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馄饨小馄饨
现在的会计理论中,借贷已经演变为一种符号的形式,”借“泛指资产或费用增加(负债和损益类减少),”贷“泛指负债或损益增加(资产或费用减少)。在实际工作中不必拘泥于此,要灵活运用。
索邦大学
会计中的借贷只是个记账符号,要想记住借贷的使用首先要记住资产负债表就可以了。资产负债表左边是资产和费用类,借是增加,贷是减少。资产负债表右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那么右边借就是减少,贷是增加。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样来记忆,等式左边的借增贷减,右边的则相反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责减少时,记入左侧。借或贷只是记账符号。它表明数字在科目中的记账方向。把会计要素按照恒等式用借贷在科目中表现出来。首先你要搞清楚账户类型以及经济业务业务反映的内容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权益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与负债类账户相同;损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与负债类账户相同;损益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记住资产类和负债类账户,然后对比记忆。
小陆是吃货
你可以看看资产负债表:资产的借方余额=负债的贷方余额+所有者权益的贷方余额 资产类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企业拥有的资产; 负债类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企业应偿还的负债; 所有者权益类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企业拥有的净资产(即投入的本金+经营挣得钱); 所有者权益的贷方余额=资产的借方余额-负债的贷方余额 再看利润表损益类,广义的收入-成本费用支出=利润(即经营挣得钱,增加所有者权益)期末要结账,所以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等都转入本年利润。最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其他损益类期末都无余额。
一谷鱼vegfish
一、最基础的借贷方含义是:1、资产类,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一般余额在借方。2、负债类,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一般余额在贷方。二、所有者权益类有两种:1、其中的费用账户,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所得税费用等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支出账户也是如此,如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权益类的收入账户,如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2、利润账户也是如此,如,本年利润,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你可以看看资产负债表:资产的借方余额=负债的贷方余额+所有者权益的贷方余额。拓展资料:(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