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2

小小小花花儿
首页 > 考试培训 > 高考试卷分类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深夜地黄昏

已采纳

今天是6月9日,也是全国高考的最后一天,今天下午考的是政治和地理,在这两门考试以后,可以说高考就已经全部结束了。今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分为甲卷、全国高考乙卷、新高考一卷、新高考二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以及浙江卷。那么就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大家都是统一高考,都是通过一个方式录取学校,考的卷子会有这么多区别呢?

比如说这次的高考,除去四个特殊地点的高考。主要还是分为老高考以及新高考,从高考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出,新高考主要是通过实行3+1+2或者3+3模式进行高考。意思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由教育部统一编写试卷。而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这是由当地的教育部门编写。前三门是统一的考试。后面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除了语数外,先选物理或者历史中间的一个,然后再在其他四门中选择两个作为高考内容,这就是3+1+2。还有3+3就是从其余六门任选三门这样。因为这种形式还需要适应,所以先选择了一些教育资源发达的地方进行试点。

比如说全国甲卷,主要是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这五个省份考试。这五个省份除了四川,其他的都是比较穷并且教育资源非常弱的,而四川因为重庆是单独的高考内容。除去重庆外,四川的整体实力强度也不高,所以这五个省份会在一些方面有一些变动,给予他们一定的竞争力。当然,这不意味着他们的试卷简单,只能说他们的竞争赛道会少一些强省而已。

比如说北京、上海、天津和浙江都是我们非常发达的省市,这些地方都是单独高考,在高考内容中,会增加很多只有经济发达地区才有能力做出来的一些思辨以及一些高难度的内容。还有一些原因是因为针对当地的户口提供的一种保护性政策,为了保证资源优势集中。

不过,无论哪里高考,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好成绩!

高考试卷分类

180 评论(9)

蔡zhong凯

一般一卷最难,二卷稍微差点,三卷最简单

123 评论(9)

好意萊傳媒

讨论考试的公平性有两个角度,一是维稳的角度,二是选拔的角度。高考在国内已经成了特殊的文化符号,因此第一种机制可能更加重要,但官面上没有办法公开谈。

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考体制整体上作为一种规训存在,用高度透明的选拔式教育进行资源分配。每一次考试都有分数,有排名,学生习惯了这一点,因此也接受了自己的位置。

长期考500分的考生理解自己只是个500分的人,能去500分的学校;长期考六百多分的考生理解到自己的值得被当作“人才”,录取进985,双一流。长达三年的高中教育和反复的排名保证了大部分考生都会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而最后的高考只是将他们心中本就存在的预期落到实处而已。

这样一个让大部分年轻人各安其位的机制,其维稳作用自然显而易见。但副作用就是一旦实际的选拔考试和学生这些年来的预期有些出入,就会造成很麻烦的矛盾。

长期认为自己值得500分地位的考生突然只考了450分,自然会认为自己吃了亏。即便考试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和这几年来的预期有些出入而已。这是一种扭曲的对“公平”的理解,是一群已经被规训好的人突然发现社会真实和他们长期接受的规训不一致时所表现出的疑惑。

而坦白讲,这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情。

而换一个角度,从治理的方向去想,上述整套机制在实际治理中都是不可见的。可见的仍然是表面上的“选拔”机能,这种选拔目的和上述维稳机制的矛盾是高考制度的内在矛盾,时常在高校摆脱高考招生的尝试中体现出来:高校只看重选拔,并不在意与教育和阶级再生产相关的社会成本。

至于选拔本身,在国家主要需要高端理工科人才的今天,低难度的高考在如今是一种相对低效的选拔机制,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争议。

对天资稍好,分数在650以上的考生而言,在此之上的分数区分没有任何针对学生能力的选拔效果。而如果在清华随便找几个路人问他们对高考分数的态度,大多数人会委婉的和你讲,在670分段以上继续提分无异于耍猴,对这些人才储备而言,高考并不会提供什么公平,只会造成非常无聊的额外问题。

如果对高分考生的生态略微熟悉,就会发现,对这部分人而言,自主招生和竞赛从来都是优先选项。其中大部分人并不是抱着“大家都有,我没有就吃亏”的心态去搞竞赛的,选择竞赛的原因是高考真的相当无聊且没意义。

选拔机制在高分段的失能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了,从我高考到今天已经六年,而从上述心态在高分考生中普遍流行到现在已有十年以上。这部分人占的比例虽然小,但无论是舆论场上,还是在产业体系中,未来都会占据可观的一席之地,高考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公平的象征,而是一次不得不陪着剩下那些人参加的,没什么选拔意义的无聊测试。

而后续对竞赛体系的打压……算了不展开谈了。

从选拔机制的公平、有效性的角度考虑,这才是会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潜在危险所在。

214 评论(9)

我家的笨笨蛋

全国高考卷目前分为四类,分别包括: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全国甲卷(新课标Ⅱ卷)、全国丙卷(新课标Ⅲ卷)以及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

第一种:全国1卷

全国卷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高考统一卷,在2013年的时候,全国卷分为3类,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从难易程度的角度来说,全国1卷难度最大,依次递减,也就是说全国3卷的考试难度最小。

在2013年的时候,全国一共有21个省市加入新课标高考,但是并不是全部科目按照新课标内容,其中部分省市的部分科目,由各省市自主命题,此后每年都有省市陆续退出,而到2021年,只有4个省市采用全国高考1卷。

第二种:全国2卷

2021年的高考,全国共有8个省市采用全国2卷,作为全国卷中难度适中的一档,其中语文、数学两科与全国1卷的难度大致相当,而对于其他的英语、理综、文综方面却有明显的难度降低,所以对于一些教育资源不甚发达的地区,选择全国2卷也是情理之中。

第三种:全国3卷

在所有的新课标全国卷中,全国3卷的难度最低,尤其是在一些容易拔高难度的英语听力、理综数学难题方面,高考3卷的难度明显降低,这对于西藏、云南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省市来说,是最匹配的难度。

第四种:3+3模式

今年高考共有6个省市采用了3+3的模式,其中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英,而另一个3则指的是,在其他的科目中,选出3个自己更为擅长或者是感兴趣的科目,然后高考的时候把6科成绩汇总,成为学生高考的总分。

第五种:3+1+2模式

剩余的省份选择了3+1+2的模式,其中3为语数英三门主科,而1则是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而2则是在剩下的科目中选择2门。

新高考模式从2020年正式开始,今年共有8个省市选择这种模式,其中“1”代表首选科目,而“2”则为再选科目,再选更多的要求在于,如果想要报考的学校专业是生物,那么再选科目中必须要有生物这一门。

280 评论(15)

吃生鱼片的猫

适用地区不同。全国一卷: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全国二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全国三卷: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2、难易程度不同。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全国三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新增Ⅲ卷。并且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特征:1、考查内容与新课程匹配。2、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3、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342 评论(9)

湘剑狠皖

高考全国一二三卷的不同高考全国一卷的整体教育水平是要比二卷高一个档次的,当然,里面也有例外。比如辽宁省的教育就还不错,安徽在一卷试用地区水平较低。但是,试卷的使用地区是与整体教育水平呈线性关系的。因为高考讲究的是一个公平性,你水平低的地方去和水平高的地方比,总是要吃亏。具体全国一二三卷难度系数不同的年份也有区别,一般情况下是全国一卷和二卷要比全国三卷难度高一些,但是在2016年的全国三卷就比全国一卷和二卷难度要大,因此还是要参考当年的全国一二三套试卷实际情况。使用省份不同1、全国卷I目前适用地区有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2、全国卷Ⅱ目前适用地区有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3、全国卷Ⅲ目前适用地区有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16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