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小J
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设《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为3小时。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财务管理》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经济法》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扩展资料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每门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一般为60分及格。各科目每类试题每小题得分均在试卷中规定,评分均按试卷及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规定执行。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会考[2010]1号),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每类试题及每小题分值均在试卷中规定。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为客观试题,必须按规定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填涂,否则,答案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级会计职称
大料酱VS小麋鹿
中级会计考试资料百度云网盘资源
链接:
提取码:md5e
资源包含:各类中级会计习题资料,精品网课资源,中级会计学习视频,中级会计学习电子书,历届真题等各类学习资料。
伊兰0518
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三)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合计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扩展资料
中级财务会计考试合格标准: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每门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一般为60分及格。各科目每类试题每小题得分均在试卷中规定,评分均按试卷及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规定执行。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会考[2010]1号),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每类试题及每小题分值均在试卷中规定。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为客观试题,必须按规定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填涂,否则,答案无效。
计算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为主观试题,必须用黑色、蓝黑色、蓝色字迹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规定区域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实行网上评卷的地区,客观试题必须按规定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填涂,主观试题必须用0.5-0.7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区域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下每小题若干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多项备选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其他类试题评分原则与往年相同,按相应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规定执行。 其中“判断题”每小题判断正确的得1分,答题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级会计职称
兜兜兜尔
中级职称考试需要考三科:中级 《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和中级《财务管理》具体的可以关注一下东 奥的轻松过关辅导书。中级 《会计实务》主要讲会计要素的账务处理,需要理解经济业务并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中级《经济法》主要讲经济活动中常见的一些法律法规,比如合同法、票据法等,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中级《财务管理》主要讲与现金流相关的内容以及资金流量的管理等,要会用公式计算,偏于理科思维,需要多做题。
晓柚崽崽!
2008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0 000万元,2月25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4 000万元,全年实现净利润4 700万元。由此,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以2008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为基础) = 40 000 - 4 000 + 4 700 = 40 700万元,与此时“二次”公允价值40 860万元之间,存在差异160万元,系“二次”评估公允价值时的“评估增值”,其由甲公司15%股权享有的份额24万元,当然应当贷记“资本公积”科目。请注意,发放股利,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同时,资产也将减少。既然所有者权益减少了,对应的公允价值怎么会不发生变动呢?从题中“净资产公式”看,发放股利导致资产减少,净资产也将减少,你说呢?关于补充问题。不错,“二次”公允价值40 860万元较“一次”公允价值40 000万元之间,相差860万元。但是,两次公允价值评估时点并不相同,由此,其评估的净资产的“经济量”(就评估对象的量,也可理解为“账面价值”,下同)并不相同,“二次”公允价值所对应的“经济量”,既包括“一次”公允价值所对应的“经济量”,还包括两次公允价值评估之间的这段时间内的净资产的增减变动,具体来说包括2008年全年实现的净利润4 700万元,以及2008年分派的现金股利4 000万元。所以,要比较“二次”公允价值较“一次”公允价值评估增值了多少,必须将其调整至一个时点上,使得两者所包含的“经济量”相一致,由此才能够计算出“二次”公允价值的“二次”评估增值。将“一次”公允价值调整至“二次”公允价值时点上的金额 = 40 000 – 4 000 + 4 700 = 40 700万元这里,40 700万元所包含的“经济量”,才与“二次”公允价值40 860万元相一致,这时将两者比较才能得到“二次”评估增值数额:40 860 – 40 700 = 160万元也可换一种思路来理解,两次评估相差的860万元,其中的700万元系实现的净利润在扣除派发的现金股利后所增加的净资产,160万元系“二次”评估的再增值。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