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5

bayueshisan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七年级期中考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anahara0125

已采纳

七年级语文 期中考试快到了,每一个复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多做一些测试题。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期中测试卷,仅供参考。

一、积累运用(共26分)

(一)积累(共16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ké( ),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 )里。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 )手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cǎi( )。 ——程海《三颗枸杞豆》

2.默写(8分)

(1)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戎马关山北, 。 (杜甫《登岳阳楼》)

(3)横眉冷对千夫指, 。 (鲁迅《自嘲》)

(4)两小儿笑曰:“ ?” (列御寇《列子》)

(5)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 (阿累《一面》)

(6)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7)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既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浩淼,又喻指国家命运飘摇不定的诗句是:, 。

3.名著阅读。(6分)

(1)关于《童年》,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阿廖沙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出车祸死了,走投无路的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B 大舅舅米哈伊尔捉弄老裁缝格里高利,让阿廖沙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高利手边,不料却被外祖父无意中戴上,外祖父把孙子狠狠地抽了一顿。

C 外祖母也是 孤儿,她的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

D 外祖父破产了,阿廖沙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就辍学了,开始自己养活自己。

(2)阿廖沙挨打之后,结识了他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阿廖沙挡着,他叫 ;后来,有一个外号叫“ ”的房客,是一个整天忙着做实验的药剂师,阿廖沙与他的关系最为密切,他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但最后也被外祖父赶走了。(2分)

(3)小说中,外祖父的形象常常是贪婪吝啬的,你能举出书中的两个事例吗? (2分)

(二)运用(共10分)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系车 2012年10月销量(台) 2013年10月销量(台) 同比增幅

日 产 50350 114700

丰 田 45600 82400

本 田 24115 75150

马自达 9511 17904

【材料二】日系车企业自中日领土争端、中国各地多处发生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行动以来,做出了几个调整:①免费为无辜受累的车主修车,恢复日系车主的信心,树立了良好的形象。②因南方人抵触日货的情绪更低,更喜欢日系车,所以迅速调整营销重心,先南后北,逐步复苏。③应对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几款重点车型换代成功,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大幅拉动了销售量。

(1)从以上数据中,你发现日系车近两年的销售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答出两点)(2分)

答:

(2)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日系车未来几年的销售状况会怎样?请写出理由。(至少答出两点)(2分)

答:

6.结合下面材料进行探究,多角度阐述你对“钓鱼岛”的认识。(3分)

【材料一】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面积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有多项文献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材料二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钓鱼岛争议也由此而生,目前钓鱼岛及其领海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日本实际非法管辖该岛。

【材料三】已故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生前曾指出,“钓鱼岛等岛屿最迟从明代起便是中国领土。这一事实不仅是中国人,就连琉球人、日本人也都确实承认”。日本1900年把钓鱼岛列岛改称“尖阁列岛”,这要比中国命名至少晚了近500年!

【材料四】日本为何觊觎钓鱼岛,不仅是因为钓鱼岛的战略资源,还是因为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 其它 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摘自“百度 百科 ”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浮肿的甲午战争》(张鸣)(节选),完成7—11题。(共14分)

①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士大夫的梦醒之战。此前,即使所谓开明人士,也以为中国只要固守纲常名教,再加上一点西洋器械或者制器之母机,就可以高枕无忧。对付西洋鬼子,也许还有点麻烦,但在东方做老大,料无问题。反正西洋鬼子,似乎也不大想一口吞掉我们,让我们做亡国奴。

②中日开战之前,举国上下,真正为中国担忧的,大概只有李鸿章一个人。其余的人,都相当地乐观。在中国的士大夫看来,漫说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不够湘淮军打的。在更多的人眼里,日本不过是个住着众多小矮子的藩属,虽然曾经的倭寇给中国造成了一点麻烦,但基本上不值一哂(shěn,微笑)。现在居然掀起“叛乱”,肯定天兵一到,寸草不生,要被荡平的。

③在弥漫着的乐观情绪中,中国军队七手八脚地被调往前线。很多都是临时招来的新兵,还有些甚至扛着大刀长矛,因为根本不会使用新式洋枪。很多士兵很兴奋,以为此番出征,不过是一趟郊外远足。最兴奋的是八旗兵,这些从关外满人中调集的军队,还没上前线,就开始亢奋。所到之处,把老百姓的鸡鸭连同客栈和商铺里的货物一扫而空。同时嚷嚷着要一路杀洋人杀过去,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东洋还是西洋鬼子,都在扫荡之列,全不顾当时朝廷全力争取西洋人支持的政策。在街上,这些八旗兵只要看见洋人,就是一通穷追猛打,还真有被追上打死的。在东北,好些____的教堂,都被 这些神勇的八旗兵给砸了。只是这些八旗兵的勇武,只体现在后方,因为当东洋人打进国境之后,他们就踪影全无。

④战前少数几位能打的将军,在战场都不幸阵亡,因为他们的左右都是一些战前大话炎炎、战时临阵脱逃的宝贝。跟这样的宝贝配合作战,不被送掉性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⑤就这样,辽东的土地和百姓,被丢给了日本人。日本人来了,刚刚还跟着八旗兵一起痛恨洋人的百姓们,还算有头有脸的百姓们,纷纷在自己的家门口挂上了带有十字标记的招牌,还有的用汉字写上“外国宗教”四个字,显示自己是____的教民。如果能找到通洋文的人,用洋文写上一块“英国人住宅”的牌子,这样的家庭,档次就更高了。这样的现象,到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再次重演,几乎是一模一样。

⑥惟一跟后来不一样的情形,是此时辽东的人,无论军民,包括那些望风而逃的军人,都一致痛恨李鸿章。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的失败,根本原因就是李鸿章的里通外国,没有李鸿章在朝中做内奸,日本人其实是可以被打败的。此时,实际负责战争指挥的李鸿章,已经被拔掉了三眼花翎,剥掉了黄马褂。但是在百姓眼里,这样的惩罚远不足以惩戒这个汉奸——李二先生是汉奸,此时,已经变成了朝野的共识。在民间,尤其是满人的民间耳语中,李鸿章的儿子,已经做了洋人的女婿。北京城里的戏园子,戏子们抓哏(gén,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讽刺一下李中堂,几乎成了时髦。后来八国联军打进来时,北京城上下,尤其是满人,却都在盼着李中堂来,盼着这个汉奸,来搭救他们出水火。

⑦人世间的事,只要膨胀浮肿,就会消肿,自己不消,别人给消,别人也不给消,肿死了自然也就消了。阎王那里,不接收浮肿的宝贝。

(二)阅读文言文《赵普》,完成12—15题。(共14分)

赵普 《宋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普少习吏事 ( ) (2)太祖常劝以读书( )

(3)家人发箧视之( ) (4)普颜色不变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 句子 。(6分)

(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14.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2分)

15.面对赵普多次奏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发怒、“卒用”,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分)

(三)阅读《让鬼子兵回家》(萨苏)一文,完成16-20题。(16分)

①在广岛曾经听过一个日本“衣”兵团老兵渡边淳的讲演。

②在战败前,渡边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山东武定。当地经常有抗日军队活动,渡边所在的部队每天的事情就是忙着作战。但是,战场形势的变化,即便封锁,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渡边和他同伍的士兵,也暗中谈论过日本如果战败会怎样这类的话题,最终结果无非是自杀或者潜伏下来抵抗这两种而已。

③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渡边所在的部队一片哗然,投降还是继续打下去,军官们争论不休。但在渡边等士兵心里,只有对未来的绝望和担心。

④ 与同伍的士兵谈了半天,烦闷的渡边走出炮楼,在田埂上一边走,一边抽烟,但心情始终如是。

⑤日军的据点旁边,是一个小村子,渡边忽然鬼使神差地走进村子,走到一家中国人的门前。

⑥这家中国人他是记得的。几个月前,他曾和另外几个日本士兵到 这家“征集粮秣(mò,牲口的饲料)”。当他们要把这家人的粮食全部装上大车拉走时,这家的老汉死死拉住最后一袋粮食不放,口中还不停地叫骂着,是渡边上来一脚将他踢倒才把粮食夺下来的。日本兵用刺刀对着那个老汉的胸口,而倒在地上的老汉依然对渡边怒目而视。老汉的儿子一边用力拉着父亲的手臂,一边对日本兵叩头求饶。

⑦那一次,渡边他们并没有杀这个老者,因为当时日军下令:不要在驻地的村庄随意杀人,以免更失民心。但是,渡边对那个一直怒目而视的老汉却印象深刻,觉得他是个“好汉”。

⑧这次,渡边就笔直地走到了这个老汉的家门前。非常巧,那老汉正坐在自家门前吸着旱烟,看到渡边走来,冷冷地转过头去不理他。渡边以立正的姿态站在老汉身后,许久不知道该说什么。老汉始终没有转过身来。

⑨最终,渡边鼓足勇气,对老汉说:“我们打败了。”

⑩老汉微微侧过头来,眼里有些疑惑,有些戒备。看到老汉仿佛没有听明白,渡边尽量放慢语速说:“我们,日本,打败了;你们,中国,打胜了。”说完,他很紧张。

⑾最终那老汉似乎听懂了,转过头来,看着渡边,也是慢慢地说:“哦,你们打败了啊??”他的身体慢慢放松,填上一锅烟,看了看渡边,说:“那你就可以回去了啊。”渡边惊讶地看到,那老者的目光竟是十分平和的。那老者又重复了一句:“那你就可以回家去了啊。”

⑿那一刻,渡边的心头仿佛被重重地一撞,一时百感交集。

⒀令他更惊讶的是,听明白老人那句话里“家”的意思,自己的眼里竟然有了泪?渡边在演讲中这样说:“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终于明白——在那一刻,我,又重新成了一个人。”

16. 听到战败的消息,渡边等日本兵想不想回家?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分)

17. 第⑾段中的“渡边尽量放慢语速说”和第⑿段中老汉“也是慢慢地说”各自放慢的原因是什么?(4分)

18.联系上下文,揣摩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渡边惊讶地看到,那老者的目光竟是十分平和的。

(2)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终于明白——在那一刻,我,又重新成了一个人。

19. 结合全文看来,你认为题目“让鬼子兵回家”有哪些含义?(4分)

三、 作文 (共50分)

2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 “这样多好”为题,写一篇 文章 。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 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500字;④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共14分)

7.①打败日本轻而易举,做东方老大毫无问题;②没有后顾之忧,西洋鬼子似乎并不想让我们亡国。 (共2分。意对即可)

8.反语,讽刺那些只会横行霸道、欺凌弱小而毫无战斗力的八旗兵,与下文遇见东洋人后的“踪影全无”形成鲜明对比。(2分)

9.不同:甲午战争时“痛恨李鸿章”,八国联军侵华时是“盼着李中堂来”。(2分)

原因:甲午战争时军民们都认为“这场战争的失败,根本原因就是李鸿章的里通外国,是汉奸”;八国联军侵华时,大家都“盼着这个汉奸,来搭救他们出水火”。(2分)

10.普通百姓、军人、士大夫(或“开明人士”)(3分)

11.百姓无知愚昧,醉心于天朝上国强大无敌的迷梦(1分);内政腐败,军纪废弛,军队毫无战斗力(1分);士大夫阶层宁做亡国奴,也丝毫不愿反抗。(1分)总的来说,这里的“浮肿”是指整个国家民族都在甲午战争中无知、闭塞、虚妄、奴性到了极点。(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50分)

20.作文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大家做好了吗?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我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2017

2.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3. 2015-2016初一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4.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5.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2016

七年级期中考试卷

170 评论(11)

和斯蒂芬is

以下是我提供的2017年七年级语文学期期中考试卷,一起来看看吧。

一、语文积累和运用(第1—10题,共40分)

1、请你把这两句诗(包括标点)工整规范的写在所给的田字格里。写错字、有涂改、间架结构不规范的都要酌情扣分。 (3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2. 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嗥鸣(háo) 迭起(dié ) 彭湃(bài) 锲而不舍 (qì)

B .彷徨(páng) 亘古(gèn) 污秽(huì) 迥乎不同(jiǒng)

C .凹凼(dàng) 气氛(fèn) 徘徊(huái) 气冲斗牛(dóu)

D .校对(xiào) 弄堂(nóng) 倔强(jué) 鲜为人知(xiān)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譬如 烦躁 侮辱 微不足道 B.取缔 霹雳 热忱 锋芒必露

C.祷告 震悚 斑斓 惟吾德磬 D.婉转 哺育 愧怍 扑朔眯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校园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然。

B.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深恶痛绝。

D.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5.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B.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C.一个好的比喻,或形似,或神似,或形神兼似,总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D.灵璧三中初中部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6.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河满子简直就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夸张)

B.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排比)

C.卖油翁对于陈康肃“十中八九”的射箭技术似乎并没觉得有什么精妙。 (比喻)

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

7.下列各项中对所学课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儿时保姆的文章。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讲述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付出了艰苦代价。

C. 作者杨绛在《老王》这篇文章中,以善良体察善良,写了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善良心的人。

D.《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 把下面古诗文名句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每空1分,共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深林人不知, 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

⑤、朔气传金柝, _________________。 (《乐府诗集.木兰诗》)

⑥、___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⑦、《木兰诗》中,写木兰不慕荣华,谢绝天子高官厚禄封赏的两句诗句是:  “ , ”。

⑧、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动写静,描写陋室清新幽静环境的句子是: “ , ”。

9. 名著阅读题 (每空1分,共4分)

老舍先生在小说《骆驼祥子》中,描写了与祥子有关的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人和车厂老板 ,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老姑娘 ,被罪恶的社会所逼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还有敲诈了祥子第二次买车钱的 ,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10. 语言表达运用。 (两个小题,共5分)

七年级(5)班决定开展“家国情怀”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②、在爱国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涵同学接下来将要朗诵黄沾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二、阅读(共计55分)

(一)阅读短文《爱莲说》回答问题。(15分)

爱莲说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可爱者甚蕃 ( ) (2)濯清涟而不妖 ( )

(3)香远益清 ( ) (4)亭亭净植 ( )

(5)宜乎众矣 ( )

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3.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几段文字,完成15—19题。(20分)

①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②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③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④“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15.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 (4分)

16.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4分)

17. 阿长为什么会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分)

18. “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分)

19.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4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20—23题。 (20分)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

⑴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⑵我念高三那年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⑶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⑷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⑸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忽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⑹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寄到了。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今年闰五月,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⑺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⑻毕业后,我写信告诉母亲我交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⑼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条。”我当然没有要。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⑽后来当我和现在的妻子恋爱时,我送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我母亲买的,妻很珍惜。

⑾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⑿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20.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三件事。 (6分)

21.开头一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22.⑿段说母亲“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这“幸福”在本文中具体指哪几个方面?(6分)

23.文章所写三件事,如发生在你身上,你会告诉母亲吗?为什么?(4分)

三、作文(50分)+卷面书写质量(5分)

品味生活,成长的快乐多了一些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四季的轮回多了一些感悟,难忘的瞬间多了一些幸福……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

请以“ 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考虑到内容的充实,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和运用:【40分】

1、工整、规范、不涂抹的都给分,否则酌情扣分。 3分

2、B(湃、锲、氛、斗、校、弄、鲜 注音错误) 3分

3、A(另三项中“锋芒毕露、惟吾德馨、扑朔迷离”中有错字) 3分

4、B(“不耻下问”语义对象错了) 3分

5、 C(A否定失当;B主语混乱;D“采取”和“活动”不搭配) 3分

6、C(不是比喻句) 3分 7、A(散文出处错了) 3分

8、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②明月来相照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

④百般红紫斗芳菲 ⑤寒光照铁衣 ⑥无丝竹之乱耳

⑦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⑧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每句1分,共10分)

9、刘四(刘四爷); 虎妞; 小福子; 孙侦探(孙排长) 4分

10、①、(2分,略)②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3分)(只要承上启下,过渡自如,语句流畅均给分)

二、阅读(共计55分)

(一)【15分】11、(1)多 (2)洗(洗涤) (3)更 (更加)

(4)立(竖立) (5)应当 (5x1=5分,不写词性及语法术语,不扣分)

12、①(莲的茎秆)中部通达,外形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分)

【答成“中部空,外形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也可以,意思对即可】

②、对于菊花的喜爱(或“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2分)

13、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分,每点1分)

14、作者感慨世上像自己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感慨生活中像自己一样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3分)( 意思对即可)

(二)【20分】15. 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4分)

16.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4分)

17. 她没有文化,根本不理解书名含义。突出了阿长热心善良,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4分)

18. 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4分)

【直接引原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也可以得分】

19.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震惊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4分)

(三)【20分】20.第一件事:用自己最心爱的镯子换营养液;第二件事:千里迢迢从乡下寄来5个熟鸡蛋;第三件事:特意从乡下寄来红围巾; (6分)

21. 在文章结构上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为下文做好铺垫。(4分)

22.考大学、保平安、娶媳妇。(学习上、在生活上、在婚姻上)(6分)

23.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不会告诉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因为母亲是乡下人,没有文化,所以给我的爱也是最朴实的。如果告诉了母亲,反而会让她增加了担心与忧虑。所以必要的时候善意的谎言是最美的。(4分)

三、作文(共计50+5分)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和运用:【40分】

1、工整、规范、不涂抹的都给分,否则酌情扣分。 3分

2、B(湃、锲、氛、斗、校、弄、鲜 注音错误) 3分

3、A(另三项中“锋芒毕露、惟吾德馨、扑朔迷离”中有错字) 3分

4、B(“不耻下问”语义对象错了) 3分

5、 C(A否定失当;B主语混乱;D“采取”和“活动”不搭配) 3分

6、C(不是比喻句) 3分 7、A(散文出处错了) 3分

8、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②明月来相照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

④百般红紫斗芳菲 ⑤寒光照铁衣 ⑥无丝竹之乱耳

⑦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⑧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每句1分,共10分)

9、刘四(刘四爷); 虎妞; 小福子; 孙侦探(孙排长) 4分

10、①、(2分,略)②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3分)(只要承上启下,过渡自如,语句流畅均给分)

二、阅读(共计55分)

(一)【15分】11、(1)多 (2)洗(洗涤) (3)更 (更加)

(4)立(竖立) (5)应当 (5x1=5分,不写词性及语法术语,不扣分)

12、①(莲的茎秆)中部通达,外形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分)

【答成“中部空,外形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也可以,意思对即可】

②、对于菊花的喜爱(或“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2分)

13、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分,每点1分)

14、作者感慨世上像自己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感慨生活中像自己一样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3分)( 意思对即可)

(二)【20分】15. 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4分)

16.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4分)

17. 她没有文化,根本不理解书名含义。突出了阿长热心善良,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4分)

18. 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4分)

【直接引原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也可以得分】

19.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震惊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4分)

(三)【20分】20.第一件事:用自己最心爱的镯子换营养液;第二件事:千里迢迢从乡下寄来5个熟鸡蛋;第三件事:特意从乡下寄来红围巾; (6分)

21. 在文章结构上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为下文做好铺垫。(4分)

22.考大学、保平安、娶媳妇。(学习上、在生活上、在婚姻上)(6分)

23.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不会告诉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因为母亲是乡下人,没有文化,所以给我的爱也是最朴实的。如果告诉了母亲,反而会让她增加了担心与忧虑。所以必要的时候善意的谎言是最美的。(4分)

三、作文(共计50+5分)

27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