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夕玲儿
防火培训内容第一章:防火检查第一节 防火检查其目的第二节 防火检查的组织形式第三节 防火检查的内容主要的检查内容有:1、 用火、用电的安全管理情况;2、 易燃、易爆防火安全管理情况;3、 消防器材维护、保养情况;4、 火警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第三节 消防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控制、消除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二、限制、消防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三、保证有足够的消防人员和消防车设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扑救,减少损失。四、保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出口,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五、彻底清查火灾、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过”: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事故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火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第二章 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任务第一节 高层建筑的防火一、 高层建筑火灾有什么特点1、 损失大,社会影响大。2、 火灾发展猛烈、迅速。3、 火灾时,疏散困难,逃生不易。4、 扑救困难。二、 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及特点三、 室内火灾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蔓延阶段、发展猛烈阶段和衰减熄灭阶段。第二节 高层建筑火灾原因一、吸烟不慎二、电气火灾三、可燃气体发生燃烧爆炸四、 化学易燃物品管理不善五、 其他六、装修施工现场违章施工引起第三节 高层建筑防火检查内容、方法一、做好楼层施工、单位的防火检查工作,杜绝引起火灾的一切因素。二、保证有足够的灭火力量和足够的消防设备。三、做好楼层的检查(望、闻、听)。四、加强宣传,劝阻业主、住户拜神烧香、纸,要小心监护勿将未完全熄灭的灰迹放入垃圾箱,防止阴燃起火。五、安全疏散通道的检查有无被堵塞、占用。第四节 高层建筑火灾的安全疏散\计划一、疏散步骤二、疏散方案第三章 燃烧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概念第二节 燃烧的三个要素一、 燃烧的必备条件: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 要有可燃物 2、 要有助燃物3、要有着火源。第三节 火灾的概念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第四节 防火的基本措施根据燃烧的条件,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不使燃烧形成。从而达到防火目的,在长期同火灾作斗争中,人们总结出下列几种防火措施:1、 控制可燃物体 即控制可燃物品的储存量。2、 控制爆炸极限 即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浓度。将它们控制在爆炸极限以下。3、 提高耐火极限 用防火漆、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4、 隔绝空气 就是破坏燃烧的助燃条件。5、消除火源:就是破坏引进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6、防止热爆炸波的蔓延:就是要防止所有燃烧条件的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第五节 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形成的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灭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 隔离法: 火隔离带)。2、 窒息法:。3、 降温法:4、 抑制法:第四章 燃烧产物的毒害作用第一节 燃烧产物毒害作用。一、 热烟气的一般毒害作用包括:缺氧、高温气体对呼吸道的热损伤和烟尘对呼吸道的堵塞作用。二、 碳氧化合物燃烧产物的毒性三、 高分子化工产品的毒害作用第二节 如何防止火灾现场热毒害首先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尽量选用燃烧时产生毒性气体少的做装修材料,尽量少选用含氮、氯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腈伦、尼龙、羊毛等。火灾现场的扑救人员,有条件的应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氧气呼吸器等,防止毒害作用。在紧急情况下,火场群众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减轻毒害作用。如果将毛巾放入碱性溶液中浸湿后再捂住口和鼻,其效果会更好,因为大多数毒性气体均为酸性气体。第五章 电气防火及火灾扑救第一节 电气火灾的原因一、短路:电气发生短路时,电流突然增大,在极短时间内发生极大热量,使绝缘层破坏,引起附近可燃物燃烧。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1) 不按规定要 求,私拉乱接、管理不善、维护不当;(2) 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3) 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4) 电线过压,使电线绝缘层被击穿;(5) 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受损。二、 过载: 1、 导线截面选择不当,实际负荷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2、 在线路中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三、接触电阻过大四、电弧和电火花第二节 电气线路的基本防火措施一、 电线的选型。二、绝缘电阻的测定低压线路的绝缘的电阻不应低于0。5兆欧、特别潮湿环境,控制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兆欧。三、导体载面的选择导体载面应根据导线长期连接负载的允许载流量,线路允许的电压降低和导线的机械强度三项基本条件来合理选定。四、保护设施1、 短路保护2、 过载保护第三节 电气火灾扑救一、 用不导电的灭火剂二、配电房可启动CO2自动灭火装置三、用水带电灭火的方法第六章 火警的发布与处理一、报警通报二、疏散抢救
大酸杏儿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1.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3.组织引导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能力 六、初期火灾现场处置程序: 1.拨打:“119” 2.组织人员疏散。 3.火场警惕。 4.初期火灾扑救 5.协助消防灭火 七、消防安全:“五懂”: 1“懂”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2“懂”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 3“懂”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预防火灾措施, 4“懂灭火和应急疏散及火灾扑救, 5“懂”火场逃生方法
辣椒与泡菜~
1. 请教专家防火知识尊敬的各位法律专家,我想问一下,高层办公楼防火 4。 1 一般规定 4。1。 1 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 注:厂房、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甲、乙、丙类液体的划分,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4。1。2 燃油、燃气的锅炉,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除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的锅炉外,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高层建筑或裙房内时,其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应超过6。00t/h,且单台锅炉蒸发量不应超过2。 00t/h;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应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应超过630kVA,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采用无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 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当必须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 00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 变压器下面应设有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4。 1。3 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高层建筑、裙房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柴油发电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8。 00h的需要量,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4。 1。4 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隔墙和1。 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1。 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2。 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4。1。 5A 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宜靠外墙设置,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其最大容纳人数按录像厅、放映厅为1。 0人/m2,其它场所为0。 5人/m2计算,面积按厅室建筑面积计算;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 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当必须设置在其它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 1。5。 A。1 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4。 1。5。 A。2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m2; 4。 1。5。 A。3 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小于50m2,可设置一个出口; 4。 1。5。 A。4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 5。A。 5 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并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 4。 1。5。 A。6 疏散走道和其他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应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4。 1。 5B 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 4。1。 5B。1 营业厅不宜设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4。 1。5B。 2 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4。1。 5B。3 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 1。5B。 4 当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得开设门窗洞口; 4。1。 5B。5 应设防烟、排烟设施,并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 4。 1。5B。 6 疏散走道和其他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面上应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4。 1。6 托儿所、幼儿园、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当必须设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应设置单独出入口。 4。1。 7 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 00m、进深大于4。 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4。 1。8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汽车停车库,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4。1。 9 高层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应采用管道供气。 使用可燃气体的房间或部位宜靠外墙设置。 4。1。 10 高层建筑使用丙类液体作燃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液体储罐总储量不应超过15m3,当直埋于高层建筑或裙房附近,面向油罐一面4。00m范围内的建筑物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中间罐的容积。 2. 高层建筑办公楼一般为几级防火
;高层建筑防火分类分为一类和二类。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 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 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下表要求:
3. 求高层办公楼防火规范,要求 应该说,防火规范是没有的,我想你的意思是怎样做好高层办公楼的防火工作吧,包括地下停车场,那么我的建议就是以下几点: 1、尽可能杜绝火源。办公楼的火源一般是电气、吸烟等明火,要经常检查线路和用电设备,做到人走电断(经常会有人下班时不断电,电脑、打印机之类的用电设备都有可能发生火灾),确保不发生电气火灾,对吸烟和使用明火的行为,要教育员工注意防火。 2、检查各类消防设施,包括消火栓,灭火器,自动报警设施,自动灭火设施,消防电梯,防火门,排烟机,送风机,消防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等,保证完整好用。 3、定期组织进行消防灭火演习和消防知识教育培训,使员工能够有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的本领。 4、要加强巡逻和值班,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违章行为,避免火灾的发生。 5、地下停车场其实没有更多的要求,以上内容也适合于地下,要注意的是停车场停车不要堵塞消防通道。 4. 住高层的哪些消防安全知识 设置在高层建筑疏散走道与楼梯间或消防电梯间之间的具有防火、防烟、缓解疏散压力和方便实施灭火战斗展开的空间,其与疏散走道和楼梯间之间用乙级防火门分隔,空间面积通常在平方米之间,空间内需安装正压送风和消火栓等消防设施。 (1)消防设施配备不符合规范要求。依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在建设时,应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以便为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自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日常监督检查中经常会发现,高屡建筑或多或少存在着消防设施欠缺、质量性能低劣和功能全等违规行为。有些建筑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事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性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不能正常使用。 (2)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高层建筑物擅自取消,有的取消了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以及联动控制装置的设置,仅靠市政室内消火拴管网,更有甚至靠生活用水管网供水,根本不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导致消防水源、工作压力无保障。有的管道材质、管径不符合要求。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热镀锌钢管。有的连接方式不规范,自动喷水系统未按规范要求采用丝接或构楷式机构连接,而是大量焊接,未对焊接处进行二次镀锌。更严重的是部分场所出现“假喷淋”现象,将喷头置于吊顶而不与供水管网连接;有的受管道材质和施工质量影响,产生漏水,业主干脆将其关闭。 (3)应设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高层建筑改设集中报警系统或区域报警系统,有的根本不设火灾向动报警系统。有的高层建筑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非消防电源的切换等无法实现联动控制。 (4)消防电源无法保证消防用电设备需要。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应设计满足电力负荷的高层建筑,不考虑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其它消防用电设备的消防用电;个别高层建筑在无自备发电设备的情况下,都仅有一路供电;且消防用电线路的敷设未按要求,应穿管保护的消防用电线路,穿管不到位,造成大量的线路 *** 。 (5)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随意性大。按照规范要求,一些本应设置机构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问、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却不设加压送风系统;有些虽然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防火门未安装或损坏严重,达不到防烟楼梯间压力要求。 (6)消防电梯功能不具备。消防电梯的消防电源、消防电源线路敷设、末端自动切换、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防电梯载质量、消防电梯运行速度、井底排水和电梯门挡水设施以及前室内的室内消火栓、应急照明或正压送风系统等不满足规范。消防电梯缺少上述条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会危及消防队员生命安全。 (7)防火门、防火卷帘材质各异。一些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的填充材料违规采用可燃材料;一些防火门的木制品只经过了的阻燃浸泡处理,耐火极限达不到规定要求;有的防火门装饰面层未经过阻燃处理,采用普通油漆,降低防火门耐火极限;闭门器回弹力度不够,导致无法正常关闭;复合防火卷帘达不到背火面温升要求采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时,未设置独立的喷水保护系统;用作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无消防电源和联动控制装置,发生火灾断电后只能靠人为手动关闭。 5.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有哪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楼、写字楼、商厦、娱乐场所等林立于城市之间。 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已建成的各类高层(10层以上)建筑达4000多幢。广州目前大约有7000多栋高层建筑,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就有360多栋,居民住宅约有十几幢。 上海市高层建筑总量已达5000多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160余幢。高楼大厦的大量涌现,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商业繁荣、环境繁华、人口聚集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给消防工作带来了困扰和危机。 建筑防火设计先天不足 1995年国家出台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政策保证。 但一些老式的高层建筑在消防设施设计上存在先天设计缺陷,不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规》的要求。 例如有些老式建筑未设计防火分区,消防布局不合理、缺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等。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以及防火分区,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忧患意识淡薄 在高层建筑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消防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现代高层建筑尤其是公共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种类繁多,一般都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考|试/大自动防排烟系统等。 发生火灾时,上述系统均应做到联合动作。然而,由于管理人员重视不够,没有坚持对消防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致使前期大力投资的消防设施出现老化、损坏等现象,“形同虚设”。 等到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不能做到及时联动,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也是目前我国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是应设为防烟楼梯或封闭楼梯的,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上装有闭门器,靠闭门器的作用防火门平时是要求关闭的,火灾时既方便逃生,又能有效地阻断烟气。 有些高层建筑中的住户为了方便,将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顶上或是堆上商品或杂物,使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有毒浓烟就会沿楼梯间扩散到上层,使人员无法通过楼梯疏散到地面。 这些说明了人们对火灾忧患意识的淡薄。 高层住宅避难层“空白” 有关专家指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若超过消防云梯车能够达到高度,从大楼外面施救的可能性很小,一般要依靠自救。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旅馆、办公楼和综合楼等公共建筑,由于楼层很高,人员很多,尽管已设有防烟楼梯间等安全疏散设施,火灾时其内人员仍很难迅速地疏散到地面。因此,对超高层公共建筑在其适当楼层设置供疏散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和喘息的一块安全区即避难层或避难间,是极为重要的。 我国《高规》中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考|试/大据了解,国内建成的许多超高层公共建筑都设置了避难层(间),一般是与设备层、消防给水分区系统和排烟系统分区有机结合设置。 如高391米、80层的广州标志性建筑中信广场,在27层、47层、67层三层都是完全空置的防火避难层;共63层、建筑高度249。 9米的北京银泰中心,分别在17层、33层、46层和55层设计了4个避难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过百米的写字楼、酒店等公共建筑,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以及开发商追求住宅容积率热情的日益高涨,在北京、广州等发达城市,七八十米高的住宅楼已比较普遍,超过百米高的超高层住宅也相继出现。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之而来,《高规》中并没有对高层住宅的避难层作类似规定。 城市安全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了35分钟。 如果是一名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员或老人、小孩,所需时间肯定会更多。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 这样算来,在高于50米的建筑中,遇到火险,人们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很小。随着城市人口的发展,高层住宅必将越来越多,相对于公共建筑,住宅使用人中“老幼病残”的比例更高,一旦发生大火,住宅中的住户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怎么一层一层往下跑呢?百米以上或是更低高度的住宅楼,该不该像公共建筑一样也设置避难层(间)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擅改图纸,重外观不重安全 *** 在规划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将城市消防总体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高层建筑消防自动灭火设施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严格控制建筑消防的审批。但部分设计人员为追求建筑的外观,加入设计师的个性、理念,忽视了消防安全,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些设计院受建设单位主观意愿的影响,在向公安消防机构送审的设计中均按《高规》的要求在中心绿化区设置了消。 6. 高层建筑的防火应注意什么 高层建筑的防火应注意以下事项:(1)高层建筑物内的所有工作人员要经过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的消防知识才能上岗工作。 对居住在髙层建筑物内的居民,要进行必要的防火、灭火宣传教育,提高警惕,做好防火工作。一些宾馆、饭店等社会共用高层建筑,要设专职消防人员,每层服务人员要负责本层的消防安全工作,夜间要有人值班巡逻。 (2)要按照电力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安全用电的要求,定期对各种电气设备、线路、照明灯具进行检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高层客房一般不准使用电炉、电熨斗、电烙铁和大功率的电动办公用具。 (3)严格控制明火作业,必须用火时,要经消防保卫部门审批,并做好灭火准备,配备看火人员;在髙层建筑内严禁焚烧物品、燃放烟花爆竹;居民生活用火要限制在厨房内。 (4)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髙层建筑物内;对煤气管道的阀门、法兰接头、仪表等要经常检査,不得有跑漏煤气现象。 楼道、楼梯、出人口等部位要保持畅通,严禁存放自行车和其他物品,疏散标志和指示灯要保持完好。 7. 如果高层写字楼失火,该如何逃生自救 综合专家的意见和很多关于火灾现场逃生的指导,我们对于高层建筑失火时的逃生和自救中的常见问题,作出以下回答: 1,出门逃生还是留待救援 这个决定要根据情况来定。首先最好能判断起火点在哪里,至少知道是楼上还是楼下,然后再推断一下有没有机会撤离大楼。 如果决定出门逃生,开门是个至关重要的动作。首先必须判断门外到底有没有火,如果门外已经一片火海,那就千万不能开门,留下等待救援吧。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可以试探性地摸一下门的金属把手看是否已经发烫,以及可以从猫眼或门下缝隙中往外观察。开门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姿势,确保在形势不对时能够立刻把门关上,避免热浪和浓烟把门冲开。出门时要留好万一需要回来的退路,带好钥匙。 2,怎样选择逃生之路 如果判断出起火点,一般要向远离火场的方向逃跑。但高层建筑,特别是纯住宅,有时很难弄清起火点在哪里,只能随机应变。逃跑时,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体伏低,躲避上方的浓烟。要知道,火灾现场的遇难者,绝大多数是窒息所致,真正死于火焰的很少。因此防止窒息是最关键的。 首选的撤离通道是防烟楼梯。没有防烟楼梯就用普通楼梯。电梯是万万不能用的,火灾中电力中断只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大楼备有消防电梯,倒是可以用一下。 如果向下逃生的道路被封,可以逃往避难层暂避。但只有百米以上的高楼才会设立避难层,如果没有的话,最好是退回屋内,不要贸然上楼顶。烟火向上走,往往越高火势越大。但如果屋内已经起火,也就只好往楼顶逃了。有的建筑,楼顶有各个单元的出入口,可以通过别的单元逃下楼去。就算不行,守在楼顶也能够得到救援。 3,怎样在家中据守 被火困在了家里,也不能着急,依旧要保持冷静。首先要把门用水打湿,延缓火势进来。火灾发生后,供水系统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因为一般的高层建筑都装有补给泵,起火之后,补给泵会自动启动,通过楼顶水箱为户内供水,短时间内供灭火之用。然后要赶紧从窗户和阳台呼救,让消防员知道这一层有人。 如果火焰进入屋内,最好是退守阳台。没有阳台的话,卫生间也可以用来躲避,这里有水源且易燃品不像大房间多。厨房因为有煤气管道,并不安全。躲避时不可以藏得太深,要让进入火场的救援人员能够看到你的位置。 4,利用手边的工具 一切可以让外界知道我们位置的东西都可以利用,打手机或者挥手电都要试试。 如果是低层住户,可以用窗帘、床单等结成绳索,或者利用楼外管道逃向地面。高层用户就不要尝试了。 用湿毛巾或湿衣物捂住口鼻,是逃跑时防护浓烟的有效手段。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只能尽量匍匐前进,躲开浓烟。 5,办公楼怎么办 办公楼比纯住宅相对安全一点,因为一般都设有自动消防措施;而且公用区域多,火灾容易被尽早发现。但办公楼人员较多,逃生时一定不能慌乱,要有秩序有组织地撤离。另外办公楼结构比较复杂,要按着墙上绿箭头的标志来跑才不会迷路。 可见熟悉办公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大家平时下班可以在楼里四处转转,设想一下着火时的逃生路线。 6,千万不要…… 千万不要跳,宁愿留守。把命运交给消防队员,而不是地心引力。 千万不要慌,保持冷静。火情虽然危急,但火势蔓延是有一定速度的,我们完全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把形势判断清楚再做决定,总好过慌乱中出错。 看到初起火灾,千万不要不做声独自逃走。如果无法用室内消防设施扑灭,要赶紧通知周围住户和消防队。独自逃走而把危险留给不知情的邻居或同事们就太不负责任了。 8. 写字楼如何进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1、认真执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这是基本的管理依据 2、制订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责任,开展消防培训教育和演习。 3、日常消防管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每天开展消防安全巡查。对消防器材的完好性、消防违法行为及早发现并纠正;对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消防值班人员脱岗等情况进行监督;对火源进行检查消除。 2)每月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检查重点消防部位,人员对消防知识的掌握,消防设施器材的好用,有无违章违法行为,消防责任的落实等 3)每半年左右开展一次消防培训教育,开展一次灭火疏散演习 4)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兑现消防奖惩 5)建筑和单位其他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与消防部门沟通 6)节日假日以及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做好防火检查和灭火应急准备 9. 高层建筑防火有哪些逃生知识 高层建筑防火逃生知识 知道这些火灾常识,关键时候能救你一命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千万不要急于跳楼。 如果所处楼层已经着火,楼梯尚未封死,火势不十分猛烈,可以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楼或进入疏散楼梯再撤到安全地带。从走道里逃生,要猫着腰,紧贴墙壁,头部尽可能贴近地面行走。 带孩子的人要把孩子抱着走。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捂嘴,以降低浓烟的侵害。 写字楼“避难层”在哪里?都有哪些设施? 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一般不超过15层。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大多数消防云梯的救援能力在50米左右,而这个高度大致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 安全楼梯必须途经避难层,顺着楼梯往下跑的时候,强制性地让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层,绕一圈后才可以从另外的出口出去。 火灾逃生第一准则:尽快撤离火场,绝不返回火场 发生火灾时,可以用灭火器或者消防拴第一时间扑灭,此时还应呼喊周围的人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该立即自己疏散,并且走时要把房门关上,防止烟气进入走道。 逃出火场后,不要再顾忌遗留在室内的物品,再返回去拿。 处在10楼以下的居民可以利用楼梯道走廊向下逃生。 处在12楼以上的居民,在火灾发展初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向天台奔跑,如果已经处于火灾较为严重的中后期,居民就不要再向楼上奔跑,尽快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阳台或者窗口躲避,保持呼吸通畅等待消防队员解救。 逃生错误一:坐电梯、盲目跳楼 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灾,这几个是火灾现场最危险的地方。 另外,不可盲目跳楼,在得不到及时救援,又身居高层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跳楼,可用房间内的床单、被里、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滑向楼下,也可利用门窗、阳台、排水管等逃生自救。 逃生错误三:夸大或回避危险 火警信号传来时,若单凭主观臆想夸大火灾危险,则很容易产生恐慌,使人丧失理智,对疏散路线不加选择,甚至会从几十层的高楼上跳下;反之,有意回避危险,会让费掉宝贵的疏散时间。 逃生错误二:下堵上逃 随大流 建筑物下放起火,向上逃生,这时相当一部分上层被困人员的选择。 而当楼梯间一旦有烟火侵入,“烟效应”会使烟气迅速向上蔓延,致使人员被烟熏昏甚至死亡。臭臭爱毛毛
一、发现火灾第一时间该怎么办?发现着火要大声呼喊,或敲打面盆、铝锅等能发出响声的东西,召唤更多的人参与灭火,并迅速拨打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拨打“119”时要注意以下细节:1、“119”火警电话(最好用固定电话),要沉着镇静,听见拨号音后,再拨119号码。2、电话接通后,应清楚地讲清着火的地址(包括路名、街道、巷名、门牌号)。3、尽可能讲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及火灾的范围,以及被困人数。4、冷静地回答“ll9”总机台通信人员的提问。5、电话挂断后,应派人在路口迎接消防车。二、灭火三要素1、顺风灭火,以防被火烧伤。2、根部灭火,效果最彻底。3、距离根部2——3米处灭火,最佳距离。灭火器的有效距离只有米。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 把灭火器放在地上,左手扶瓶颈,用右手食指勾住安全销,轻轻一拉。左手不可以用力握把手。2、 拿起钢瓶,左手托住瓶底,右手用力挤压把手。3、 灭火时钢瓶应向下倾斜45度。4、 钢瓶压力表指针指向红色区域,说明灭火器失效,指向黄色、绿色区域的可以正常使用。四、水不能扑救哪些物质火灾?1、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2、碳化碱余属、氢化碱会属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町用水扑救。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危险。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6、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用水扑救。五、火灾发生时应遵循的“三救”原则1、防烟。用湿毛巾3——8层捂住口鼻(只能防3——5分钟),没有条件可以在衣服上洒上小便进行防烟。2、把握方向逃生。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或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赶紧从地上爬着找墙,顺墙来找门(顺、逆时针方向均可),从门逃生。3、借助工具逃生,三层以下的火灾应及时利用绳子(或把窗市、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将其牢牢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上,然后沿绳子下滑,逃离火场。4——6层发生的火灾可以借助用消防栓来逃生。六、火灾逃生“七十二字口诀”具体内容熟悉环境,出口易找;发现火情,报警要早;保持镇定,有序外逃;简易防护,匍匐弯腰;慎入电梯,改走楼道;缓降逃生,不等不靠;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被困室内,固守为妙;逃离险地,不贪不闹。
sunshine哒哒哒
一、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三、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1、控制可燃物2、隔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只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消防安全常识培训内容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按燃烧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A类,指含有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