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可劲儿造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潘序伦)
乖乖小猫侠
拾金不昧,绝对是品德高尚的表现,人人都歌颂这样的行为,这是因为高尚的人还是少数。趋利性隐藏在人的天性里,普通人看见地上一张五元钞票很大概率要占为己有。
之前一直不以为然,直到身边朋友亲身经历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朋友遗失了一部手机,有人捡到但要求高额的“好处费”才物归原主。按照中国的传统处理方式,这本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但放在今天的背景下却变了味道。我们内心希望看到,捡到手机的人把利益置于身外,而失主心存感激给予一定报酬,捡到手机的人半推半就接受了,一片祥和。现实非常现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了一桩买卖。我们不去评论“买卖”好不好,不管怎样,对失主而言,重新找到遗失物的喜悦(幸福感)大打折扣。这种犀利的沟通方式,少了很多人情味儿,人和人越来越远,金钱成了一切事物的发言人。前段时间看《乌托邦》,当时看完之后只想吐槽,认为乌托邦太机械,乌托邦人太单调,乌托邦世界观太压抑,但是回头来想想,哪个君主不希望自己臣民一个个都品德高尚?如果人人都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准,那么纠纷会少很多。回到朋友的经历上,如果双方都是高尚的人,那和和气气就把问题解决了。事实上,朋友与捡到手机的人仿佛在菜市场买菜,物归原主的幸福感被讨价还价声掩盖了。不是说不能要报酬,中国人历来讲究说话的艺术,强行索要高额报酬带有趁火打劫的成分,让失主很难在心理上接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