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2

笑脸笑脸笑脸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个人所得税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曰月無塵

已采纳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订阅 中级会计职称刚刚!新个人所得税扣缴办法出台!01 官宣了!最新工资、劳务等所得扣 缴个人所得税实操细则2019年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收入,并按年度综合计税,这改变了以往按月计税的做法,但保留了由扣缴义务人(一般指单位)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税款。具体预扣预缴办法刚刚得以明确。这个算是正式的预扣方法!文件划重点:一、居民个人预扣预缴方法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见附件1)。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一)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2)执行。(二)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见附件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二、非居民个人扣缴方法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见附件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计算应纳税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 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一句话解读:工资薪金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劳务报酬、稿酬所得基本按以前的交税方法进行预扣预缴。综合劳动所得,最终到次年汇算清缴时多退少补。02新个税1月1日正式执行,附专项扣除17问,千万别错了1、减税红包不小,附加专项扣除何时可以真正实施呢?根据安排,征求意见期过后,经过修改完善并提交国务院讨论,这些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2、收入没达到5000元起征点的可以抵扣吗?目前,扣除"三险一金"等项目后,个人收入没有达到5000元起征点的人群还不需要缴纳个税,暂时就不会涉及到扣除问题。3、专项扣除都需要纳税人自行申报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专项附加扣除的办理方式,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可以提供信息由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时办理。简单说,纳税人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由单位代扣代缴,同时,由于部分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纳税人也可以选择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4.为了实现扣除,老百姓会不会因为发票或证明跑断腿?专家指出,总体看,此次公布的办法较好地兼顾了公平和效率,减负力度超出预期,税收征管也力求简便易行,尽量避免让纳税人提供各种证明。举例来说,纳税人在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方面的支出发票等都是不需要提供和进行额外说明的。同时,鉴于该政策涉及面广、实施情况复杂,国家正在加快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防范虚假骗税逃税行为,确保征管风险可控。5、二孩子女教育可以抵扣吗?可以抵扣,征求意见稿显示,每个子女每年12000 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这也契合国家目前放开二孩的大政方针,可以有力减轻二孩家庭的支出负担。6、三岁以下的婴儿,花销也很大,为什么不抵扣子女教育项目呢?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表示,子女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三岁以下属于抚育阶段,不属于教育阶段,暂时还未纳入抵扣范围。7、租金扣除需要什么证明?根据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关于房租扣除,还有两点需要解释下,其一,房租采取定额扣除而不按租金发票限额据实扣除,是考虑了目前租房市场的实际情况,即大部分租赁行为并没有开具发票。其二,如果把发票作为前置条件,可能会增加纳税人负担,还会推高租金价格。8、租金扣除为什么分地区?目前确实分为三类扣除标准,承租的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万元(每月1200元);除上述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小于100万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钢表示,扣除标准较大程度覆盖了全国平均租金支出水平,同时兼顾了各地租金水平的差异性。9.租房抵扣标准为什么比房贷高?孙钢表示,住房租金扣除标准总体上略高于房贷利息扣除标准,体现了对租房群体的照顾。当前正处于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的导向,此类租金抵扣额的安排也和租赁市场的鼓励政策吻合。10、继续教育怎么界定?绘画、艺术、体育运动等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能否减税?根据征求意见稿,继续教育包括学历继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一些未纳入职业目录的个人兴趣爱好培训,与职业技能关联度不高,暂不纳入此次扣除范围。请注意,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职业技能关联度!11、学历教育每年有学费可以按年扣除,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如何扣除?一位业内专家向kate老师(微信号:kjzhicheng99)举例,并非只要参加培训就能扣除,而是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12、纳税人是否需要证明自己的首套房贷?据kate老师(微信号:kjzhicheng99)向银行系统人士咨询,首套房贷认定信息较为健全,不需要纳税人自己提供太多额外证明。13、赡养老人包括哪些老人?丈夫帮助赡养妻子的父母,丈夫能否扣除?按照征求意见稿,赡养老人包括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而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权威专家向 kate老师(微信号:kjzhicheng99)表示,赡养岳父母目前不在扣除范围之列,但如果夫妻双方各自都有父母需要赡养,是各自申报专项扣除,举例来说,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夫妻赡养四位老人,夫妻两人可以分别按照每月2000元申报专项扣除。14、被赡养老人是指无经济来源还是离退休人员都算呢?按照征求意见稿,赡养老人只需要两个条件,首先老人已满60岁,其次是纳税人的父母或其他法定被赡养人,与老人的经济状况无关,没有经济来源的、离退休人员都包含在内。15、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赡养老人支出如何扣除?根据征求意见稿,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与兄弟姐妹分摊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如平均分摊、约定分摊等情况。但是,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比如,一位老人有三个子女赡养,每个孩子可以平均分摊每年24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年8000元;也可以经老人指定或者子女约定,每个子女分别享受6000、6000、12000的扣除额,但每个子女的扣除额不能高于12000元。16、哪一类人群可能受益最大?专家分析,通常情况下,生活支出负担较重,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的中年人最获利好。他们很大概率可以享受子女教育、首套房贷、赡养老人等多项附加扣除。另一方面,在同等扣除额的情况下,收入较低的人群减税比例更大,比如月收入70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人,满足2000元的扣除项目,就无需缴纳个税啦,减税比例达到100%。17、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需要有一个书面分摊协议吗?根据征求意见稿,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的,需要签订书面分摊协议。18、2018年10月-12月工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000元的3%0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5160(学习参考)19、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收入金额 - 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费用减除额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例】张三在2018年10月份税前工资12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1)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元)=12000-1100-5000=5900元找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5900*10%-210=380元(2)如按照适用3500元旧的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张三在2018年10月份税前工资12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3500元)=12000-1100-3500=7400元找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7400*20%-555=925元03还没搞懂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看完这张图,不再迷糊新个税相关文件明确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实施办法。享受这些专项附加扣除,需要哪些条件?通过这些扣除项目,纳税人可以少缴多少个税?跟随下面这张图,一起来算算。中级备考,抢先一步!19年证书稳了!500本教材免费领取↓↓↓长按下面二维码回复:2019即可免费领取↓↓↓推荐阅读中级这两个科目千万别放在一年考!高管4年考下中级:不给自己设限的样子太酷了!持中级证书免10年房租,补80万安家费,还送钱!考完中级三科后,才发现60分的真相...考中级会计职称的最佳年龄是多少?▎本文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上海税务,新浪微博、央视新闻,由“高顿中级职称考试”整理发布,若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以上来源!高顿中级会计职称保留所有

中级会计个人所得税表

196 评论(15)

飞花叶叶雪

会计人员是要进行继续教育的,我们中级会计职称证书是属于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所以我们当然可以进行个税的抵扣。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该如何申报?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采取凭证书信息定额扣除方式。纳税人在取得证书后向扣缴义务人提供姓名、纳税识别号、证书编号等信息,由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环节扣除。也可以在年终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通过汇算清缴享受扣除。对学历继续教育,采取凭学籍、考籍信息定额扣除方式。纳税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姓名、纳税识别号、学籍、考籍等信息,由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环节扣除,也可以在年终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通过汇算清缴享受扣除。(本段摘自所得税司答复)因此,拿到中级会计师证书之后,需要将规定的信息提供到相关部门,才能获得这份福利哦!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流程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找到继续教育信息填写,选择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再填写具体的信息,即可申请。

173 评论(10)

我是蜜桃桃

居民个人的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按年征收、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每月采用的是累计预扣法。

如果要问是按年算还是按月算,那么肯定是按年算的,但是每月按照规定预缴,全年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305 评论(9)

miumiu6571

拥有这个证书就相当于一个公司的主管!一般二三线城市要求拥有中级会计师资格证的岗位薪资标注都是6000-8000元,如果考这个证书是要比初级会计资格证多考一科<中级财务管理>,有这个证书晋升管理层也会变的容易多!

8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