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儿你个丹儿
临床类别医师分阶段考试政策及内容说明
第一阶段:
考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大四见习期结束,要进入临床实习期之前进行的,学生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获得实习医师执照后,才可以进入临床实习。时间是定在每年6月中下旬,理论1天,技能2天。
报名条件:
(1)经教育部评估并批准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及以上)普通全日制在校生。
(2)完成本科阶段基础和临床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临床见习,素质评价良好,经所在学校审核合格。
(3)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学校同意。原则上以学校为单位整体参加。第一阶段考试主要测试医学生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是否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对重要的医学知识能够理解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分为医学基本知识考试和临床基本技能考试。其中,临床技能考试是第一阶段考试最重要的一环,采用国际通用的客观结构化临床测试(OSCE)的形式,使用标准化病人(SP)对学生进行考核,主要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能力与人文关怀进行评价,考试结果统一录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学基本知识考试总题量为400题。其中,基础医学占40-45%,医学人文占5-10%,预防医学占5-10%,临床医学占40-45%,考试分为4个单元,每单元100题,每题1分。实行计算机化考试,每单元考试小时,共6小时。基本技能共6站,每站10分钟。2站病史采集,以口试的形式,各占20分,共40分;2站体格检查,2站基本操作,均以操作的形式,各占15分,共60分。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职业素质的考核融合到各站案例,分值约占15%.累及60分即为合格。
只有第一阶段通过考试,才允许广大考生去实习、毕业,才能继续参加第二阶段考试。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考试定在每年9月中旬,理论1天,技能2天。
报名条件:
(1)完成五年临床专业本科教育全部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并取得学历证书。
(2)在医疗机构完成满一年的临床实践(试用期)并考核合格,医德医风优良,第二阶段考试前规定时间提交《临床实践考核证明》。
(3)第一阶段的考试合格。第二阶段考试主要测试在临床实践中是否具备独立、正确应用临床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分为临床综合知识考试和临床综合技能考试。分为临床综合知识考试和临床综合技能考试。临床综合知识考试总题量360题,其中,临床专业知识占80-85%,临床相关知识占15-20%.临床综合知识分4个单元,每单元90题,每题1分。A1题型占5-10%,A2题型占40-45%,A3/A4题型占25-30%,B1题型占5-10%,综合案例题占5-10%.仍实行计算机化考试,每单元考试小时,共6小时。临床综合技能考试主要考查综合临床思维、综合操作技能和医学人文素质。包括4站的病例分析,以口试形式,每站15分钟,各15分;2站的综合操作,时间是15分钟,各20分,总的就是90分钟,分值是100分,其中医学人文素质的考核融入到各站案例中,分值约占15%,累及60分即为合格。
这对于医学生来讲,毫无疑问,考试难度增加了,想当一个医生不容易。在学校期间就开始施加压力,就已经感受到考试的变态了。相当于想顺利毕业,有了难度,因为要通过第一阶段的考试,不然连拿一个本科文凭都是妄想。想毕业之后改行也是困难,因为大学5年付出了我们多少汗水,好不容易熬到一个毕业证,通过了第一阶段的考试,难道要半途而废,不再继续,前前后后多少光阴都耗费在这上面,就不要了吗?相信大部分考试还是愿意继续的,因为我们就差一步了,只要通过第二阶段考试,就已经胜利了,就可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和患者说“你好,我是某某医生,有什么不舒服吗?”。这些都是我们想要的。
执业医师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夏筱筱筱瞳
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分为两个阶段:笔试和口试。一、笔试科目分布: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等;临床诊断与治疗: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内科学、精神病学等;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知识:包括医学伦理学、医疗纠纷处理法律法规等。二、口试科目分布:临床技能:包括体格检查、病史采集、诊断思路等;临床沟通:包括与病人、家属的沟通技巧、医患关系处理等。需要注意的是,考试科目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年份的考试有所调整,具体以当年考试大纲为准。
王颖880804
导语:何为医师分阶段考试?顾名思义就是将以往的一次考试改为两次考试,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强调基础与临床的相结合。在这个改革之后,考试难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解答内容。
【问题】1.执医考试改革后,考试难度将如何变化?
【解答】难度加大。对医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要求将逐渐增高,考试难度会越来越大。
理由如下:
(1)根据新政策具体内容不难看出,五年制医学生大学四年级见习结束后进行第一阶段考试,考试合格方有资格进行大学五年级临床实习;
(2)改革后将对实践技能考试要求更高。
实践技能考试将由原来的3站改为6站,预计第一阶段实践技能将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各2站,第二阶段实践技能将分为病例分析4站和综合操作2站。两阶段可能分别由6位老师监考,增强公平性、客观性,重点是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可能将原来的笔纸作答改为口试,这无疑将对考生的临床思维、医学人文素质、问诊、疾病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预计对考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更为严格,比如缝合、拆线、穿刺采血及心肺复苏等,使得考生在实习或工作中更为实际。
(3)预计将增加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这两项基础医学内容。
本身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众多,将以上内容也划入考试范围即增加了复习量。而且,在第一阶段考试中,预计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考试分值比例将平分秋色,各占40-45%(医学人文与预防医学将各占5-10%)。
(4)预计第二阶段临床医学考试题型将增加综合案例题型,可能与主治医师第四单元专业实践能力的不定项选择题相似,这种题型解答难度很大。
总结:在某些发达国家,对医学生的要求是博士毕业。因为医生的“维修”对象不是机器,不是汽车,而是人。英文“doctor”有两个含义:“博士”和“医生”。改革开放后,我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项均有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根据自己的国情,国家卫计委制定的改革方案和对医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则不难理解。
【问题】2.针对临床执业考试政策改革,我们应如何应对?
【解答】国家对医师的要求提高,相信医师的地位和收入将同样与发达国家逐步接轨,结合我们自己的国情,医师的薪酬制度也同样会渐渐出台改革方案。考试政策变化,医学生则必须针对新政策同步变化,下面给出以下3点建议:
(1)时刻关注政策新动态,掌握考试信息。
现在是网络时代,我们需要通过国家医学考试官方的网站及其他途径获取第一手信息,千万不能因错过考试信息而无畏耽搁时间。
(2)熟悉考试大纲及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有针对性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两阶段考试侧重点不同,复习重点同样要有倾斜。
(3)合理的计划——非常重要。
执医考试周期长,任务重,难度逐年加大,必须有合理的复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总结:新政策改变了很多内容,同样增加了一些项目,在校期间我们需要打牢基础医学知识,强加练习实践技能内容;工作后,重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应用。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