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5

吃货小郡主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emini9524

已采纳

你好,会计基础的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在费用中总的描述了期间费用;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中提到期间费用,不过三大费用是分开说的;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有一些分录的示例也对其有所涉及;第八章《财产清查》中提到管理费用的分录(该章最后);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一章中,利润表编制中提到了三大费用,并用公式阐述其之间关系。 望采纳,谢谢!

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190 评论(9)

NightWish431

具体第几章不清楚,但期间费用应该在有关费用的那一章或是费用核算的那一章讲到

162 评论(9)

一粒砂的梦想

会计基础包括有:会计的概论、会计的帐户、复式记帐、帐户和复式记帐法的运用、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财产会计报告、会计工作的组织等内容。

262 评论(15)

深海R蔚蓝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指企业单位对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认定是以款项(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凡属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反之,凡本期未实际收到的款项收入和未付出款项的支出,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采用这种会计处理制度,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缺乏合理的配比,所计算的财务成果也不够正确。

2、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是指以权责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基础。

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已收到款项或付出款项,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扩展资料

考试科目:

1、会计从业资格(已取消)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

2、初级会计职称

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基础》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

3、中级会计职称

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财务管理》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经济法》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基础

138 评论(8)

请叫我开森果

会计在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时主要使用货币量度和实物量度。

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会计的四个环节:

1、确认

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2、计量

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3、记录

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

4、报告

是指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扩展资料:

会计核算的选择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

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

(二)准确性原则

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

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

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发布、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 (计算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方法

339 评论(9)

jajahhauqba

会计基础内容包括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的确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

会计基础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特别是为了确定收入和费用所归属的会计期间、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为运用适合于有关交易和项目的重大概念而提供的方法。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8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