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7

黄紫完美搭配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lackiron.sh

已采纳

一、会计科目1.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2.分类:(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周转材料、存货2)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预收账款、预提费用3)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4)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5)损益类:收入、费用3.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1)总分类科目:也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由财政部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统一规定的。(2)明细分类科目:可以由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状况自行设置。(3)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总账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账科目的补充和说明。二、账户1.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2.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两者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4.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分类的项目名称,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本身没有结构,不能直接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增减变化情况;账户则具有一定的结构,能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两者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承担不同。三、复式记账法1.概念: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上进行记录,这种双重记录的方法就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依据是会计等式。2.与胆识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分类记录,可以清晰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和结果。(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可以利用试算平衡公式,检查科目记录是否正确。4.分类: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目前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1.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2.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记增加,记减少,余额在借方。(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是: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余额在贷方。(3)费用成本账户的结构是: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没有期末余额。(4)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一般没有期末余额。基本是这样了!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247 评论(12)

我是丽香

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 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价值第二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三、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二)常用会计科目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 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二、收入-费用=利润第二节 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1)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2)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2.会计分录(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试算平衡的含义2.试算平衡的分类(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二)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1)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2)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3)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4)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第四章 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一)原始凭证(二)记账凭证二、会计凭证的作用(一)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二)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三)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种类(一)按取得的来源不同分类1.自制原始凭证2.外来原始凭证(二)按照格式的不同分类1.通用凭证2.专用凭证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原始凭证所包括的基本内容,通常称为凭证要素,主要有:原始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的编号、接受凭证单位名称(抬头人)、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填制单位签章、有关人员(部门负责人、经办人员)签章、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凭证附件。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一)填制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1.记录要真实2.内容要完整3.手续要完备4.书写要清楚、规范5.编号要连续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7.填制要及时(二)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1.一次凭证的填制2.累计凭证的填制3.汇总凭证的填制(三)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四、原始凭证的审核(一)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二)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三)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四)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五)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六)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第三节记账凭证一、记账凭证的种类(一)按内容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1.收款凭证2.付款凭证3.转账凭证(二)按填列方式可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1.复式凭证2.单式凭证二、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记账凭证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1)记账凭证的名称;(2)记账凭证的日期;(3)记账凭证的编号;(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7)记账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9)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有关人员的签章,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一)基本要求(二)收款凭证的填制要求(三)付款凭证的填制要求(四)转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五)记账凭证的审核1.内容是否真实2.项目是否齐全3.科目是否正确4.金额是否正确5.书写是否正确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二、会计凭证的保管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登账后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存查。第五章 会计账簿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簿籍。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二、会计账簿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序时账簿2.分类账簿3.备查账簿(二)按账页格式分类1.两栏式账簿2.三栏式账簿3.多栏式账簿4.数量金额式账簿(三)按外型特征分类1.订本账2.活页账3.卡片账三、会计账簿与账户(一)账户的概念(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三)账簿与账户的关系第二节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登记规则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一)封面(二)扉页(三)账页二、会计账簿的启用三、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第三节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一、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一)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1.现金日记账的格式(1)三栏式日记账(2)多栏式日记账2.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1)日期栏(2)凭证栏(3)摘要栏(4)对方科目栏(5)收入、支出栏(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与现金日记账相同。二、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一)总分类账的格式总分类账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以提供总括会计信息的账簿。总分类账最常用的格式为三栏式,设置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基本金额栏目。(二)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总分类账可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也可以根据经过汇总的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等登记。(三)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1.明细分类账的格式(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2)多栏式明细分类账(3)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2.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3.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第四节对账一、账证核对账证核对是指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二、账账核对(一)总分类账簿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二)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三)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核对(四)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三、账实核对(一)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三)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四)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符第五节错账更正方法一、划线更正法二、红字更正法三、补充登记法第六节结账一、结账的程序二、结账的方法第七节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一、会计账簿的更换二、会计账簿的保管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第一节记账凭证处理程序一、一般步骤(一)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二)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采用通用的记账凭证)(三)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四)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五)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六)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七)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一)特点(二)优缺点(三)适用范围第二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汇总记账凭证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三种格式。(一)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二)汇总付款凭证的编制(三)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二、一般编制步骤(一)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二)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采用通用的记账凭证(三)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四)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五)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六)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七)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八)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一)特点(二)优缺点(三)适用范围第三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一、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二、一般编制步骤(一)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二)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三)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四)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五)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六)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七)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八)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一)特点(二)优缺点(三)适用范围第七章 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概念(一)按清查的范围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二)按清查的时间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二、财产清查的意义(一)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量,确定实有数量与账面数量之间的差异,查明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差异,改进工作,从而保证账实相符,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二)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情况是否良好,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霉烂、变质、损失浪费,或者被非法挪用、贪污盗窃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管理,切实保障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三)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库存和使用情况,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各项财产物资,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一)库存现金的清查(二)银行存款的清查二、实物的清查方法(一)实地盘点法(二)技术推算法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要求(一)分析账实不符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二)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三)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四)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和方法(一)审批之前的处理(二)审批之后的处理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一)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三)现金流量表(四)附注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一)真实可靠(二)全面完整(三)编报及时(四)便于理解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意义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三、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方法(一)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二)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三)根据明细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四)根据总账余额和明细账余额计算填列(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六)资产负债表附注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和有关备查账簿等的记录分析填列第三节利润表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二、利润表的格式三、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一)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二)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第九章 会计档案第一节会计档案概述一、会计档案的概念二、会计档案的内容(一)会计凭证类(二)会计账簿类(三)财务会计报告类(四)其他类第二节会计档案保管一、会计档案的归档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三、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四、会计档案的销毁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第一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一、现金和银行存款(一)提现的账务处理(二)存现的账务处理二、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三)购买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的账务处理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一、原材料(一)购买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二)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二、库存商品(一)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二)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三、固定资产(一)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三)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第三节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一、应收及预付款项(一)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二)应收款项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1.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计算2.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3.实际发生坏账时的账务处理(三)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二、应付账款(一)应付账款发生的账务处理(二)偿付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三、应付职工薪酬(一)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二)发放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四、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二)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五、借款(一)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1.短期借款借入和归还的账务处理2.计提短期借款利息以及支付利息的账务处理(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1.长期借款借入和归还的账务处理2.计提长期借款利息以及支付利息的账务处理第四节资本的增减一、接受投资(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二、实收资本的减少实收资本减少的账务处理。第五节收入、成本和费用一、收入(一)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二)取得其他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二、成本(一)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二)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账务处理三、费用(一)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二)结转其他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三)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四)发生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五)发生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六)发生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等四、营业外收支(一)取得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二)发生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第六节财务成果的计算一、利润(一)利润的计算(二)期末结转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的账务处理(三)期末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的账务处理二、所得税(一)应交纳所得税的计算(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三、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账务处理

328 评论(11)

多多121015

第一章总论一、会计发展会计发展两条线,一是国内二国外;国内原、周、清,古代西周要记清;国外卢卡帕乔利,1494现代开始记。二、会计概念货币为主来计量,运用方法要得当;两个职能是关键,管理根本不能忘。三、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有三种,货币并非唯一的。四、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一二三,核算才是基本的;基本方法有七条,画个圈儿来记牢;设置科目属第一,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财产清查勤对账;最后一个编报表,九九归一证帐表。五、会计职能会计职能在发展,派生职能有决策;基本职能就两条,核算监督别忘了。六、核算职能货币为主来计量,确认记录和报告;具体工作记算报,认真仔细小心好;准确对外报信息,全面系统要连续。七、监督职能核算同时要监督,审查合法与合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贯穿全过程。八、基本职能关系会计核算是前提,控制监督是保障;密切相连不可分,相辅相成有意义。九、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对象=基本职能会计对象=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对象=价值运动会计对象=资金运动十、资金运动三过程老板投钱办企业,资金不够再来借;收到资金要运用,供产销售循环的;一环一环扣紧了,链条断了企业完;企业破产钱要退,先还债款再交税;股东是否分红利,最后结果要盈余。十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7)钱加股票和债券,流动性强属第一;货币来了要购物,交易之中有债务;资本增加和减少,法律依据不可少;日常收入与费用,非日常是得与失;企业盈利怎么办,各方利益都要算;先交国家再来分,企业亏了弥补算;六点以外其他项,七个方面全要记。十二、会计基本假设核算要想没问题,设定时空要合理;会计假设是前提,主体内容有两个;会宽法窄要记清,持续经营要稳定;会计分期出报告,境内计量人民币。十三、会计基础会计核算要分期,收支归属要明晰;企业核算权责制,行政事业收付记。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应具体,六个要素来处理;资产负债和权益,财务状况静态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经营成果变动的。二、资产定义和分类过去交易或事项,现在拥有能控制;将来带来利益的,这种资源就是的;一年以下是流动,以上都是相对的。三、负债定义和分类过去交易或事项,预期流出现在担;负债要看偿付期,一年以上是长期。四、所有者权益定义和分类资产扣除负债后,剩余权益就是的;所有者权益咋分类,股东投入是第一,第二利得和损失,最后还有留存的。五、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本质不同负债 所有者六、收入定义和分类日常收入是主营,还有其他附营的;主营附营加起来,增加老板的权益;非日常的得与失,营业外收支把它记。七、费用定义和分类日常消耗是费用,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人工料费加制造,生产费用成本的,除此之外属期间,经营费用一二三。八、利润定义和分类一定期间的成果,下面的等式来定义;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营业利润是日常,加得减失是总利;所得税费之后的,我们叫他净收益。九、会计要素的计量资产要素做说明,历史成本主计量;盘盈资产怎么办,重置成本来估算;存货减值要预测,可变现值提前算;将来的钱要折现,折现成本要分摊;买卖双方交易中,公允价值会出现。十、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会计要素应具体,会计科目来管理;资产负债和权益,成本损益归一起;若按详细和统驭,总分明细平行记。十一、常用会计科目1、 资产类库存现银行款,还有其他交易的资产;五应收一预付,六个债权是资产;三存货一周转,融资租赁属资产;长股权长待摊,非流动的也要算;还有那, 固定资产累折旧;在建工程和清理,无形资产累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2、负债类短借款长借款,八应两债一起算。3、所有者权益十指应不离。4、成本类对象化费用是什么?生产成本和制造。5、损益类四收入四费用,两支两本一损失。十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一是对上要合法,二是对外要相关;三是对内要实用,原则有三要牢记。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分两边,左边一定等右边;资产权益同增减,什么情况会出现?或左或右内动了,恒等依然不会变;它是复式的基础,也是静态的依据;还有一个恒等式;经营成果动态的;收入扣除费用后,是亏是赚利润算;两个等式来置换,变个戏法再来看,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二、复式记账一是单来二是双,复式记账优点多;资金来龙和去脉,全面囊括在其中;账户设置有符号,记账规则是法宝;试算平衡方法好,查账对账少不了。三、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借贷两字是符号,做账方向别颠倒;借记资产费用增,负债权益反着搞;收入增加贷方看,成本贷方来结转。四、试算平衡试算平衡分两类,借贷不等试试算;借贷相等还有错,平行登记再来看。第四章会计凭证原始凭证是依据,收到以后审仔细;白条收据要过滤,审批最好分三级。部门先给业务看,单据财务要把关;两级审核签字后,拿着单据找老板。科目内容要记清,核算范围记心中;科目使用要规范,制度没有自己添。二级科目要斟酌,流程机构要符合;摘要用语细推敲,用辞简洁事明了。有借有贷要相等,否则凭证做不平;多借多贷太复杂,分录一多眼就花。遇到杂症和疑难,问问老师别蛮干;记账凭证是基础,然后才能把帐记。第五章会计账簿账簿型式有很多,订本活页不用说;还有卡片和台账,数量金额也用上。现金银行总分类,只用订本要学会;其他资产或收益,三栏多栏核算细。账簿启用别太急,扉页内容填整齐;还有就是印花税,要是不贴你不对。科目页次要编号,登记准确别毛躁;要是不止一个人,就用凭证编号本。记账时候要注意,日期摘要别忘记;现金银行天天记,当天工作当天毕。对着凭证记账好,总账要看汇总表;书写不要太潦草,只占半格字要小。记完当月要合计,承前过次须标记;画上红线看得清,上月下月看分明。当月记完结余额,日记天天不用说;累计发生可别忘,以下空白盖上章。如果有错画红线,本格上面补一遍;涂改刮擦和挖补,行家看了要挖苦。还有几种查错法,结帐时候别麻爪;偶数试着除以二,借贷相反整一半。所有位数加起来,被九整除乐开怀;这样情况很常见,位数颠倒找一遍。再不行就都动手,团队精神咱得有;看表对账有人唱,从上倒下捋一趟。第六章财务处理程序第七章财产清查平时工作要跟上,账本实物勤对账;流转信息要合拍,永续盘存不能忘。现金实物要盘点,撒手不管很危险;盘盈盘亏找后账,做帐处理不一样。客户往来要记准,二级科目不能混;定期一定要对账,时间一长对不上。期末坏账别忘提,年限余额百分比;跨期往来追问急,形成坏账就没戏。固定资产有年限,台账卡片最好建;月底不忘提折旧,增减做账在月后。无形资产用摊销,直接账面做减少;还有低值易耗品,分期摊销管得紧。谁的责任谁负担,要用预提和待摊;遵守权责发生制,两个科目是标志。预提待摊月月记,这样才能核算细;如果时间比较长,长期待摊来帮忙。收入成本不真实,会计核算没价值;确认原则不能变,相关规定记得看。费用月月会发生,三项费用分得清;销售营业与财务,分清类别算分明。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只要账簿记的清,编制报表也轻松;资产负债用余额,利润发生比较多。个别帐户有备抵,价值余额分仔细;如果多个汇总的,全部科目别漏记。现金流量不要求,企业编报有自由;底稿T型两种法,凑活才用公式法。报表后面有附注,政策估计与变故;说明影响和重点,附上封面更显眼。(一)资产类库存现,银存款,坏账准备预付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 五应收,三存货(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 ) 长股权,长待摊(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累折旧,在建工程固清理(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财产损益)资金资产属资产类( 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二)负债类短借款,长借款,应交税费预收款(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交税费、预收账款) 九个应付不能忘,还有长期应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 )两个负债不能忘( 预计负债、预计所得税负债 ) 三)所有者权益类十指应不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四)成本类生产制造劳务研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 (五)损益类四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 四支出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四费用(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两损益一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

141 评论(14)

甜心小葡萄499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大纲。如果你是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可以记一下“记账规则之歌”。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三、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29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