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6

靓丽人生000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为啥组织需要会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人鱼不流泪

已采纳

会计在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同的行业所要求的会计工作是不相同的.如:工业企业中,会计可能要分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等,而他们所做的工作又是不相同的.成本会计以产品工艺流程来区分材料在各个不同步骤中占成品的比例来计算成本;而财务会计是在事后去分类,去汇总,去统计分析,属于事后会计.在商业企业中,会计的基本工作是相同的,都是事后会计,但在大型企业中要求会计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能提出企业经营中未来资金的流转状况,以及经营中的漏洞和今后市场的大致变化和发展趋势.而中小企业的会计在这一方面就不是太重要了.每个会计期间能准确地及时地计算出盈亏就够了.致于外资和合资企业则要求会计要懂国际统用<<企业会计准则>>,能以不同的币种编制财务报表.股份制公司还要求能计算每股收益及收率等.本人建议:赶快去学习"CAT课程~

为啥组织需要会计

91 评论(8)

小骨头骨头

如果说从细节来看,其实是每个部门都需要这样的一个管理会计去给他们去分析与费用相关,或者成本相关,或者经营相关的一些问题,这就是管理会计应该做的事情

221 评论(8)

玥玥285966231

你好。感谢楼主的邀请。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信达教育的一名老师。那从我自身经验和理解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下面是我的部分拙见:1、所谓会计的目的,就是会计工资人员要完成的目标或要达到的标准。如信达教育的会计人员每年、每月和每天的工作指标(kpi),便属于会计目的范围。1、会计目的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会计目的是要达成的目标,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会计的理论方法和知识做支撑。2、不同时期会计目的是不同的。式簿记时代会计目标是核算收支。2—15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后,会计目的是为经营者提供所有财产和交易情况的信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进行的产业革命后,会计目标变成了为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会计信息它是有主体的,分别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般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而投资人、政府机构或者债权人、企业一般是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5、两者没有绝对之分。如企业可以是投资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是提供者。因为它的财务部做每年的财务报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给企业的内部领导、股东看;一部分是给政府、社会监督机构看。如果是前者它便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若是后者它便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

121 评论(13)

一佛爷一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所需要到达的目的,会计主要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是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两大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财务会计应以提供反映经营业绩的信息为重心,且在反映财务信息时主要强调客观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财务会计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应以提供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为重心,且在反映财务信息时主要强调相关性和有用性。显然,考察财务会计的目标必须与具体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在资本时常不大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比较切合实际,它能使企业的会计行为与其经济行为一致。而在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决策有用“观显得更为科学,它促使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产生质的飞跃。 当然,这两种观点实际上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相互融合更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认识一般会计的目标。譬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上述两种观点作了综合性描述:1)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2)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回经营责任的成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管理工作,是为了能够做出经济决策。例如,是保持还是卖出其对企业的投资,是续聘还是更换管理者等。 我国财务报告主要目标是: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曾所经营管理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产,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238 评论(9)

麦当当5188

是的,一定需要请,假若你自己会处理公司的税务、账务,可以不请。需要请的理由如下:记账+报税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司和法定代表人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0日内,要办理税务登记,当月就要建立公司账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营业执照获批以后,在首月建立账本以后,企业应于次月开始进行纳税申报。这也就是说,不管你的公司有没有赚钱,也不管你的公司有没有业务来源,每个月的做账和报税是不可避免的。即便你暂时还没有业务往来,也要按时进行税务零申报。如果你没有按时进行每月的税务申报,作为法定代表人的你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不利后果。不按时报税,公司就会被列入工商经营异常目录,该异常如果三年还未处理,公司将列入违法失信名单。这个时候,作为法定代表人的你,在贷款、买房、出行、移民等等方面,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窘境如果公司还存在其他的债务纠纷,你还有被列为“老赖”的可能公司的成立,无论采取严格准则主义,还是核准主义,都应具备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一、实质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实质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要件:公司类别、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及组织机构。2.设立人要件:(1)公司设立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自然人,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法人,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无限责任公司股东,或合伙中的合伙人及其他无权利能力的社会团体,不得以团体名义作为公司设立人。(2)设立人人数要件:公司设立之初的人数规定,各个法律有所不同。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为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的惟一股东是根据国家授权而进行投资的政府机构或是具有政府职能的公司。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五人以上设立人,其中过半数的设立人必须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可以少于五人,但应采取募集设立方式。(3)设立人出资要件。在实行授权资本制的国家里,设立人的出资要件,法律无明确严格的规定。而我国是实行资本确定原则的国家,对设立人出资要件,有严格、详细的规定。注意:第一,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均不得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3条、第78条规定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额。第二,出资手段方面,法律允许用货币以外,可以用货币计算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但同时又规定,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第三,设立人必须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设立人的出资额和出资方式,同时,注册资本必须在公司成立时全部缴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8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交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其余股份向社会募集。第四,禁止“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若有,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06条、第208条及相关法律规定,追究法律责任。(4)设立行为要件。二、程序要件。公司成立的程序要件,包括申请设立登记和有关注册登记机关审查,发照登记等程序。我国的公司登记机关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司的登记工作实行分级管辖的原则。1.申请设立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7条和第82条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在公司全部股东出资缴纳之后或股份有限公司在创立大会结束之后的30日之内,向有关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提交设立公司应报送的文件。2.登记机关审查,发照登记。登记机关对申请人的设立登记申请及其报送的文件进行审查,并收取公司设立登记费用。经审查,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所定条件的,进行设立登记,发给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公司即成立。

200 评论(12)

隐逸的军装梦

会计,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也是每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岗位之一,承担着组织命脉的重任。每一位会计人都在这个行业中规划着自己的生涯路线,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会计人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经过我们在与不同的会计人才交流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网页链接

会计的具体目标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

(2)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满足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

(3)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15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