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1

何水生之LED灯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内部控制缺陷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货kumiko

已采纳

1、无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缺陷)2、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未对照执行(执行缺陷)3、相关岗位职责未分离4、无对账、盘点流程等等

初级会计内部控制缺陷

82 评论(10)

云飞扬了

内控缺陷一般表现在:1、执行会计制度与财政法规有偏离,表现较多的是成本不实,费用不符;2、内控制度执行不力;3、合规、合法性控制,特别是私营企业存在两套帐情况;4、互不相容的职务控制不认真,,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在业务岗位上没有体现;5、人员素质不高,任人为情,用人唯亲。

339 评论(11)

吃货肥仔喵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缺陷1.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不完善风险治理重视不够。现行的内部控制设计主要以事项、流程为基础,遵循业务的角度,偏重于日常经营治理的遵循,保证制度的遵循性和行为的规范性,主要以监督机制为主。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的设计一般是治理者针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企业的状况而设计的,而由于“经济人”的特性,企业的经营治理者在内部控制的设计过程中难免会给自己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以便寻求最大化的利益而忽视了投资者的需求。忽视了“软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的设计过分地强调刚性的政策、程序等技术问题,而忽视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因为人在内部控制中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内部控制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的道德、观念、态度、风格等,如此设计的内部控制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2.企业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设计人员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所以急于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是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构建。所以大多数企业选择聘请国内外的专家,为企业设计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然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并不是一个通用的模板,而是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从而最终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二、内部控制执行缺陷1.内部控制熟悉不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企业的治理者对内部控制非凡是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熟悉,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有些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还有许多误解,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办事手续繁琐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办事效率,甚至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人为制造矛盾,视内部控制制度为麻烦。大多数企业订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现象严重。2.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还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得大部分内控制度流于形式。虽然近来证监会对少部分企业有所要求,国家审计署也作为测试的一项内容,但没有严格的评价体系和制约机制,约束性不强。3.风险意识淡薄我国企业刚走出计划经济模式,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风险评估及猜测的手段缺乏,只能依靠主观经验判定,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很多国内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熟悉不够,以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把内部控制看作是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熟悉还未理性化。三、内部控制保障缺陷1.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有很多企业的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企业缺少行使内部审计的内在动力。审计署明文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2.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从目前看,企业中会计人员的薪酬与工作质量不挂钩,极大地挫伤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有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违反了应有的职业道德,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另外企业经营者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一旦出了问题仍由国家来承担损失。3.内部控制审核机制不健全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审核时,存在以下问题:没有设置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关键控制点,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审核;没有将控制点按照重要程度分成若干级别,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审核。假如存在上述问题,会大大降低审核的效率,同时也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审核的成本。四、企业内部控制治理对策1.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健全治理体系,明确治理权限,建立统一的治理信息系统,这是内部控制建设的三个方面。健全的治理体系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应建立人力资源控制系统、物力资源控制系统、信息资源控制系统。从经营环节看,应有供给环节控制系统、生产环节控制系统和销售环节控制系统等。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进行治理与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明确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厉害关系者,并且清楚地说明决策事务时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是适应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治理方式。这种内部治理结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明确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解释权。3.强化风险防范机制当前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因而须从环境及其风险的分析入手将企业的优点、短处与环境中的机会、威胁进行配对分析,形成应对环境的战略设想,并进行持久竞争优势检验,最后形成企业战略。

217 评论(10)

喵喵咩咩喔喔

我想和楼主分享一下内控分析的逻辑,首先内控一定是针对风险而言的,不谈风险,内控就是空中楼阁。所以你要针对相应的风险点来判断内控缺陷。在判定时总的分为两类就是设计是否有效,执行是否有效。风险和控制分析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因为可能存在明显的内控缺陷,但是如果完善该内控所带来的成本大于风险可能的损失,这个内控就没必要完善。所以希望你在分析内控缺陷时能站在内控全局观的基础上。

145 评论(12)

dp73732849

按照内部控制严重程度分类:(1)重大缺陷重大缺陷也称实质性漏洞,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严重影响内部整体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严重偏离整体控制目标的情形。(2)重要缺陷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严重偏离穿储扁肥壮堵憋瑟铂鸡整体控制目标的严重程度依然重大,需引起管理层关注。例如,有关缺陷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部分区域流传,为公司声誉带来损害。(3)一般缺陷是指除重要缺陷、重大缺陷外的其他缺陷

102 评论(13)

小南子zzz

个人观点,谨供参考 中小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遵从以下原则: 灵活性原则 中...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

18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