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3

冰灵蜜蜜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强化会计管理职能的方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叶子0118

已采纳

一是规划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据以辅助银行各级领导对某些重大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在这个基础上编制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指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二是组织职能。主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定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顺序,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的原理,对银行的各项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三是控制职能。主要是根据规划确立的各项指标,对预期可能发生的或实际已经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在事前或日常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四是评价职能。主要是在事后(一般为年度)根据各责任单位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计算其差异并分析原因,然后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必须建立以下银行管理会计制度:1、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编制制度。商业银行目前都是每年由上级行下达各项工作计划任务,这些计划任务都是上级行根据上年度的实绩乘以本年度的增长比例来确定的,制定的计划有时可能不切合实际,应该采取逐级上报,上级审定的方式。每年年初,下级行上报计划时,应该进行利润预测分析、社会货币需要量预测分析、资金来源预测分析、成本预测分析、现金流量预测分析等。确定了各项预测目标后,再编制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2、成本控制制度。银行管理会计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要强化成本控制,建立一整套较为科学的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和考核办法,通过目标成本细化,从而形成明确的成本控制网络,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通过成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监督,严格控制各项非金融性的资金占用,建立以利润为目标的运营机制。在银行的经营活动中,成本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实行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成本控制是在全行统一计划、统一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主进行组织的。其基本程序是: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并将其细化,监督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及时了解实施情况并纠正偏差,使各项费用支出都在成本控制指标以内。3、加强风险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决策分析。会计决策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负债成本分析、短期投资决策分析。首先,要切实强化经营中的量、本、利分析,对负债结构的成本和各项负债规模的比例系数,进行分析、测算,确定适当的负债规模,使资金得到充分高效地运用。其次,要利用掌握的各种财务信息进行归纳、分析、预测,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银行决策者,以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再次,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不正常或不合理的各类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把银行的经营管理纳入科学的、规范的轨道,达到决策准确、减少和避免风险发生的目的。二是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系统。这种模型分析主要有计划统计分析、政策分析、新近科研成果分析、规划分析等。计划统计分析是最基础的模型,通过计划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提供风险“景气表”,及时调整策略,降低风险;政策分析,主要是产业政策调整、金融政策变化。信贷投向结构分析,研究相应的低险高效的投向管理策略;新近科研成果分析,主要是对业内及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和化解的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规划分析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研制银行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目标指导作用来防范风险。三是确保稳健经营。管理会计要通过各类报表信息对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及时发出预警并超前提出相应的财会对策,尽力把经营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或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对业已发生的各类风险,建立起风险档案,以避免同类风险连续发生。管理会计应积极参与贷款发放全过程,对客户进行财会分析,测算风险系数及客户信用等级,以起到风险把关作用。4、责任评价制度。它是对责任中心进行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种会计制度,实质上是为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责任而实施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把会计资料同有关责任单位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控制系统。首先,建立经济责任指标体系。就目标利润而言,有两个重要指标,即目标成本和目标存款。目标成本是各责任单位为保证目标利润而应达到的成本水平。目标成本的建立,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合理分配和强制控制,形成责任成本。运用目标成本进行管理,使银行各级各部门都具有一套成本指标体系,把全体职工的具体工作都与目标成本联系起来,使人人关心成本降低,提高效益。目标存款额是银行预期达到的存款水平,它是银行资金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利润的主要标志。把目标存款分解,使各部门在吸收存款上人人有压力。其次,做好责任单位的考评工作。一是把考评内容全部形成书面文字,年初与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作为全年责任指标控制。二是建立考评制度,成立以行长领导的财务部门为主的考评小组,对完成指标进行考评。在考核过程中,要将日常考评与专业考评、专业考评与责任考评、全面考评与目标考评相结合,并且要将成果与奖罚挂钩。三是在考评的基础上,对各责任单位填制绩效报告,揭示出责任单位的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差异以及影响其完成情况的因素,作为奖罚的依据,并通报全行,为下年度实施奠定基础。

强化会计管理职能的方法

241 评论(14)

小玩子2603

导语:单位做好财务管理的方法,以下是相关的文章内容,欢迎大家的借鉴参考!为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将企业管理的职能化整合为企业管理的整体化,全面预算将联合管理、联合行动,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确保资金总量和借款、还款的筹划。

只有资金总量得到保证,才能谈到资金的快速周转。因此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一般应相当于企业2~3个月的销售额,二是要做好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测算与平衡。三是要做好归还借款或债务所需资金的平衡。2.提高资金流转速度。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资金总量,资金周转速度快,同样的生产规模,资金总量要求就少,资金的使用价值就高;反之,资金总量要求多,资金使用价值低。

2.提高资金流转速度。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资金总量,资金周转速度快,同样的生产规模,资金总量要求就少,资金的使用价值就高;反之,资金总量要求多,资金使用价值低。

(1)保持合理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流动比率以2∶1为宜,速动比率以1∶1为宜。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当前或近期需支付现金的能力,应保持企业现金收入略大于现金支出。

(2)保持合理的存货比率(存货/流动资产总额)。存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备品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这些存货占用着资金并影响着资金的周转。企业应对采购物资实行定额控制,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使物资结构趋于合理,尽量减少储备资金和成品(商品)资金的占用。存货比率多大为宜,依各时期、各行业、各企业情况不同而不同。但在满足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存货是越少越好。

(3)要严格控制存货周期、应收账款周期及应付账款周期。存货周期是通过当期的销售额和库存资金占用之比来体现的,只有通过缩短存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和减少库存、加速产品销售,才能缩短周期,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周期即账款回收天数,应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政策,千方百计缩短账款回收期。应付账款周期是指充分利用供货方允许企业支付货款的期限,这样企业可利用这部分资金来周转,但也应注意不能拖延应付账款周期而影响企业信誉。

(4)合理调剂安排使用资金,减少借款和承担利息的债务以降低财务费用。企业的资金应得到合理安排,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投资性的长期项目和生产性的短期项目,在生产规模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企业的流动性资金总量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长期项目的资金投入是不均衡的,所以应合理组织资金,尽理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财务费用。

3.做好资金的安全防范工作。

企业的资金安全是防范风险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好资金安全管理。一是要做好资金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好资金支付的授权,严格不同职责的`支付权限,超出支付权限的一律不予办理;二是要做好资金管理岗位的内部牵制工作,不相容岗位绝对不允许由一人兼任;三是加强与银行之间的配合,对超过一定数额的重大支付项目,采取银行电话询证的办法;四是经常进行资金收支业务的检查,对存在疑问的问题要一查到底;五是限制银行账户的开列和审批,严格银行账户的数量。总之,资金的安全是企业风险防范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一定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和行动确保其安全。

1.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

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

通常,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

现金债务总额比: 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流动比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资产净利率:它是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资产负债率: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小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资产安全率: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总资产变现偿还债务后剩余系数的大小。系数越大,资产越安全,财务风险越小;否则反之。

(2)企业可以应用比较、比率分析法来考察其自身历年以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延缓危机甚至杜绝危机。

2.增强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也就是说,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与我无关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才能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按照以上方法作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1、创业小公司或者小公司的企业主需要关注财务吗?

答:很多小企业主由于不懂财务,把财务交给会计或报税公司。但是,财务是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这里边其实包括的信息的基本的录入与保管,财务的合同、发票,我们的收款的过程,员工的报销,各种分析,融资、贷款,等等都关系到整个公司的一个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所以,越是公司的负责人对财务管理越要比较非常的重视。

2、小公司没有专职财务但是又要把财务管好该怎么办?

答:对一个公司来说,其实生存第一!必须是现金为王。不需要牺牲短期价格来获取市场。发展第二,要考虑我的投入是不是有回报的?这些其实都是需要多一些数字的报表。企业主自己要对企业流程非常清楚,先构建系统,录入财务信息,即便找代账公司也要做好日常管理。

3、 企业主要注意避免哪些坏习惯,以免让公司资金流断裂?

不要让现金流的钱趴着,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买短期理财产品。不要把钱限制在1到2个客户身上。要未雨绸缪,有预期未来三个月开销的能力。在收入可以预计后,大的开支(研发投入等)应该来自于新的融资与贷款。公司贷款和获取一定的投资后,还款时间要严格遵守。

4、怎样快速的读懂财务报表?

答:先看利润报表,现金流量报表,代表资金的进入与花费,增值的情况,可以对比衡量看出研发、投资相应的投入。然后再是资产负债报表,资金从负债也好,还是股东的钱哪里去了,代表资产情况。理解这三块,基本能读懂。

5、使用兼职会计或者代帐公司时,有哪些注意点?

答:注意代账公司的质量,代账公司有的人员流动性大,代账有时效性与不可控,要保证相对的一致性。每个月相对应的凭证要要回来,报税的电子数据要传回来给公司。业务与财务部分相关的,要电子存档、留存,防止被服务绑架,掣肘。

11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