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7

冬雨霏霏nz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雪绒花05

已采纳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257 评论(10)

牛奶荡糕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假设这一名词,在1922年佩顿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最早是1961年美国的坎宁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进行的论述,他把会计基本假设看成是会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是比会计原则上更为基础和理论性的概念,它不是人们的主观想象,而是客观实践的产物,是有客观依据的,一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无须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会计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明确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原则的基础,也是进行会计实务的必要条件,所以又叫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它们本身是会计人员在有限的事实和观察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假设也需要不断的修正。在通货膨胀时代,对币值稳定的假设的否定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或现时成本会计;在信息时代,会计主体假设的外延被扩展。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于所有企业,对清算会计的运用渐增。当货币计量假设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人力资源会计应运而生。衍生金融工具显示人们为保持币值稳定而做出的努力。权责发生制假设为会计假设增添了新的内容。会计上假设企业法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地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会计假设会计主体假设一般指企业本身,随着集团公司总裁的出现,母公司和子公司各为独立法人,为了合并编制财务报表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会计主体假设发展为合并个体,再扩展又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政府的国民帐户核算体系。而当今信息时代造就的网上公司更突破了会计主体原有的空间范围,因为网上公司属于虚拟公司,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为其主要资产,会计主体假设由此扩展为企业主体和虚主体,并引出了虚主体如何建立会计程序,提供会计信息的新课题。网络环境互联网的运用使得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十分普及。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它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只是一种临时结盟体。它可以由整合、重组各独立公司中密切联系的业务而形成,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网络经济的出现动摇了会计假设的合理性,据此有的学者提出用多重权益主体理论重新界定会计主体,认为会计主体是多重的权益主体,包括:债权人权益(银行、商品及劳务供应商)、职工权益、政府权益、投资人权益;对会计假设进行创新,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取代现有的会计主体;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代替传统会计实体假设等。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取代现有的会计主体,但“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难以涵盖非赢利组织会计主体:“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代替传统会计实体假设”,这样的会计主体概念并未突破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内含;用多重权益主体理论重新界定会计主体,同样也未突破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多会计主体问题并不是在IT环境下才产生的,也不是IT环境下独有的会计问题。在IT时代尚未到来之前;多会计主体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会计主体的含义决定了会计主体在空间上的极度伸缩性,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一个法人实体,也可以是若干个或很多个法人实体。实际上,多个会计主体的集合仍是一个扩大了的会计主体。在IT环境下,虽有多会计主体的运用,但多会计主体实质上是众多会计子主体的集合,仍可以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包括企业的投资人或企业其他的经营活动。会计主体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界定了权益的范围,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虽然网络公司是虚拟公司,但严格来说,会计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有形的会计个体。会计主体应具备两个特性: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做出决策;对自己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经济行为承担责任。虚拟公司围绕着自己的经营目标,对各个组成方进行统筹规划、任务分配和资源配置,并在期末进行收益分配和责任分担。它是一个整体,对外需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对内需进行经营规划。虚拟公司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独立支配的经济资源,需对其控制的经济资源和经济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它完全具备会计主体的两个特征,是一个“实实在在” 的会计主体。

274 评论(15)

都市月亮飘飘

会计假设,是指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各种程序和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等。(一)会计主体 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为对象,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会计主体典型的是企业,但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的概念,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内部的相对独立核算单位、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等。(二)持续经营定义: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假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三)会计分期 1、定义: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人为地划分一个个间距相等、首尾相接的会计期间,以便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盈亏,确定该会计期间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并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2、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以年度为会计期间通常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四)货币计量 1、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会计核算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假设币值保持不变。 2、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3、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112 评论(9)

媛姐姐丶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7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