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6

奋斗的小俊俊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科目设置特点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好菇凉

已采纳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

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企业自身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会计科目设置特点

341 评论(12)

宁波的的汤圆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205 评论(13)

Joey玖玖

会计科目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一)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由于会计科目是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进一步的分类,因此,各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一方面应能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会计对象特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不必千篇一律。会计学习网小编例举:工业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会计科目,用以核算和监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商品流通企业则不需设置这样的科目。(二)必须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因此,企业要设置相关科目。如企业的盈亏情况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非常关心的,为此,企业必须设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本年利润”科目,用以反映盈亏的形成。又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会计提供尽可能详细、具体的资料,而对外报告往往只需提供比较综合的数据,因此,企业对许多科目要设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以提供详细程度各异的信息。(三)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统一性是指会计科目的设置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及其涵盖的范围和内容,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一致,信息可比;灵活性是指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某些会计科目。(四)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稳定性是指企业的会计科目名称、内容和数量等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变动;适应性是指企业应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和本单位经营活动内容的变化而对会计科目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五)完整性和互斥性相结合完整性是指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能全面、系统、完整地体现其所有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企业所发生的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有相应的会计科目予以反映;互斥性是指会计科目要概念清楚、核算内容明确,相互之间不得混淆和交叉。

97 评论(15)

天使之懿727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其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作全面的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具体地说,应该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若干会计科目,不能有任何漏洞,要覆盖全部核算内容,

而且,每一个会计科目都应有特定的核算内容,要有明确的涵义和界限,各个会计科目之间既要有一定的联系,又要各自独立,不能交叉重叠,不能含糊不清。

扩展资料

会计科目设计原则是指设计会计科目应遵福的要求。主要包括:

1、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全面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

2、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提供准确的会计指标;

3、科目名称,要含义准确,简明要;

4、科目的内容要专一,科目体系的层次,划分要合理;

5、科目内容的口径,要与统计、计划的相关指标衔接;

6、要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设计原则

317 评论(9)

朱迪迪迪

会计这一门考试科目是注会专业阶段最难的一门考试,也可以说是注会考试科目中最难的一科,但是会计科目又和其他的考试科目联系很紧密。可以称得上是注会考试的基础。学好了会计,可以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会计这一科目有以下特点。

1.覆盖面广,考察的知识多。注会会计的客观题全面开花,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可能出题。

2.注重热点,突出重点综合性较强。一般来说,当年有什么比较热点的内容,考试中就会出现什么。重点非常突出。

3.综合性较强。比如合并财务报表与长期股权投资的结合,内部交易的消除,还涉及到基础章节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计算分析题都是有一定综合性的,有的题目涉及几章,不同小问涉及不同章节。注册会计师

注会会计科目应该如何备考?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会计这一科目相对来说比较基础,但是,会计学好之后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会起到助力作用,所以会计科目十分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学习会计科目呢?高顿小编整理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学习。

1.重视会计科目教材的学习,利用教材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先把教材通读一遍,了解教材的大致知识点和框架,并把自己还不会的知识点标记出来,在后续的学习中解决这些问题。

2.提高做真题的速度,尤其是真题考前演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考生可以按照正式的考试时间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每一次练习时的答题速度,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才能在考场上争取到更多的提分空间。

3.练习后一定要复盘所学知识,否则很快就忘了,再捡起来就很麻烦。

注会考试想一次报三门科目如何搭配?

会计+审计+战略

在cpa考试中,会计与审计的联系比较大,学习审计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习顺序应该是在会计之后。较难的两科配上比较容易的战略,对于难易搭配来说比较合适,备考时先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会计和审计上,最后冲刺一下战略就可以了。

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322 评论(15)

wo洒脱小姐

(1)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会计科目五大类。 (2)会计科目按其隶属关系,可分为总账科目、子目和细目。 在实际会计处理过程中,对于某些会计科目如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还需进一步了解其详细信息。如原材料,必须知道它的种类、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这些就需在原有科目下再根据用途和需要具体设置细目,这就有了总账科目、子目、细目等。 总账科目又称总分类科目或一级科目,它是总括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科目。细目又称明细分类科目或三级科目,它是详细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科目。有的总账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较多,还可在总账科目和细目之间设置子目。子目又称二级科目,是对总账科目的进一步分类,而细目是对子目的进一步分类。例如,工业企业可在"原材料"总账科目下设置"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包装物"、"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等子目,然后再依据材料规格、品种或型号等设置细目。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会计制度,这种制度的典型特征就是由国家规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财政部已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科目由三部分组成,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

16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