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1

依钱钱512
首页 > 考试培训 > 学前班数学考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番茄小清新

已采纳

学前班数学考试题

163 评论(9)

别吃哥的菜

【 #少儿升学# 导语】参加学前班的学生成绩大多优异。家长要对学前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概念与定义模糊,课程内容形式多样,从学生家长、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到教育领域的经营管理者与教育专家,对幼小衔接的概念与定义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落后、有的超前;有的较模糊、有的较清晰。那么, 考 网为您分享了超实用的学前班数学试题汇总,供您参考。 【篇一】 1、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专家解析:这道题家长可以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辅导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一下整个过程,同时要求家长画上线段图并标明数字,两者缺一不可。当孩子真正理解了整个过程解答本题也就会非常容易。本题的正确答案2+2+3=7(千米) 2、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专家解析:这道题是奇偶性知识的综合运用,很多学前的孩子都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但是孩子并没有真正明白单双数的意义,家长可以在家里指导孩子用棋子1个1个的摆出来,让孩子真正明白单双数的意义和规律,再做这道题就会比较简单。第1趟汽车开到西站,1是单数,11也是单数,故开了11趟之后汽车开到西站。 3、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专家解析:这是关于时间的知识,这是一种常识,家长和孩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表演一次,孩子就会真正明白。本题的正确答案为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5分钟才能吃完。 4、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两人合起来正好能买一本书,也可以理解为把买一本书的钱分给了两个人,小明拿一部分,小亮拿一部分,小明缺1元7角,说明小亮正好有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说明小明正好有1元3角,明白了这些道理,其它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本题的正确答案为小明有1元3角,小亮有1元7角,这本书的价钱为3元钱。 5、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平均分的问题,35颗糖不可能平均的分给4个人,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把糖果按4个一排的画下来,让孩子先把能平均分的部分分掉,剩下的部分在按顺序来分,同时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相应数量的棋子或小木棍,让孩子亲自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操作不难得出丁丁分到最后一颗糖。 6、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原来的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去的钱,一部分是剩下的钱,问剩下的钱比整体少多少,其实就是问用去了多少钱。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56+128=184(元) 【篇二】 一、逻辑思维 1.对不同东西进行归类 2.按照一定规律补充数字或补画图形 3.给打乱了的图画重新排列次序,或依据某一特征对3-7个物体进行排序 二、空间想象 1.用立方体摆出各种立体图形,让学生数数、想象、数出立方体图形的方块数 2.几何图形的不同造型及拆装、拼接,或通过想象找出合适的一块,把原图补完整。 三、基础运算 1.准确、迅速数数,知道相邻数和单双数,正确读写阿拉伯数字1-100 2.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给10根小棒或方块,熟练进行数的组成与分解,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 4.灵活举例,理解应用题 5.认识人民币,会玩买卖游戏 【篇三】 第一题:第一个天平:一端有3个苹果,另一端有6个桃子,天平呈水平状态;第二个天平:一端有2个梨,另一端有6个桃子,天平呈水平状态;第三个天平:一端是一个梨和一个苹果,让小朋友填出另一端该有几个桃子天平才能呈水平状态。 专家解析:考察等量代换。建议家长在家辅导时,让孩子以实物(棋子、积木块等)拼摆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孩子在动手操作工程中体会代换间的物品关系。 第二题:100以内的数字,倒着数。 专家解析:考察逆向思维能力。数字顺数很简单,但是倒数孩子需要练习,此考点无需刻意准备,茶余饭后和孩子玩一玩倒数数字游戏即可。 第三题:有一车库进来两辆车,又进来5辆车,又出去3辆车,问最后剩下多少? 专家解析:计算问题。首先要理解加减的含义,加不仅代表增多也代表部分与部分合起来,减不仅表示剑少也表示总量中失去一部分。 第四题:一排小花,花的下面写着数字,是0,8,10。让孩子们填上中间的数。 专家解析:数字推理题,考察逻辑推理能力。辅导时引导孩子学会从左到右的观察顺序,只有找到有序观察的习惯才能发现数列中的规律。 第五题:小明和小红共有8个球,小明给小红2个后,两人的球一样多。问原来他俩各有几个球。 专家解析:暗差。原来各有几个不知道,但是知道的是分球后的结果:两个人一样多,给出实物,引导孩子摆出结果。“为什么会一样多”因为小明给了小红2个,这个是小明的,那么将这2个还回去。通过动操作帮助孩子理解。 第六题:天平一边是数字5和5,另一边是7,怎样才能使两边平衡? 专家解析:等量关系。天平平衡孩子理解,就是两边一样多,但是让两边一样多的方法有几种?可以都是5,可以都是7,也可以让两边同时增加,或者两边同时减少,引导孩子多角度考虑问题。

240 评论(9)

龙真妈妈

这类题目涉及知识点是数的拆分和组合。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认识2的分解与组合。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 制做玩具灭火器两个。

2. 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多类玩具,每类两个。

3. 小黑板、数字卡2数字卡1 多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玩具灭火器,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工具,什么会人使用它?

共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2。

2. 认识 2 的分解。把两个玩具灭火器分给两名幼儿,向幼儿提问每人手中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让两位幼儿分别取 1 个数字卡 1 ,引导幼儿明白两个灭火器分给两个小朋友就是每人 1 个,也就是 2 这个数可以分成 1 和 1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成形式(即 2 分为 1 和 1)。

3. 认识 2 的组合。请两位幼儿把玩具灭火器和数字卡还给老师,引导幼儿明白两个小朋友的灭火器合起来又成了两个灭火器,1 和1 合起来就是 2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合方式(即 1 和 1 合成 2 )。

4. 请幼儿说出刚才的过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 2 的分解与组合。

5. 给每个幼儿发两个玩具和相应的数字卡 2、1,让幼儿操作 2 的分解与组合,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评价:

1.理解 2 的分解与组合。

2.能利用玩具进行 2 的分解与组合操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教师分花进行,每个教师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给教师分花并记录的过程中,找出了“2”的一种分法,并告诉幼儿分解符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并演示和的过程,在第二次给记录和花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序的进行记录“2”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花的结果。

小百科:2,是一个自然数,同时也是1和3之间的正整数,也是偶数。

12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