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2

表哥很内涵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接受捐赠会计等式左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吃吃吃吃Chen

已采纳

固定资产增加实收资本增加

接受捐赠会计等式左边

110 评论(10)

扶阿婆过马路

1、接受时:按新会计准则(有企业直接按税法规定)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材料"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2、企业计缴所得税:如果捐赠收入金额不大,所得税费用负担不重,直接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接受捐赠是指企业接受国内外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赠予的各类固定资产,入账时应以有关发票或参照市场同类固定资产,加上应由企业负担的费用等资料确定其价格;

如捐赠的是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还应估计其新旧程度,按其净值记入“资本公积”账户,“资本公积”账户是所有者权益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

扩展资料:

一、税法关于接受捐赠的相关会计规定:

1、2008年1月以前,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将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金额较大,可以分5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2008年1月1日以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八)项所称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和个人自愿和无偿给予的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应当在实际收到捐赠资产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编制会计分录时的格式:

1、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2、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3、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接受捐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339 评论(10)

刹那恍惚28

80接受捐赠资产的财务处理 随着企业对外交往的增多以及友好协作单位的增加,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现象也逐渐增加,在企业接受的捐赠资产中,主要是两类,一类为货币资产,另一类为实物资产。企业接受捐赠,而对于捐赠人来说,对受赠单位他不能享受任何财产权利,也不负担任何责任,就是说捐赠人不是投资人,但另一方面,由于捐赠人捐赠资产,使受赠单位的资产增加。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作为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处理(如: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十二条)。 对于接受货币资产,起财务处理比较简单。例A企业接受捐赠,为货币1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万元 贷:资本公积 10万元 而对于接受实物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由于要考虑到递延所得税等,核算起来就比较复杂,下面就实际的例子来说明: 例如:A企业19xx年接受其他单位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48万,预计可以使用4年,残值为零,所得税率为33%,则会计处理如下: 一、资产一直为企业所使用,直到报废为止: ⑴、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 48万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32.16万 递延税款 15.48万 ⑵、每月计提折旧: 借:生产费用 1万 贷:累计折旧 1万 上面的帐务处理中设置了一个“接受捐赠资产准备”的二级科目,主要是用来核算企业接受的捐赠资产扣除未来应缴纳所得税的差额。另外处置该实物资产或使用时,由于该资产的收益已经实现,应将“接受捐赠资产”转入“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 接受捐赠资产后,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每月的折旧费相应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每年年末应从“递延税款”转入“应交税金”帐户,消除由于接受捐赠增加费用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为48/4*33%=3.96万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⑶、借:递延税款 3.9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96万元 同时也要将相应的将“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帐户。 ⑷、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8.04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8.04万元 以后各年的帐务处理如同上面。 二、企业中途处置该项资产: 如果企业使用了两年,把该固定资产出售,则帐务处理如下: ⑸、首先要冲减固定资产原值,此时固定资产的净值值为24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万元 累计折旧 24万元 贷:固定资产 48万元 如果出售的价格低于该资产净值,则按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计算所的税,反之则按出售价计算所得税: ⑹、例如该资产的售价为20万元,低于24万元净值,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万元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 4万元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万元 同时由于企业在使用该资产两年,已经结转增加资产对所得税的影响和“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帐户的数据,因此只要将其余额转入相应的帐户就可以了。 ⑺、借:递延税款 7.92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92万元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16.08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16.08万元 此时企业所交纳的所得税为15.84=7.92+7.92万元。 ⑻、如果以30万元出售,高于愿净值24万元6万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万元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6万元 贷:营业外收入 6万元 借:递延税款 7.92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92万元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16.08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16.08万元 营业外收入6万元应交纳的所得税6*33%=1.98万元计入“所得税”科目,列为本期损益,而实际上该项固定资产企业实际上交纳了所得税为15.84+1.98=(48+6)*33%=17.82万元。。 。zec

123 评论(13)

吃鱼的猫g

1、接受时:按新会计准则(有企业直接按税法规定)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材料"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2、企业计缴所得税:如果捐赠收入金额不大,所得税费用负担不重,直接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如果捐赠收入金额较大,所得税费用负担较重,应按照捐赠资产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按照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按当期应缴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扩展资料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2、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3、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4、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5、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174 评论(12)

猫妖梦懿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 等 贷:营业务收入-捐赠利得

10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