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5

开心土豆王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二期末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州齐惠壮士

已采纳

初中语文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更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养成的基础。下面是我分享的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欢迎大家练习!

一、语言知识及其 运用(10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和煦(xù) 迁徒 即物起兴(xīng) 盛气棱人

B. 凛冽(liè) 淫雨 囊萤映雪(náng) 随机应变

C. 家醅(pēi) 皲裂 相形见绌(cù) 油光可签

D. 尴尬(guà) 伛偻 莫衰一是(zhōng) 孤陋寡闻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B. 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C. 通过中方和各有关方面的通力合作,使我国在苏丹被劫持的29名人员安全获救。

D. 伏尔泰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3.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②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③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④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⑤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A. ③④①②⑤ B. ②③⑤①④ C. ⑤①④②③ D. ②⑤③①④

4.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2分)

A. 原句:庐山的美,在它的自然风光;庐山的美,在它的故事众多。

改句:庐山 很美,不仅因为它的自然风光,也因为它的故事众多。

B. 原句:如果我们对身边生灵们的灭绝麻木不仁,灾难降临到人类自己头上的日子还遥远吗?

改句:因为灾难降临到人类自己头上的日子不远了,所以我们对身边生灵们的灭绝麻木不仁。

C. 原句:这位特立独行的诗人,在旅馆和路途中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

改句:这位特立独行的诗人的大半生都是在旅馆和路途中度过的。

D. 原句: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改句:新的知识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它只能通过实地实 验而得到。

5. 以下新闻标题拟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本报讯(王庚、记者郭文宇) 4月5日,吉水县八都镇长龙村邓玉莲家暖意浓浓、爱心洋溢。一批来自上海的客人和团市、县委的干部,把凝聚了上海吉安儿女爱心的20800元善款,捐给双亲不幸离世的邓玉莲,鼓励她坚强生活,渡过难关。

2月26日,邓玉莲的父亲因突发性脑血管破裂不幸病逝。3月26日,饱受乳腺癌折磨的母亲也辞世。短短一个月.父母双亡。一边是失去亲人的痛苦,一边是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和未成年的弟弟,加上父母治病留下的巨额债务,沉重的担子,使在上海务工的邓玉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得知此事后,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吉安儿女在上海QQ群”的作用,发出该群从去年6月成立以来首个捐款助困倡议,得到在上海的乡友们积极响应。一时间,爱心涌动,善款汇聚,素不相识的人们你100,他500……,涓涓细流汇成爱河。从3月底至今,短短几天时间捐款总额20800元。

拿着沉甸甸的捐款,感受着大家的关爱,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邓玉莲噙着眼泪说,自己不仅要好好生活。挑起全家重担,还要力所能及帮助别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A. 爱心捐款暖人心

B. 邓玉莲的双亲不幸离世

C. 发挥“吉安儿女在上海QQ群”作用

D. 邓玉莲挑起全家重担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 (4分)

南征(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6. 能准确概括本诗感情基调的词语是( ) (2分)

A. 恬静优美 B. 沉郁顿挫 C. 清新明丽 D. 悲凉凄楚

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本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渲染得淋漓尽致。

B. “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的矛盾心情加以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C. 尾联说杜甫有绝代才华,然而一生苦吟,又有几人理解?他在诗坛上的光辉成就生前并未得到重视,这怎能不使他发出“未见有知音”的感慨呢?

D.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和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8分)

刘崧,字子高,泰和人。旧名楚。家贫力学,寒无垆火,手皲裂而钞①录不辍。崧幼博学,天性廉慎。兄弟三人共居一茆②屋,有田五十亩。及贵③,无所增益。十年一布被,鼠伤,始易之,仍葺④以衣其子。居官未尝以家累⑤自随。之任北平,携一童往,至则遣还。晡⑥时吏退,孤灯读书,往往达旦。善为诗,豫章人宗之为《西江派》云。 (选自《明史·刘崧传》)

【注释】①钞:通“抄”。②茆(máo):通“茅”。③贵:指地位高,也指做官。④葺:修。⑤家累:家属。⑥晡(bū):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

8.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A. 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B. 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C. 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D. 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易( ) (2)旦( )

10. 重点写了刘崧为官后的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分)

11. 联系全文,归纳刘崧的性格品行。 (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 ②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④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⑥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请用《岳阳楼记》中的连续两句来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3分)

窗外的银杏树(丁吉槐)

①我站在窗前,朝外凝望着。

②已近中秋时节,窗外院子里的银杏树高大葳蕤。阳光和煦,微风徐徐。满树微黄的银杏叶子在杲杲的阳光下跳跃着,摆动着,更加绚丽夺目。

③银杏树的叶子舒爽而别致。不长不短一根叶柄,连着一个打开着的折扇扇面,微黄“扇面”上的脉络清晰,还染有一些褐色的斑点,那斑点似山似水似人似物,朦朦胧胧,充满诗意。如握在手里,似乎就是一把浓缩了的江南才子精心画制的山水画折扇。

④银杏树正年轻呢。树干仅有拳头那么粗细,直直向上伸长,树尖早已经越过西房的屋顶。侧枝十分茂盛,整个树冠便长成一颗桃子的形状。这微黄色的“桃子”和它那拳头粗细的树干便装在我打开窗子的窗框里。

⑤我站在窗前凝望着,欣赏着。

⑥朦胧缥缈中,我仿佛看见,一个小男生端坐在乡村学校教室的窗前,他不去看教室里的黑板,却侧头朝窗外凝望。

⑦窗外教室跟前矗立着一棵银杏树,那是一棵谁也说不清楚年龄的古老却生机勃勃的银杏树。银杏树粗大的树干不知何年何月被斫去一大块,薄薄的层层年轮裸露在外边。树冠上的主干也被斫去。只留一个侧枝歪歪地伸向院子里。整棵树远远看去,活像一只大大的拐杖。那侧枝也已经长得十分粗大,枝叶繁茂,蓬蓬勃勃,上挂一枚按时敲响的铜钟。铜钟鸣响时,银杏树的叶子便“沙沙沙”作响,小学生们便“刷刷刷”地跑进教室去上课。

⑧银杏树的叶子不时跌落下来,轻轻地飘落在小男生打开的课本上,他慢慢 将课本合上.那叶子,便成了他一枚精美的书签。

⑨有人喊他的名字。是老师。老师的提问,他回答不出,却反问老师,秋天还没到,为什么银杏树的叶子会跌落下来?他的问题老师也回答不出。老师朝黑板上写字,老师的衣袖太短了,露出一截胳膊。他觉得那截干瘦的胳膊酷似一截银杏树干瘦的枝干。他生了病,老师到家里看他,他近距离地看到老师的枯瘦的脸,枯瘦的脖子,枯瘦的双手。他恍惚觉得老师就是那棵古老的银杏树。

⑩其实,老师岁数并不大,正年轻。她和她丈夫原来都是大都市名牌大学的老师,不知道为什么俩人双双回到这小县城来。小男生见过她的丈夫.在她家里。瘦瘦高高的个子,白白的皮肤,年纪轻轻却有点驼背。他从他那里知道了银杏,知道了银杏树,知道了银杏树的叶子;他从他那里知道了珠穆朗玛峰,知道了吐鲁番盆地;知道了太阳黑子;知道了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他坐着的时候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他站起来,高高的,驼着背,便觉得他也像学校院子里的那棵银杏树。小男生有些困惑:怎么老师像那棵银杏树,老师的丈夫也像那棵银杏树呢?然而,这两棵平凡的“银杏树”却深深烙印在他小小的心灵里。[来源:学#科#网Z#X#X#K]

11我依然站在窗前,凝望着窗外。

12窗外院子里的银杏树,在阳光里像撒上一层金黄,如披上了一条条金黄的丝带。我真想,真想回到童年,去做个小男生.搬条板凳坐在那金色的银杏树下,聆听老师和老师的丈夫讲山南海北的故事;我真想回到青年,靠在那树上,去吟诵艾青的诗篇。然而,我知道,逝去的不可能再来。然而,我也知道,那夹在小男生课本里的那枚精美的书签,早已把时间留住。那银杏叶子浓浓的浆汁,肯定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流失。但那叶片的脉络,肯定依旧是格外清晰;叶片上那似山水又似人物的褐色画面,肯定依旧是格外栩栩如生;那蕴藏在叶片里的故事,肯定依旧是格外生动感人。

13银杏树的叶子依然不时跌落下来,一片,一片,一片。又一片飘落在我的书上,我慢慢地将书打开,轻轻地将叶片放进书里,那叶片便成了我的人生中一 枚精美的书签。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8月29日)

13. 阅读全文,在表中的空白处填上相关的内容。 (3分)

银杏树的描写

场景

树龄

树干

叶子

现实中的窗外

正年轻

舒爽而别致

记忆中的窗外

粗大却被斫去一大块

14. 联系全文,说说“银杏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分)

现实中的银杏树:_______________

记忆中的银杏树:_______________

15. 第⑩段中“小男生有些困惑:怎么老师像那棵银杏树,老师的丈夫也像那棵银杏树呢?”读了文章后,你能替小男孩解开这个困惑吗?谈谈你的理解。 (2分)

16. 请从修辞角度,对第13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

17. 作者说:“叶片便成了我的人生中一枚精美的书签。”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是你人生中的书签呢?请用几句话描绘出来,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50字以内)(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12分)

神奇的“隐身衣”(汪继峰)

在各国的神话故事中,都有着许多关于隐身术的描写。那些神通广大的仙人们凭借着

隐身术,来无影去无踪,着实令人羡慕。

其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些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依靠某种科技手段,

也能够实现“隐身”。

2003年1月,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隐身风衣”。人们只要穿上这件“隐身衣”,身体便会瞬间“消失”。

原来,这件风衣是用一种特殊的反光材料做成的,风衣里面安装有无数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能够将穿风衣者身后的景物拍摄下来,然后投影到风衣的前面,这样就使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以为穿风衣者变成了透明人.我们能够透过他的身体看到他身后的东西。

近几年,科学家们在研究“隐身术”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最近,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教授亨利·彭德利领导的科研小组,成功研究出一种能够让物体隐形的纳米“超材料”。任何物体只要披上用这种“超材料”制成的“斗篷”,就能够从人们的眼皮底下“消失”。

这种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效果虽然很神奇,原理却十分简单。我们都知道。物体之所以能够被人眼看见,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刺激视觉神经,进而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光线照到物体表面,不仅不会产生反射,而且还能够绕过物体表面,然后在物体的身后重新汇合。整个过程就像水流经过一块光滑的岩石一样,当水遇到岩石时会发生分流,经过岩石后又重新汇流到一起。由于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眼便看不见物体。同样,由于光线能够在物体身后重新汇合,照射到物体身后的景物上,然后又顺着原路反射到人的视神经上,于是人眼便看见了物体身后的景物。如此一来,便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物体披上“隐身斗篷”后就变成透明的了。

当然,这个“隐身斗篷”项目现在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过彭德利教授有信心在5年内让这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投入实际应用。到那时,建筑物的墙壁可以建成透明的,保温和隔音效果却丝毫不受影响;桥梁和摩天大楼可以看上去好像飘浮在空中……

“隐身斗篷”在军事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它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一辆军车,甚至是一辆坦克瞬间“消失”。试想一下,如果你只能从车轮扬起的尘土来想像一支行进中的军队,你又怎能与其进行战斗呢?

18. 文章开头介绍神话故事中的仙人们来无影去无踪,有什么作用? (2分)

19. 介绍了“隐身技术”哪些方面的内容? (4分)

20.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21. “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中的“最大限度地”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22. 除文中介绍的外,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隐身技术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2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45分)

23. 某班开展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们采集到这幅漫画,请认真观察并按要求答题。 (5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5字以内)(2分)

标题:_______

(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 (3分)

24. 写作。 (40分)

汪曾祺永远怀恋童年时在端午节“挑鸭蛋”“玩鸭蛋”“吃鸭蛋”的情景;琦君永远怀恋小时候母亲亲手酿制的“春酒”;鲁迅先生也曾感叹“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同学们,你一定也有过与此相似的体验,也许心里一直怀恋着一段生活……

请你以“怀恋_____”为题目,写下自己最难忘的那一段生活,也许那将是你一生中最纯净最深沉的一段情感。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可用“××”代替。不得少于600字。

初二期末考试题

306 评论(14)

匆匆来匆匆走

时光飞逝,做好初二数学期末复习准备,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沉着才见英雄本色。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

1.某地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2℃,最低气温是﹣2℃,则该地这天的温差是()

A.﹣10℃ ℃ ℃ D.﹣14℃

2.据报道,目前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338 600 000亿次,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

×108 ×109 ×107 ×109

3.如图,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图1),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B.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C.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不一定相等

D.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

5.单项式﹣23a2b3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

A.﹣2,8 B.﹣8,5 ,8 D.﹣2,5

6.若a+b<0且ab<0,那么()

<0,b>0 <0,b<0

>0,b<0 ,b异号,且负数绝对值较大

7.把弯曲的道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8.某品牌商品,按标价八折出售,仍可获得10%的利润.若该商品标价为275元,则商品的进价为()

元 元 元 元

9.如图,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顶角O重合在一起,若∠BOC= ∠AOD,则∠BOC的度数为()

° ° ° °

10.适合|2a+5|+|2a﹣3|=8的整数a的值有()

个 个 个 个

二、填空题

11.﹣ 的相反数是.

12.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13.如图,数轴上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为a、b、c,化简|a|+|c﹣b|﹣|a+b﹣c|=.

14.如图,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 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图形P3,P4,…,Pn,…,记纸板Pn的面积为Sn,试通过计算S1,S2,猜想得到Sn﹣1﹣Sn=(n≥2).

三、解答题

15.计算题

(1)30×( ﹣ ﹣ );

(2)﹣14﹣(1﹣)× ×[1﹣(﹣2)3].

16.解方程:

(1) ﹣ =1

(2) ﹣ =.

17.如图,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AB,使AB=2a﹣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8.先化简,再求值(﹣x2+3xy﹣ y2)﹣(﹣ x2+4xy﹣ y2),其中x=2,y=1.

19.新年快到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想给资助他们的王老师写封信,折叠长方形信纸装入标准信封时发现:若将信纸如图①连续两次对折后,沿着信封口边线装入时,宽绰有;若将信纸如图②三等分折叠后,同样方法装入时,宽绰 cm,试求信纸的纸长和信封的口宽.

20.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在今年元旦期间,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就市民的看法做了随机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下图),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 百分比

A 工业污染 45%

B 汽车尾气排放 m

C 炉烟气排放 15%

D 其它(滥砍滥伐等) n

(1)本次被调查的市民共有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图2中区域B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度.

21.如图,已知∠COB=2∠AOC,OD平分∠AOB,且∠COD=25°,求∠AOB的度数.

22.甲仓库有水泥100吨,乙仓库有水泥80吨,要全部运到A、B两工地,已知A工地需要70吨,B工地需要110吨,甲仓库运到A、B两工地的运费分别是140元/吨、150元/吨,乙仓库运到A、B两工地的运费分别是200元/吨、80元/吨,本次运动水泥总运费需要25900元.(运费:元/吨,表示运送每吨水泥所需的人民币)

(1)设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为x吨,请在下面表格中用x表示出其它未知量.

甲仓库 乙仓库

A工地 x

B工地 x+10

(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运送甲仓库100吨水泥的运费为元.(写出化简后的结果)

(3)求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

23.已知线段AB=12,CD=6,线段CD在直线AB上运动(A在B的左侧,C在D的左侧).

(1)当D点与B点重合时,AC=;

(2)点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在(1)的条件下,求PA+PB﹣2PC的值;

(3)M、N分别是AC、BD的中点,当BC=4时,求MN的长.

一、选择题

1.某地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2℃,最低气温是﹣2℃,则该地这天的温差是()

A.﹣10℃ ℃ ℃ D.﹣14℃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根据题意用最高气温12℃减去最低气温﹣2℃,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2﹣(﹣2)=14(℃).故选:C.

2.据报道,目前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338 600 000亿次,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

×108 ×109 ×107 ×109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108.

故选:A.

3.如图,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图1),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上边看是等宽的三个矩形,

故选: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B.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C.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不一定相等

D.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

【考点】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绝对值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A、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故A不符合题意;

B、负数的相反数大于零,故B不符合题意;

C、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故C符合题意;

D、绝对值是非负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单项式﹣23a2b3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

A.﹣2,8 B.﹣8,5 ,8 D.﹣2,5

【考点】单项式.

【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来求解.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解答】解:单项式﹣23a2b3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8,5,

故选B.

6.若a+b<0且ab<0,那么()

<0,b>0 <0,b<0

>0,b<0 ,b异号,且负数绝对值较大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加法.

【分析】根据a+b<0且ab<0,可以判断a、b的符号和绝对值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b<0且ab<0,

∴a>0,b<0且|a|<|b|或a<0,b>0且|a|>|b|,

即a,b异号,且负数绝对值较大,

故选D.

7.把弯曲的道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把弯曲的道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C.

8.某品牌商品,按标价八折出售,仍可获得10%的利润.若该商品标价为275元,则商品的进价为()

元 元 元 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商品的进价为x元,由已知按标价八折出售,仍可获得10%的利润,可以表示出出售的价格为(1+10%)x元,商品标价为275元,则出售价为275×80%元,其相等关系是售价相等.由此列出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商品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1+10%)x=275×80%,

x=200.

故商品的进价为200元.

故选:B.

9.如图,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顶角O重合在一起,若∠BOC= ∠AOD,则∠BOC的度数为()

° ° ° °

【考点】角的计算.

【分析】此题“两块直角三角板”可知∠DOC=∠BO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以证明∠DOB=∠AOC,由题意设∠BOC=x°,则∠AOD=5x°,结合图形列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顶角O重合在一起可知:∠DOC=∠BOA=90°

∴∠DOB+∠BOC=90°,∠AOC+∠BOC=90°,

∴∠DOB=∠AOC,

设∠BOC=x°,则∠AOD=5x°,

∴∠DOB+∠AOC=∠AOD﹣∠BOC=4x°,

∴∠DOB=2x°,

∴∠DOB+∠BOC=3x°=90°

解得:x=30

故选A.

10.适合|2a+5|+|2a﹣3|=8的整数a的值有()

个 个 个 个

【考点】绝对值.

【分析】此方程可理解为2a到﹣5和3的距离的和,由此可得出2a的值,继而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由此可得2a为﹣4,﹣2,0,2的时候a取得整数,共四个值.

故选:A.

二、填空题

11.﹣ 的相反数是 .

【考点】相反数.

【分析】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

【解答】解:﹣ 的相反数是﹣(﹣ )= .

故答案为: .

12.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八边形.

【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

【分析】根据n边形对角线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设多边形是n边形,由对角线公式,得

n﹣2=6.

解得n=8,

故答案为:八.

13.如图,数轴上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为a、b、c,化简|a|+|c﹣b|﹣|a+b﹣c|=0.

【考点】整式的加减;数轴;绝对值.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0

∴a<0,c﹣b>0,a+b﹣c<0,

∴|a|+|c﹣b|﹣|a+b﹣c|=﹣a+(c﹣b)+(a+b﹣c)=﹣a+c﹣b+a+b﹣c=0.

故答案为0.

14.如图,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 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图形P3,P4,…,Pn,…,记纸板Pn的面积为Sn,试通过计算S1,S2,猜想得到Sn﹣1﹣Sn=( )2n﹣1π.(n≥2).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由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 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得到S1= π×12= π,S2= π﹣ π×( )2.同理可得Sn﹣1= π﹣ π×( )2﹣ π×[( )2]2﹣…﹣ π×[( )n﹣2]2,Sn= π﹣ π×( )2﹣ π×[( )2]2﹣…﹣ π×[( )n﹣2]2﹣ π×[( )n﹣1]2,它们的差即可得到.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n≥2.

S1= π×12= π,

S2= π﹣ π×( )2,

Sn﹣1= π﹣ π×( )2﹣ π×[( )2]2﹣…﹣ π×[( )n﹣2]2,

Sn= π﹣ π×( )2﹣ π×[( )2]2﹣…﹣ π×[( )n﹣2]2﹣ π×[( )n﹣1]2,

∴Sn﹣1﹣Sn= π×( )2n﹣2=( )2n﹣1π.

故答案为( )2n﹣1π.

三、解答题

15.计算题

(1)30×( ﹣ ﹣ );

(2)﹣14﹣(1﹣)× ×[1﹣(﹣2)3].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1)原式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15﹣20﹣24=15﹣44=﹣29;

(2)原式=﹣1﹣ × ×9=﹣ .

16.解方程:

(1) ﹣ =1

(2) ﹣ =.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每个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1)去分母,得2(5+2x)﹣3(10﹣3x)=6

去括号,得10+4x﹣30+9x=6

移项,得4x+9x=6﹣10+30

合并同类项,得13x=26

系数化为1,得x=2

(2)去分母,得﹣(﹣x)=×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x=

17.如图,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AB,使AB=2a﹣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首先作射线,再截取AD=DC=a,进而截取BC=b,即可得出AB=2a﹣b.

【解答】解:如图所示:线段AB即为所求.

18.先化简,再求值(﹣x2+3xy﹣ y2)﹣(﹣ x2+4xy﹣ y2),其中x=2,y=1.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分析】首先化简(﹣x2+3xy﹣ y2)﹣(﹣ x2+4xy﹣ y2),然后把x=2,y=1代入化简后的算式,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x2+3xy﹣ y2)﹣(﹣ x2+4xy﹣ y2)

=﹣x2+3xy﹣ y2+ x2﹣4xy+ y2

=﹣﹣xy+y2

当x=2,y=1时,

原式=﹣×22﹣2×1+12

=﹣2﹣2+1

=﹣3

19.新年快到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想给资助他们的王老师写封信,折叠长方形信纸装入标准信封时发现:若将信纸如图①连续两次对折后,沿着信封口边线装入时,宽绰有;若将信纸如图②三等分折叠后,同样方法装入时,宽绰 cm,试求信纸的纸长和信封的口宽.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信纸的纸长为12xcm,则信封的口宽为(4x+)cm,根据信纸的折法结合信封的口宽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信纸的纸长为12xcm,则信封的口宽为(4x+)cm.

根据题意得:3x+,

解得:x=,

∴12x=,4x+.

答:信纸的纸长为,信封的口宽为11cm.

20.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在今年元旦期间,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就市民的看法做了随机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下图),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 百分比

A 工业污染 45%

B 汽车尾气排放 m

C 炉烟气排放 15%

D 其它(滥砍滥伐等) n

(1)本次被调查的市民共有200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图2中区域B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108度.

【考点】条形统计图;统计表;扇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条形图和扇形图信息,得到A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求出调查的市民的人数;

(2)根据A、C组的百分比求得其人数,由各组人数之和可得D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持有B组主要成因的市民百分比乘以360°求出答案.

【解答】解:(1)从条形图和扇形图可知,A组人数为90人,占45%,

∴本次被调查的市民共有:90÷45%=200人,

故答案为:200;

(2)∵A组的人数为200×45%=90(人),C组的人数为200×15%=30(人),

∴D组人数为200﹣90﹣60﹣30=20,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B组所占百分比为60÷200=30%,

∴30%×360°=108°,

即区域B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108°,

故答案为:108.

21.如图,已知∠COB=2∠AOC,OD平分∠AOB,且∠COD=25°,求∠AOB的度数.

【考点】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先设∠AOC=x,则∠COB=2∠AOC=2x,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OD=∠BOD=,进而根据∠COD=25°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设∠AOC=x,则∠COB=2∠AOC=2x.

∵OD平分∠AOB,

∴∠AOD=∠BOD=.

∴∠COD=∠AOD﹣∠AOC=﹣x=.

∵∠COD=25°,

∴°,

∴x=50°,

∴∠AOB=3×50°=150°.

22.甲仓库有水泥100吨,乙仓库有水泥80吨,要全部运到A、B两工地,已知A工地需要70吨,B工地需要110吨,甲仓库运到A、B两工地的运费分别是140元/吨、150元/吨,乙仓库运到A、B两工地的运费分别是200元/吨、80元/吨,本次运动水泥总运费需要25900元.(运费:元/吨,表示运送每吨水泥所需的人民币)

(1)设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为x吨,请在下面表格中用x表示出其它未知量.

甲仓库 乙仓库

A工地 x 70﹣x

B工地 100﹣x x+10

(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运送甲仓库100吨水泥的运费为﹣10x+15000元.(写出化简后的结果)

(3)求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根据题意填写表格即可;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及已知的运费表示出总运费即可;

(3)根据本次运送水泥总运费需要25900元列方程化简即可.

【解答】解:(1)设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为x吨,则运到B地水泥的吨数为吨,

乙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为(70﹣x)吨,则运到B地水泥的吨数为(x+10)吨,

补全表格如下:

甲仓库 乙仓库

A工地 x 70﹣x

B工地 100﹣x x+10

故答案为:70﹣x;100﹣x;

(2)运送甲仓库100吨水泥的运费为140x+150=﹣10x+15000;

故答案为:﹣10x+15000;

(3)140x+150+200(70﹣x)+80(x+10)=25900,

整理得:﹣130x+3900=0.

解得x=30

答:甲仓库运到A工地水泥的吨数是30吨.

23.已知线段AB=12,CD=6,线段CD在直线AB上运动(A在B的左侧,C在D的左侧).

(1)当D点与B点重合时,AC=6;

(2)点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在(1)的条件下,求PA+PB﹣2PC的值;

(3)M、N分别是AC、BD的中点,当BC=4时,求MN的长.

【考点】线段的和差.

【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到结论;

(2)由(1)得AC= AB,CD= AB,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3)需要分类讨论:①如图1,当点C在点B的右侧时,根据“M、N分别为线段AC、BD的中点”,先计算出AM、DN的长度,然后计算MN=AD﹣AM﹣DN;②如图2,当点C位于点B的左侧时,利用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得MN的长度.

【解答】解:(1)当D点与B点重合时,AC=AB﹣CD=6;

故答案为:6;

(2)由(1)得AC= AB,

∴CD= AB,

∵点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

∴PA+PB=AB+PB+PB,PC=CD+PB= AB+PB,

∴PA+PB﹣2PC=AB+PB+PB﹣2( AB+PB)=0;

(3)如图1,∵M、N分别为线段AC、BD的中点,

∴AM= AC= (AB+BC)=8,

DN= BD= (CD+BC)=5,

∴MN=AD﹣AM﹣DN=9;

如图2,∵M、N分别为线段AC、BD的中点,

∴AM= AC= (AB﹣BC)=4,

DN= BD= (CD﹣BC)=1,

∴MN=AD﹣AM﹣DN=12+6﹣4﹣4﹣1=9.

18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