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泱泱
在我国高考历史上,还真的发生过一起高考考题泄露事件。一位19岁少年用他的不理智,导致全国630万考生的命运被改写。他们本来可以考上大学,却因为这件事,落榜的落榜,复读的复读。而这位少年,凭借“出色”的逻辑推演能力,差点逃过有着“中国福尔摩斯”之称乌国庆警官的追捕。这位少年是谁?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值班民警接起电话,本以为只是一次纠纷,但对面接下来说的一番话,让值班民警大吃一惊。
“存放在保密室中的高考试卷,被盗了!”谁这么大胆,敢偷高考试卷?要知道,国家机密分为三等,分别是“秘密、机密、绝密”,高考试卷,是和核弹同一级别的绝密。接到报警之后,值班民警不敢怠慢,赶紧报给上司。上司也觉得事态严重,直接将消息报到了中央公安部。公安部对这件事非常重视,连夜派公安部部长助理张新枫,带着全国十几名刑侦专家赶到现场,进行勘察。其中就有“中国福尔摩斯”之称的乌国庆,说起乌国庆,在中国公安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刚一到达南充的案发现场,乌国庆便遇到了难题,他看着地面上的脚印,陷入了沉思。乌国庆先是询问试卷被盗的情况,事态比乌国庆想象的还要严重,包括文科卷、理科卷在内的七份试卷全部被盗,这意味着本次高考笔试考题全部泄露。
这让乌国庆非常疑惑,2003年高考采取的是分科制,偷考卷的不是文科生就是理科生,他为什么要把七科试卷全部搞到手?难道偷盗者不止一个人?经过现场勘察,乌国庆发现,现场只有一个人的脚印,因此断定,这并不是团伙作案。乌国庆设想了多种可能。
第一种,凶手是多个人,只是其他人没到现场,偷盗者将试题偷出来之后,再交给其他凶手。
但这个可能性并不高,偷考卷是大事,一般人是不会和别人说的。即使愿意跟别人分享,又有谁会愿意冒着坐牢的风险,将试题偷出来之后,再交给别人?第二种,乌国庆设想偷盗者团伙作案,分工明确。一人偷到试卷之后,交给其他同伴,同伴再将考题复印或者发到网上,通过售卖考题获利。
但随着调查的进展,这种说法也被乌国庆否认了。经过多方调查,附近打印店并没有遇到此类客户,网上也没有任何关于高考试题的消息。通过脚印,乌国庆大致推断出了偷盗者的形象,男性,身高170—176,年龄大概在19岁上下。由此乌国庆确认,偷试卷的大概率是本次高考的学生,偷卷子无非就是想提前知道考题,为高考做好准备。
虽然偷盗者身份确认了,但是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足足有630万,按照特征来查找凶手,无异于大海捞针。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细节引起了乌国庆的注意,他来到窗户边,看着栏杆怔怔得出神。
通过现场调查发现,整栋楼的门完好无缺,并且在试卷被盗的当天,发生过一次停电。在试卷发到考生手中之前,试卷锁在保密室,窗户上安装防盗网,如果没钥匙,是不可能进入保密室的。
那么凶手又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试卷盗走的呢?此时窗户上的细节,引发乌国庆的关注。乌国庆察觉到,虽然防盗窗整体没有变形,但是有掰弯的痕迹。
正常防盗窗的空隙,除了婴儿之外,根本不可能有人能穿过去。但如果将防盗窗掰弯,就可以从窗户外进入保密室,且不需要破坏大门。之后,只需要将防盗窗恢复成原样,就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将试卷从保密室偷出去。
保密室的旁边就是仓库,里面有木质的梯子,通过梯子爬到二楼保密室简直轻而易举。各种线索串联到一起,凶手犯案的过程已经非常清晰明了。凶手对现场的情况了如指掌,应该是提前进行了多次踩点,或者本身就对现场的环境非常熟悉。被盗当天,他手拿作案工具,来到保密室窗户外,通过梯子爬到二楼,用工具撬开保密室的防盗窗。
然后翻身入室,先找到了电闸,切断了电源。之后利用手工刀划开试卷的封条,带走了文科和理科七份试卷。
离开的时候,再用工具将栏杆恢复原状,将梯子搬离之后,离开现场。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当地人犯案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乌国庆建议,应该着重调查南充市内的高考生。但高考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大事,如果因为调查影响了他们的心情,导致没有考好,自己可就成了罪人。
继续调查,会导致无辜的孩子受到牵连。不继续调查,又会让凶手逍遥法外,提前知道考题,对其他考生来说同样不公平。继续调查还是暂时放弃,此时乌国庆和他的团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又会如何选择呢?
好在每次高考为预防意外发生,都会多准备一份备用卷。为了保证公平,教育局决定用备用卷进行高考,至于盗窃案的调查,乌国庆决定在高考后再进行。高考如约而至,除了这支来自北京的警察精英外,没人察觉到试卷的异常。在高考完毕后,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学生还需要返校办理一些手续。
乌国庆决定,就在此期间,通过大数据对比查出偷盗试卷的真凶。此次凶手作案并不是完全没留下破绽,也许是因为太过慌张,偷盗者在偷试卷的时候,并没有佩戴手套。
因此,在现场留下了大量的指纹,乌国庆将这些指纹搜集起来之后,输入到电脑中,作为对比的样本。学生们返校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学校门口多了一台指纹记录仪。每一位高三毕业生,都需要输入指纹之后才可以入校。
虽然奇怪,但是学生们并没有多想,只认为是学校推出的新安保系统,并没有太多在意。但是有一位学生不同,他非常清楚这次采集指纹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针对自己这个偷盗试卷的贼。这位学生便是今年参加高考的杨博。
他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暴露,不停地在校门口徘徊,不敢进学校。正在着急,杨博不经意间看到了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顿时计上心来,决定来一个蒙混过关。他到超市买了瓶胶水,将胶水涂到了手指上。他通过网络得知,手上涂胶水,仪器是无法辨别出指纹的。
果然,站在仪器面前,杨博的指纹无论如何都无法识别。他洋洋得意,以为自己蒙混过关,殊不知,他的所作所为早已被乌国庆看在眼中,当场下令,将杨博带到警局问话。
杨博非常聪明,但是他却忘了,什么叫“此地无银三百两”,正是他往手指上涂抹胶水的行为,引起了乌国庆的警觉。警局里,警察们不停地开导杨博,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杨博最终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全盘托出。
杨博是一位来自南部中学的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父母眼中,杨博是省心的好孩子,在老师眼中,杨博则是成绩还不错的优秀学生。
谁也没能想到,这样一位性格有些内向的学生,竟然会做出偷试卷这样的行为。原来,他虽然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面对高考,杨博非常焦虑,害怕自己考不好。自己一没有背景,二没有资本,如果高考考不好,未来只会是一片灰暗。为了高考能考出好成绩,他打算铤而走险,到教育局去偷考试试卷。为此,他提前进行了多次踩点,勘察现场的情况。他拿着钳子、刀子等工具,通过梯子偷偷翻入保密室。
为了掩人耳目,作为文科生的他,特意偷了一份理科试卷。之后将文件袋密封,悄悄离开了保密室。回到家中后,杨博用了两天时间,将试卷和答案全部铭记在心,幻想在高考时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却没想到试卷发到手后,杨博傻眼了,手中的试卷,跟自己背的东西完全不同,所有的准备付诸东流。而且,那年为备用卷出题的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葛军。他曾是中国奥数高级教练,出的题难度非常高,导致很多考生发挥失常,没有考出应有的成绩。
630万考生中,许多人没有考上心仪的学校,他们有的选择复读,有的选择退而求其次,他们的未来随之被改变。
至于杨博,在成绩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被逮捕归案,他是在监狱中知道的自己高考成绩,515分,这个成绩,杨博上一本绰绰有余。此时的他懊恼不已,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感到后悔。但此时再后悔又有什么意义呢?等待他的,只会是法律的制裁。最终,杨博被有关部门判处7年有期徒刑。
我们常说,自信,就是人生赋予自己最大的财富。但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即使我们不想承认,有人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也是现实存在的,面对这些人,我们何来自信的资本呢?
但即使如此,这依旧不能成为杨博偷盗试卷的借口。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改变未来的机会。这种改变,一定要是堂堂正正的,只有如此,等到我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才能挺起胸膛,骄傲的说上一句:“不负韶华!”如今的杨博,因为自己的错误,人生已经彻底改变。
他在监狱中表现良好,5年便出狱了。但因为留有案底,学历也不高,杨博一直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度日。如果当年杨博没有偷盗试卷,考上大学,人生是否会和现在不同呢?
月野小兔纸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这样考试的重要性与公平公正性,让无数学子走向自己心仪的大学,让自己有了掌握命运的选择权,让自己能够更近一步的接近梦想。正因为如此,有些考生走上了犯罪道路,妄图通过捷径攀登更高的阶梯,然而国家的态度是严肃并且认真的,没有人能够侥幸走这样一条捷径。
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在2003年的全国高考考生杨博偷取试卷被发现,那么国家最终是如何处罚他的呢?
先来说说盗取试卷案件的发生过程:
高考这件事情是人尽皆知,高考试卷与国家机密比肩,由国家武装人员押送,并会有专门的武装人员保护,这让所有妄图盗取试卷的人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即便你能成功盗取试卷,但你能保证国家刑警查不到你?抓不到你?我的答案是不可能,事实证明也是不可能的。
2003年6月5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发生了一起高考试卷被盗案件。
据警方调查,当天高考工作人员对存放高考试卷的县保密室进行检查时,一致认为保密森严的保密室居然出现不该有的痕迹。现场立即被控制,刑警第一时间就赶到。一经查看,试卷丢失四份,分别是语文试卷、数学试卷、英语试卷、文综与理综试卷。
当天,南部县下通知切断一切网络信号,监控所有的文具店、打印店和复印店。高考是否要举行还需待定,国家教育部只能等调查结果再做决定。
事发后,国家派遣大量办案人员乘坐专机来到南部,多名省部级领导亲自坐镇。经调查一段时间后,高考试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被泄漏,高考继续。但是,盗取高考试卷的案件调查仍在继续,在高考成绩出分的前夕,一名高考考生杨博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
经国家一级刑警发现,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涂有502胶水在手指上,这一细节引人深思,经比对指纹,确定盗取试卷的嫌疑人是考生杨博。
据考生杨博所述,他曾多次去保密室踩点,并且精心准备盗取试卷的方式,在保密室的盲区他找到机会潜入保密室,盗取四份试卷。考生杨博声称自己成绩不理想,考上大学的希望渺茫,但是见过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与打工生活的风雨飘摇,他想让村里面的人富裕起来,让村里面的人过上舒适的日子,他想到的唯一的办法便是盗取试卷,他认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考上普通本科院校,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盗取试卷的考生杨博国家是如何处罚他的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他踏上犯罪轨道的时候,他已经走进了监狱,等待他的必定是牢狱生涯。法院上,庭审法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他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而出狱后,杨博因为有前科被许多公司拒绝,只能通过打散工维持生计,对于这件事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