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xin0090
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四大策略
策略一:利用企业清算进行税务筹划
有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其它原因,必须通过终结清算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清算所得是指企业清算的全部资产或者财产扣除清算费用、损失、负债、企业未分配利润、公益金和公积金后的余额,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在资本公积金中,除企业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和接受捐赠的财产价值外,其它项目可从清算所得中扣除。对于重估增值和接受捐赠,发生时计入资本公积,清算时并入清算所得予以课税,这相当于增值部分可以延期纳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创造条件进行资产评估,以评估增值后的财产价值作为折旧计提基础。这样可以较原来多提折旧,抵减更多的所得税,从而减轻税负。
另外,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企业解散日期来影响企业清算期间其应税所得的数额。
策略二:利用“股权转让”变为“先撤资再增资”进行税务筹划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五条“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的税务处理”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降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策略三:利用对外捐赠进行税务筹划
企业捐赠是一种支出,但有时候捐赠时机选择得好,相当于一种广告,并且这种广告效益比一般的广告要好得多,特别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企业往往利用捐赠获得节税和做广告的双重利益。但新税法对捐赠的税前扣除有相应规定,企业在捐赠时应加以注意。
《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这里的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对于企业自行直接发生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性捐赠不得在税前扣除。
策略四、利用产业优惠政策纳税筹划
比如利用下列政策进行纳税筹划:
(一)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的产业和项目的税收优惠。
(三)运用安置特殊人员就业纳税筹划
(四)运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纳税筹划
(五)利用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
janjan3344
公益性的捐赠在营业外支出列支,按照规定,可以在税前按比例扣除。研发费根据新的所得税法规定,可以加计扣除。直接捐赠,按照规定,不能在税前列支。支付的诉讼费,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支付的行政罚款,可以通过营业外支出,但是税前不能扣除。若按照正常的申报,可以列支的公益性捐赠=(100+35-20*1.5+0.8)*12% =(135-30+0.8)*12% =105.8*0.12=12.696(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05.8+(18-12.696)=111.104(万元)应纳所得税额=111.104*25%=27.776(万元)应补缴所得税=27.776-25=2.776(万元)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