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G2000的恶魔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加权平均法公式有哪些?该怎么理解?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优点:计算方法简单。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
Vickey小姐
首先明确什么是加权平均法,然后你就觉得计算很容易的。上面你说的不能求加权平均数。我现在举一个例,很容易的。分批购入钢材第一批10吨总价20000单价2000第二批11吨总价23100单价2100第三批20吨总价44000单价2200现在用加权平均法求单价(20000+23100+44000)/(10+11+20)=2124。392124。39这个单价就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
浅陌时光
一、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如下: 1、存货平均单位成本 = [月初库存存货成本 +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平均单位成本 3、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二、举例 某企业月初存货A数量150千克,单价10元,成本1500元。本月入库合计数量400千克,成本5500元,发出350千克。 1、求库存存货平均单位成本=(1500+5500)/(150+400)=12.73元/千克(四舍五入数) 2、发出存货成本=350*12.73=4455.5元 3、月末库存存货成本=1500+5500-4455.5=2544.5元。 三、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素颜~红太狼
会计里的加权平均法包括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饕餮江江
加权平均法是利用过去若干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同一变量的观测值并以时间顺序数为权数,计算出观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以这一数字作为预测未来期间该变量预测值的一种趋势预测法。会计里的加权平均法是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拓展资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