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26

蓝Luckyclover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下雨不流泪

已采纳

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扩展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各单元考试科目和分值

一、第一单元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药学47分,西医内科学43分,卫生法规10分。

二、第二单元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学50分,方剂学47分,诊断学基础43分,医学伦理学10分。

三、第三单元的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90分和针灸学60分。

四、第四单元的科目

考试科目为外科学40分,妇科学41分,儿科学39分,传染病学30分。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338 评论(10)

渴望丰收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考试内容如下:

一、执医技能考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

技能考试分为三站。第一站为病案分析,第二站为临床操作,第三站为临床答辩。

(1)第一站为病案分析,分为两大题,这两个题为40分,占的比重很大。一题是考内科的病案,另一题考外、妇、儿的病案,考试需答出病名、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等。这里辨病正确最为关键,因为如果辨病错误的话,接下来就全错了。

需要先把操作书上的各个病的证型和方药熟记,然后再配合做一些病案题进行加强巩固。特别是反复出现的一些病的证型一定要注意总结,考到的可能性很大。这题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也比较重要,需要拿到30分左右,才能在后面比较顺利的通过。

(2)第二站为临床操作,分四个项目,中医操作第一个是考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把书上的操作要领记熟,考试时能表达出来即可,比较容易过关。第二个是考针灸方面的,包括穴位的定位和操作方法,穴位的定位需要花时间熟记。体格检查和西医操作比较难,需要看视频,且要看书上的要领。

体格检查内容比较多,不好把握。但西医操作就是考书上那几个重点操作,要多看几遍视频,并看书记住操作步骤,比较容易过关。最后强调,操作有些容易忽视的细节要注意,不然很容易出错。这一站需拿到20分左右。

(3)第三站为临床答辩,分为四个项目,第一个问诊为送分题,只需背一个问诊模版,就可得10分。第二题为中医的问题,需要多看书,针灸方面的考的比较多。

第三题为双重诊断,根据一个病案,辨别出中医、西医病名,这个要靠运气了,抽到难的比较难辨别出来。第四题考的是实验室检查,这个难度比较大,不过还好分值不大。这一站至少要拿到15分左右,还是蛮好得分的。

二、执医笔试(满分600分,360分及格)

笔试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分值都为150分,具体内容如下:

(1)第一部分: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这六门为中医的基础,分值加起来有340分,考过研的同学这里比较好得分。不过去年的中内和针灸考的比较细,容易出错,需要认真复习。这六门如果能出错率比较低,就很容易通过了。

(2)第二部分:诊断学基础、西内、传染病学。这三门为西医的内容,复习起来比较难理解,去年我这三门基础比较差,丢分丢的比较严重,所以还是需要提前好好看书的。

(3)第三部分:中外、中妇、中儿。这三门虽说是中医的,但是复习起来比较难记,很多病容易混淆,需要去熟记。去年这三门考的比较基础,但是由于我平时复习没有记得太熟,很多题在选择时相当犹豫,后面一堆答案不确定的都是错的。所以,还是不要疏忽一些觉得不好记的东西。

(4)第四部分:卫生法规、医学伦理。这两科分值少,内容简单,可以在最后花少许的时间复习一下。

211 评论(14)

雪绒花05

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最新的医学考证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护理,医师,中医,口腔,护师,以及贺银成,天天师兄,张博士,昭昭等名师资源,资源适合医学类的学生,也适合需要考证的人群;资料会同步更新,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最新医学考证学习资料

链接:

提取码:944A

206 评论(9)

真南真北

一、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都包括以下内容:

1、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为病历考试、基本损伤与体格检查考试、临床答辩考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学综合笔试为标准化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

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140 评论(11)

szcarol617

临床、口腔、公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分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

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科目具体如下:

1、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西内科学、中西外科学、中西妇科学、中西儿科学、针灸学。

2、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4、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273 评论(8)

t苹果多多t

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

2.临床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病学、皮肤病学、眼科、耳鼻喉科、口腔医学、心理卫生等。

3.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医疗传染病控制,社区医疗卫生管理等。

4.法律、伦理与职业规范: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医疗纪律和医学职业规范等。

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以实际工作岗位为基础,是对一名执业医师必要且全面的考核。需要考生具备深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医术和医学文化素养。

想要更为详细的信息可前往A 虎  医考的官网进行查看。

314 评论(10)

蛋塔阿姨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考虑到我国实行多层次医学教育、多结构医师职称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存在中医等多种传统医学的实际情况,中医医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分级: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其区别在于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不能独立执业,但在乡镇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疗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2、分类: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民族医专业三类,民族医专业中开考的有藏医专业、蒙医专业、维医专业三个民族医专业。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参考人员复杂,类别繁多,报考类别共有18个。

21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