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4

阿迪思念
首页 > 考试培训 > 医学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肖肖肖肖肖雪*

已采纳

2017临床医学主管检验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

精选试题一:

1.人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有

A CD34

B WGA+

C Kit+

D Sea—1+

E Thy—1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的记忆。常见错误为多选了B、D、E,而这些选项均为小鼠的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KiT+即CDll7,小鼠及人的造血干细胞表面都表达CDll7。

答案:AC

2.造血微环境维持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机制有

A 分泌激素

B 分泌细胞因子

C 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MHC-I类分子

D 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MHC—Ⅱ类分子

E 通过粘附分子提供刺激信号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微环境作用的理解。常见错误为漏选E,可能是认为粘附分子只是促进细胞和细胞或细胞与基质之间作用的成分,而忽略了粘附分子提供刺激信号这一点。基质细胞可通过分泌激素及细胞因子刺激发育不同阶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MHC分子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选择及阴性选择。

答案:ABCDE

3.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

A 淋巴样干细胞

B 髓样干细胞

C 单核—巨噬细胞

D T/NK祖细胞

E 巨核细胞系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造血干细胞的认识。常见错误为多选D项。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淋巴样干细胞及髓样干细胞,然后又继续分化成许多细胞系。

答案:AB

4.淋巴细胞最终分化为

A T细胞

B NK细胞

C B细胞

D 巨噬细胞系

E 中性粒细胞系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淋巴样干细胞的认识。淋巴样干细胞最终分化为干细胞、B细胞、NK细胞。常见错误是选DE,不清楚其由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来。

答案:ABC

5.成熟NK细胞表面标志有

A TCR

B SmIg

C CD56

D CD3

E CDl6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NK细胞的理解。常见错误是选AB,不清楚NK细胞表面无抗原特异性受体;选D者不清楚其为成熟T细胞表面标志。

答案:CE

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

A 自身MHC限制性

B 免疫耐受

C 功能性TCR表达

D Ig基因二次重排

E CD3的表达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T细胞发育的认识。常见错误是漏选C、E,这是由于学生只掌握了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自身MHC限制性和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而忽略了功能性TCR表达CD3的表达。

答案:ABCE

—GEMM可分化为

A 红系

B 巨核系

C 髓系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CFU—GEMM的掌握程度。常见错误是漏选D或E,

答案:ABCDE

8.髓系最终分化为

A 血小板

B 单核—巨噬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髓系发育过程的掌握。常见错误为多选DE,认为髓系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进一步分化为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同集落形成单位,所以认为髓系最终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事实上髓系最终只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答案:BC

细胞在胸腺内的阴性选择与哪种细胞有关

A 胸腺上皮细胞

B 胸腺树突状细胞

C 巨噬细胞

D 胸腺基质细胞

E 胸腺小胶质细胞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阴性选择的理解。常见错误:多选A者将阴性选择与阳性选择的参与细胞混淆。阴性选择指胸腺细胞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分子发生高亲合力结合而被消除,以保证进入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成分的T细胞,是T细胞自身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

答案:BC

10.小鼠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为

A Thy一1

B WGA+

C Lin—

D Kit+

E Sca—1+

分析:考核学生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的了解程度。常见错误:漏选答案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是对该问题不了解。

答案:ABCDE

精选试题二:

1.属于B细胞的CD分子有

A CDl9

B CD21

C CD40

D CD2

E CD80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位于B细胞表面的CD分子的认识。B细胞表面CD分子29种。有CDl9、CD21、CD40及CD80等。常见错误是选D。CD2是成熟的T细胞的CD分子,B细胞不表达CD2。

答案:ABCE

2.有关mlg,正确的是

A 是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B 表达于所有成熟的B细胞表面

C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原型

D mlg的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

E 以分泌型或膜结合形式存在,传递抗原刺激信号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膜表面知球蛋白(mlg)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E,认为mlg以分泌型或膜结合型形式存在。实际上mlg重链的胞内部分很短,决定mlg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而需要其他辅助分子的参与,所以E错。其他几点有关mlg的描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ABCD

3. mIg,正确的是

A mIg即Smlg

B 也表达于大多数B细胞瘤的细胞表面

C. Ig重链没有亲水或疏水末端

D成熟B细胞的mlg主要为mlgG和mIgD

E 以四肽链存在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mlg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D,混淆了mlgM和mlgG。正确的是mlgM和mIgD,所以D不对,Ig重链有亲水或疏水末端,所以C也不对。其余有关mls的描述是对的。

答案:ABE

1.属于B细胞的CD分子有

A CDl9

B CD21

C CD40

D CD2

E CD80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位于B细胞表面的CD分子的认识。B细胞表面CD分子29种。有CDl9、CD21、CD40及CD80等。常见错误是选D。CD2是成熟的T细胞的CD分子,B细胞不表达CD2。

答案:ABCE

2.有关mlg,正确的是

A 是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B 表达于所有成熟的B细胞表面

C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原型

D mlg的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

E 以分泌型或膜结合形式存在,传递抗原刺激信号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膜表面知球蛋白(mlg)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E,认为mlg以分泌型或膜结合型形式存在。实际上mlg重链的胞内部分很短,决定mlg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而需要其他辅助分子的参与,所以E错。其他几点有关mlg的描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ABCD

3. mIg,正确的是

A mIg即Smlg

B 也表达于大多数B细胞瘤的细胞表面

C. Ig重链没有亲水或疏水末端

D成熟B细胞的mlg主要为mlgG和mIgD

E 以四肽链存在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mlg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D,混淆了mlgM和mlgG。正确的是mlgM和mIgD,所以D不对,Ig重链有亲水或疏水末端,所以C也不对。其余有关mls的描述是对的。

答案:ABE

细胞亚群有

A B3

B B2

C B1

D B4

E B5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对B细胞亚群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E,可能是将B5与CD5混淆造成。B细胞亚群按照是否表达CD5而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所以ADE都错。

答案:BC

细胞表达

A CRl

B CR2

C C3b受体

D C3b/C4b受体

E CD21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的认识。常见错误是漏选E。B细胞主要表达CRl,即C3b受体或C3b/C4b受体,即CD35;CR2即CD21,旧称C3d受体,也是EB病毒受体。所以都对。

答案:ABCDE

11.以下CD分子中属于B细胞的有

A CD86

B CD22

C CD79

D CD40L

E CD21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表面的CD分子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D。CD40L(CDl54)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CD4T和CD8T)。B细胞表达CD40L的配体

CD40。其他CD分子均位于B细胞表面。

答案:ABCE

12.属于B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是

A CD40

B CD80

C CD28

D CD86

E CDl52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认识。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有CD40、CD80()和CD86()等。常见错误是选C和E。CD28和CDl52是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所以都不对。

答案:ABD

细胞的主要功能有

A 产生抗体

B 无需诱导即可表达抗原提呈功能

C分泌细胞因子

D 抗肿瘤

E 提呈抗原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的功能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B,认为B细胞有抗原提呈功能。实际上,只有活化B细胞才是抗原提呈细胞,所以必需微生物组分诱导才可表达抗原提呈功能;选D也错,因为B细胞无此功能。

答案:ACE

14.有关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正确的是;

A 分泌IL—10

B 分泌IL—13

C 分泌IL—5

D 分泌IL—12

E 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C,对此问题没有完全掌握。IL—5是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的,不是B细胞分泌的。IL-10、IL—13及IL—12等都是由B细胞分泌的,它们对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造血均有一定作用。

答案:ABDE

15,B细胞产生的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的主要方式是

A 中和作用

B 结合作用

C 调理作用

D 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发 挥补体参与的调理作用

E 缩和作用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的功能之一:产生抗体的认识。抗体主要以三种主要方式参与免疫反应,分别是:中和作用、调理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同时其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使病原体被吞噬)和补体参与的调理作用,因此B、E都错。

答案:ACD

细胞表面的受体是

A Pc受体

B C3b受体

C E受体

D 丝裂原受体

E mlg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表面受体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C。E受体即绵羊红细胞受体,是CD2分子,是位于T细胞表面的受体,所以C不对。

答案:ABDE

医学考试题

95 评论(15)

杜嘉班纳Ricky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型有: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B1型题(标准配伍题)、A3型题(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A4型题(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1、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2、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30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