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9

慧心永梅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电冰箱5

已采纳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 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二)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⑴痒⑵序⑶校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试题 答案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新教育大纲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五经、四书4、“教育必须为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6、癸卯学制7、理论性和应用性8、强制教育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10、教学活动11、辅助形式12、课外辅导13、通过各科教学14、课程计划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6.③17.①18.②19.①20.①21.①22.①23.③24.①25④26.①27③28① 三、简答题: [评分说明](1)共5小题,共24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参考答案] 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试题来源 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述题: [评分说明](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参考答案]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

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

246 评论(13)

yuyu88yuyu

1.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核心作用。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集中思维D.发散思维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4.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5.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道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 6.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 8.教育法规的要素有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三个要素。 A.法律要件B.法律法律C.法律后果D.法律行为 9.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觉和独立作业的教学是:()。 A.复式教育B.分组教学C.道尔顿教育D.个别教学 10.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 实践 作用的一项是:()。 A.描述B.鉴测C.解释D.预测 11.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A.教师、学生、教学策略 B.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C.教师、教学设备、学生 D.教师、学生、纪律 12.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愉快教学法B.尝试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成功教学法 13.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主,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是:()。 A.罗杰斯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 1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 15.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16.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中世纪 17.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 A.选拔测评B.水平测评C.诊断测评D.终结测评 18.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确的学生观B.要树立育人意识 C.应具备管理能力D.应具备专业化素质 1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0.认为只有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可能称得上是课程,这是主张课程的本质的是()的观点。 A.知识B.经验C.活动D.学科 21.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 C. 考试 前复习D.当天复习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教育部 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3.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为:()。 A.系统脱敏法B.精神分析法C.全身松弛法D.肯定性训练 24.下列选项中()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5.《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法》的通过时间是:()。 年10月31日年3月18日 年5月15日年8月29日 26.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27.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强调()。 A.反思B.合作C.尊重、赞赏D.帮助、引导 28.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 29.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有()。 A.实用化B.网络化C.整体化D.方便化 30.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教学活动D.团队活动 本题考查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多向思维、辐射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最集中的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特征,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故选D。 本题考查“关注个体差异”的含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故选C。 本题考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对个体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共同发展。故选C。 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的含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故选D。 本题考查实质教育论的观点。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故选C。 略。 本题考查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故选B。 本题考查教育法规的三个要素。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这三个要素是法律规范的三个组成要素,它们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起不到法律规范的作用。故选C。 本题考查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故选C。 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故选B。 本题考查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故选B。 本题考查尝试教学法的含义。尝试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故选B。 本题考查罗杰斯的学习理论。作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主,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故选A。 本题考查教育法规的制定。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行政法规。故选B。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其语录的著作,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故选B。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的产生。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故选B。 本题考查水平测评的概念。水平测评是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故选B。 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工作。有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故选A。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故选B。 本题考查课程的本质的观点。课程是经验强调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所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的上是课程。故选B。 本题考查及时复习的含义。及时复习是指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尽早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以加深印象。故选A。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属于基本法律的范畴,其制定机关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选A。 本题考查肯定性训练。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京佳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别人的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故选D。 本题考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故选D。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故选B。 本题考查人际吸引的特征。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行动一致。故选B。 本题考查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故选C。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故选C。 本题考查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故选B。 本题考查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故选C。

25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