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68

睡神熊猫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预缴税款怎么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使之懿727

已采纳

增值税 是国内产品加工销售等产生增值而有的税, 一般是17% , 而粮油气是13% 也有0 的. 比如避孕药具等.征收机关是税务局而关税有进口和出口关税. 征收机关是海关. 税率根据产品不同而有很大不同. 出口一般不征收出口税. 进口税率大, 比如汽车,摩托等.

初级会计预缴税款怎么算

107 评论(9)

朱迪迪迪

我所在的是服务业,我们是这么操作的1、服务业他们在购买发票的时候就已经在收入之前交税了2、每月根据收入的25%交纳所得税3、我们是网上申报,多交的税款在下月的税额中冲销4、有收入就要交税,收入小于成本和费用就是亏损,用应该交的税的一部分来弥补。

113 评论(8)

wo洒脱小姐

增值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售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讲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现。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什么是价外税?也就是价外征税,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比如: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17%)=11700元。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10000元,另外还要支付个1700元呢?因为这时,你公司做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1700元的增值税,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这1700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A公司收了多收了这1700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并不负担这笔税款。再比如:你公司把购进的100件货物加工成甲产品80件,出售给B0公司,取得销售额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甲产品货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为B公司这时做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税款,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你公司收了这2550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1700元,销售甲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2550元。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所以,你公司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所以这850元也B公司在向你公司购甲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B公司买了你公司的甲产品,再卖给C公司,C公司再卖给D公司...... ,这些过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税的, 直到卖给最终的消费,也就把增值税转嫁到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税也是流转税。如果你是一名会计,从会计分录中也看得出来: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100件货物时,分录:借:原材料 1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贷:应付账款——A公司 11700分录中并没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为公司的费用,而是做为“应交税金”,因为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你公司向B公司销售80件甲产品时,分录:借:应收账款——B公司 17550贷:主营业务收入 17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分录中并没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税款做为公司的业务收入,而是挂“应交税金”,因为这并不归你公司所有,而是应交给国家的税收。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给国家的税收。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12月25日,财政部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实行增值税的优点:第一、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第二、有利于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第三、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第四、有利于国家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一、增值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1、货物;2、应税劳务;3、进口货物。三、增值税的税率增值税税率分为三档: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和零税率。四、增值税的计税依据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计税依据为其销售额,进口货物的计税依据为规定的组成计税价格。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含锐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3、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税率六、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及纳税地点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间与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是相联系的。以1个月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至10日申报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增值税固定业户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增值税非固定业户向销售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进口货物应当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七、增值税的优惠政策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业产品;2.避孕药品和用具;3.古旧图书;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设备;6.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7.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8.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含游艇、摩托车、应征消费税的汽车)。关税关税(Tariff)是指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征收的税收.关税通常可分为:(1)从价税:按进出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收.(2)从量税:对进出口货物按计量单位征收定量的税收.(3)混合税(复合税):将从价税和从量税混合使用.各国海关在征收关税时方法各有差异,一般以征收从价税为主.关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个税种。是指一国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或者物品征收的一种税。1985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其中第五章为《关税》。1987年9月12日,国务院根据海关法从新修订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关税的特点:1、关税是统一的国境征税;2、关税是以进出境货物或者物品为征收范围;3、海关是关税征收管理机关。一、关税的纳税人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二、关税的征税对象关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应税货物和应税物品两类。征税对象和进出口方向不同,其适用的税率也不同。三、关税的完税价格1、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以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到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到岸价格包括货价,加上货物运抵中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其他劳务费等费用。2、出口货物完税价格:是以海关审定的货物售价与境外的离岸价格,扣除出口关税后,作为完税价格。四、关税的缴纳1、货物进出口关税的缴纳。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人,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的次日起七日内缴纳税款。2、物品进出口关税的缴纳。进出境物品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物品放行前缴纳税款。五、关税的减免税下列货物,经海关审查无讹,可以免税:(一)关税税额在人民币1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二)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三)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四)进出境运输工具装载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饮食用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口货物,海关可以酌情减免关税:(一)在境外运输途中或者在起卸时,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二)起卸后海关放行前,因不可抗力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三)海关检验时已经破漏、损坏或者腐烂,经证明不是保管不慎造成的关税谈判权是如何确定的:根据WTO规定,只有享有关税谈判权的成员才可参加关税谈判.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享有关税谈判权.1有主要供应利益方.在谈判前的一段合理期限内,一成员如果是另一成员进口某项产品的前三位供应国,则该成员对这项产品享有主要供应利益,被称为有主要供应利益方,通称主要供应方.主要供应方有权向对方提出关税谈判的要求.另外,对于一项产品,如某成员的该产品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最高,该成员虽不具有主要供应利益,但应被视为具有主要供应利益,与主要供应方一样,也有权要求参加谈判.2有实质供应利益方.在谈判前的一段合理期限内,一成员某项产品的出口在另一方进口贸易中所占比例达10%或10%以上.,则该成员对这项产品享有实质供应利益,被称为有实质供应利益方.有实质利益供应方有权向对方提出关税谈判的要求.在实际谈判中,一成员对某项产品目前不具有主要供应利益,但这项产品在该成员的出口中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今后可能成为该成员有主要供应利益或有实质供应利益的产品;或者这项产品在世界其它国家已成为该成员具有主要供应利益的产品,则该成员一般视为具有"潜在利益".具有潜在利益的成员也有权要求进行关税谈判,但是否与之谈判由进口方决定.3具有最初谈判权方.一成员与另一方就某项产品的关税减让进行了谈判,并达成协议,则该成员对这项产品享有最初谈判权,通常称为有最初谈判权方.当做出承诺的一方要修改或撤回这项减让时,应与有最初谈判权方进行谈判.

195 评论(13)

晶莹剔透0702

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到哪些账务处理呢?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账务处理,具体如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缴),公司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跨年5月30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4、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5、重新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年度汇算清缴,如果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重新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9、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10、免税企业也要做分录: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资本公积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以上便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账务处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编辑推荐>>2018初级会计金牌vip班 全网最高性价比 96%通过率!编辑推荐>>2018初级会计金牌vip班 全网最高性价比 96%通过率!

275 评论(8)

木木夕-琪

应缴税费为负债类账户,包括应缴进项增值税和销项增值税。在我国,对一般纳税人征收的增值税基本税率是17%,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低税率为13%,具体应缴税费=应纳税额×适用税率。对于本题,因为含增值税,税率17%: 11700×17% 11700应缴增值税=———————=1700元,其中,————=10000是应纳税额,乘以税率17%就可以了 1+17% 1+17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0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231 评论(15)

liuruojing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本期税费为=-1700元即进项税额1700元

277 评论(15)

小丸子新

一、计算公式: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二、会计分录:

1、月底,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不进行账务处理,直接作为留抵税额;

2、月底,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

(1)计算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以前留抵进项税额=本期应交增值税

(2)结转: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金

(3)缴纳: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会计分录

8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