+-ATP酶,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心肌细胞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流入胞内的Ca2+主要是通过Na+-Ca2+交换体将Ca2+排出细胞的,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2.【参考答案】 √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解剖学-心血管系统的知识点。(2)腹腔干通常分为三大分支,主要是以下三种:①脾动脉。②肝总动脉,肝总动脉又可以分为肝固有动脉和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又会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到肝左叶和肝右叶,胃网膜右动脉会沿着胃大弯到达胃网膜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分别会分布到胰头和胰十二指肠内,这两支动脉是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出的。③胃左动脉,它会与胃右动脉吻合,为胃小弯提供血液。肾动脉属于腹主动脉脏支分支。

3.【参考答案】 ×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解剖学-淋巴系统的知识点。(2)胸导管是全身最长的淋巴导管。收纳左半身及腹部、两下肢的淋巴液。胸导管一般在第1~2腰椎前方形成起始部,此处称“乳糜池”。向上穿膈肌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注入左静脉角。

4.【参考答案】 ×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的知识点。(2)去极化又称除极化,是指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或者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去极化是通过向膜外的电流流动或改变外液的离子成分而产生的。

5.【参考答案】 A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组织学-上皮组织的知识点。(2)单层扁平上皮或单层鳞状上皮,衬贴于心血管系统内表面时称为内皮,其光滑,利于血液流动(A对)。胃、肠、胆囊、子宫为单层柱状上皮(B错),呼吸管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错)。复层扁平上皮存在于未角化的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D错)。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

6.【参考答案】 C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组织学-神经组织的知识点。(2)游离神经末梢,分布在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细胞间,或分布在各型结缔组织内,如骨膜、脑膜、血管外膜、关节囊、肌腱、韧带、筋膜和牙髓等处,此类末梢感受冷、热、轻触和痛的刺激(C对)。触觉小体呈卵圆形,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小体内有许多扁平横列的细胞,外包结缔组织被囊。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前失去髓鞘,然后盘绕在扁平细胞之间。触觉小体感受应力刺激,参与产生触觉(D错)。环层小体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腹膜、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环层小体感受较强的应力,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A错)。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

176 评论(12)

耀眼的小日

1. 给高热病人酒精擦浴是为了增加:(2017年9月23日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事业单位卫生类《公基+医学基础知识》-29-《生理学》)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2. 血液中氧气的主要运输形式是:(2017年9月23日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事业单位卫生类《公基+医学基础知识》-30-《生理学》)

A.物理溶解

B.碳酸氢盐

C.氧合血红蛋白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3. 心衰时水肿的原因是:(2017年9月23日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事业单位卫生类《公基+医学基础知识》-31-《病理学》)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D.毛细血管、微静脉管壁通透性增加

4. 甲状腺素由下述哪个腺体产生:(2017年9月23日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事业单位卫生类《公基+医学基础知识》-32-《生理学》)

A.肝脏

B.甲状腺

C.甲状旁腺

D.甲状腺C细胞

5. 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2017年9月23日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事业单位卫生类《公基+医学基础知识》-33-《生理学》)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

6. 测定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2017年9月23日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事业单位卫生类《公基+医学基础知识》-34-《生理学》)

A.潮气量

B.肺活量

C.时间肺活量

D.通气/血流比值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参考答案】D。解析:(1)这道题考察的是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体温及其调节的知识点。(2)酒精的沸点较低,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挥发,在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中会带走机体表面的热量,和出汗蒸发散热本质相同(D对);辐射散热是机体通过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温度较低物质的一种散热方式(A错);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B错);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而实现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C错)。故本题的答案为D。

2.【参考答案】C。解析:(1)这道题考察的是生理学-血液-血细胞生理的知识点。(2)由于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血液中的氧气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的(C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以物理溶解为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A错、B错、D错)。故本题的答案为C。

3.【参考答案】B。解析:(1)这道题考察的是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和淤血的知识点。(2)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即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液静水压的差值。心衰竭可引起体循环静脉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使全身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导致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引起全身性水肿。组织液的生成主要与有效滤过压有关,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心衰竭的病人体循环静脉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全身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有效滤过压增高,使组织液生成过多,所以水肿(B对、D错)。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主要见于白蛋白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A错)。组织液静水压降低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对组织液的生成影响较小(C错)。故本题的答案为B。

4.【参考答案】B。解析:(1)这道题考察的是生理学-内分泌-甲状腺内分泌的知识点。(2)甲状腺滤泡分泌到血液循环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有甲状腺素(或称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合成和分泌TH的功能单位,并受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调控(B对);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C错)、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D错)以及由皮肤、肝和肾等器官联合作用生成的1,25-二羟维生素D3(A错)是共同调节机体钙、怜代谢稳态的三种基础激素。故本题的答案为B。

5.【参考答案】C。解析:(1)这道题考察的是生理学-消化吸收-胃内消化的知识点。(2)胃液中含蛋白酶但无脂肪酶(A错),胆汁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无消化的作用(B错);胰液中含有脂肪酶和蛋白酶,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胰液(C对);小肠液中含有肠激酶可激活胰蛋白酶(D错)。故本题的答案为C。

6.【参考答案】C。解析:(1)这道题考察的是生理学-呼吸-肺通气功能的评价的知识点。(2)时间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因此测定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为时间肺活量(C对);潮气量是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A错);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活量(B错);测定肺换气功能较好的指标为V/Q比值(D错)。故本题的答案为C。

16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