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杠豆0725
1、计提工资时:借: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单位部分)计提下个月发放的工资,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进行核算,按照各部门员工工资计入各部门相对应科目。2、次月支付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银行存款3、企业进行社保单位缴费及社保个人部分的代缴时:借: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单位部分)贷:银行存款
摄氏三十八度
计提工资指的是当月会计核算当月的工资。一般是用基本工资+当月加班费+其他调整组成的。如果每个月没有其他特殊调整,可以用上个月的工资计提,在发放时再调整即可。如果每月的工资不是固定的,那么计提数可以按上月实际数暂提,也可按了解的真实情况暂提,待真正发放以后再作调整,保证应付工资没余额。每个企业的工资计提方法不大一样,有全年均衡提取的,也有按发放要求据实提取的,具体如何在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分配,由管理人员工资数额和生产人员工资数额决定。拓展资料:1.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而新的会计准则对计提时间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发生了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