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麦乳精
《前沿方法-中山大学》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前沿方法-中山大学|中介+多层4-2013.|中介+多层3-2013.|中介+多层2-2013.|中介+多层1-2013.|20160708-09 2016年度前沿方法系列研讨班—社会网络分析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2016.07.08-09.flv|20160708-09 2016年度前沿方法系列研讨班—社会网络分析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2016.07.08-09.flv|20160708-09 2016年度前沿方法系列研讨班—社会网络分析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2)2016.07.08-09.flv|20160708-09 2016年度前沿方法系列研讨班—社会网络分析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2016.07.08-09.flv
等等等二爷de22
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内部相关性,表现为以下三个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收人-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编制损益表的依据,是一定时期的动态数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这是将第一会计等式和第二会计等式相结合的第三会计等式,是利润分配前的会计等式。
小妖精87623
会计学上的恒等式:资产=权益,权益在这里是会计学上特称,属于所有人的叫做所有者权益,属于债权人的权益叫做债权人权益。两者总称为权益,即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权益(即负债+所有者权益)。下列经济业务,属于权益内部转化,总额不变的业务有()A 收到50000元投资,存入银行[外单位投资增加了实收资本50000元(权益),增加了银行存款50000元(资产)];B 将20000元应收账款转作对A企业的投资[20000元应收账款(资产减少),投资外单位20000元(资产增加);C 经协商,外单位同意将本单位欠其中的20000元应付账款转作对其本单位的投资[外单位20000元应付账款转为实收资本20000元(权益)];D 生产领用原材料3000(存货一增一减。属于权益内部转化,总额不变的业务)下列经济业务,属于权益内部转化,总额不变的业务有(B、D )。
胖墩er猫
不一样!是所有者权益加负债!A的话是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B是应收账款是资产减少了,同时投资也是资产增加了,所以是内部转化C是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D只是把东西换个地方,没有变化,因为生产领用原材料还是属于存货这一类的啊!
大鹏村长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恒等式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