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0

Kiwi琪薇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中级会计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就爱装修

已采纳

年折旧额=2/预计使用年限×每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折余价值=原值-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倒数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折余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剩余价值在两年间平均摊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2007年12月,长江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的原值为15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第一年年折旧额=2/5×158000=63200(元)第二年年折旧额=2/5×(158000-63200)=37920(元)第三年年折旧额=2/5×(158000-63200-37920)=22752(元)第四年、第五年平均摊销第四年、第五年每年年折旧额=1/2×[158000-8000-(63200+37920+22752)] =13064(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中级会计

300 评论(8)

水果西瓜太郎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291 评论(8)

凡人帽子11

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双倍余额递减法(DDB),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

我国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允许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两种: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因此,尽管制度明确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规则,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折旧的具体情况,对规则作必要的修正,以保证折旧的计算结果合理、恰当。

例题

例1.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

会计分录:

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160000

贷:累计折旧160000

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96000

贷:累计折旧96000

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57600

贷:累计折旧57600

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

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27200

贷:累计折旧27200

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

借:所得税3300

贷:递延税款3300

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27200

贷:累计折旧27200

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

借:所得税3300

贷:递延税款3300

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

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

累计折旧368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400000

B、收到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1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1000

C、结转固定资产净损益时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

130 评论(14)

惊艳你的眼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经营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不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在改扩建过程中,已经不属于固定资产了,而是属于在建工程,不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的时间范围: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仍然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再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折旧率= ×100% 年折旧额=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基础是余额,折旧率是双倍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的计提基础是原值减去净残值,折旧率是逐年递减的。简单的说分母就是年数总和,分子就是尚可使用年限。 折旧率= ×100% (三)折旧的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生产部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 在建工程(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227 评论(15)

贪玩欢子

1. 年数总和法:1.1 年折旧率: 剩余可用年限÷使用年数总和×100%(使用年数总和即:自然数等差数列求和)1.2 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当年折旧率例:折旧5年,则使用年数总和为:(1+5)×5÷2=15,第一年折旧率:5÷15×100%=33%,第二年折旧率:4÷15×100%=27%第三年折旧率:3÷15×100%=20%第四年折旧率:2÷15×100%=13%第五年折旧率:1÷15×100%=7%,2. 双倍余额递减法2.1 年折旧率=1÷折旧年限×2×100%2.2 年折旧额=期初净值×年折旧率2.3 最后两年之前不考虑净殖值例:50万,残值率4%,折旧5年,则:折旧率:1÷5×2×100%=40%净残值:50*4%=2第一年折旧额:50*40%=20第二年折旧额:(50-20)*40%=12第三年折旧额:(50-20-12)*40%=7.2第四年折旧额:(50-20-12-7.2-2)÷2=4.4第五年折旧额:4.4

113 评论(14)

喵喵咪儿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净值×年折旧率÷12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128 评论(9)

lilyspirit00

2018初级会计104:固定资产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

22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