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会想起
企业的利息收入应当通过“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具体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红字)
企业收到银行利息时,一般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务费用”。但由于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项目取数时都会取用借方的发生额,所以应该将结息收入进行红字借记的会计处理。
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指货币持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一般计入“财务费用”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收支、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会计科目的注意事项
现金:现金方面我们主要是看现金余额是否过大,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比如销售情况、采购情况等来具体判断,如果余额过大应及时调整。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方面我们主要是看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正确,未达帐项是否真实、合理。其次,外币帐户是否按照规定调整汇兑损益。
应收票据:主要注意将余额与没有兑现的应收票据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有已经贴现、背书转让的票据没有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利息收入
笑脸笑脸笑脸
1、企业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
在增值税上,存款利息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企业的存款利息收入计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中,冲减财务费用。
因为财务费用是包括利息的收入和支出,发生的利息支出是财务费用的增加,分录做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或现金,那么相反,发生的利息收入既是财务费用的减少,应该冲减财务费用。现在企业一般都用财务软件,所以做借记财务费用红字是正确的。取得利息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红字)
2、金融类企业的利息收入
如果企业主业是从事贷款服务,比如金融机构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所取得的利息作为利息收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利息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非金融企业的利息收入
非专门从事贷款服务的企业将自有资金外借,取得的利息收入,一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该利息收入同样要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4、企业自身资金出借取得利息收入
当企业自身资金充足时,在不影响本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可以将一部分资金借给其他公司,从而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等科目,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