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8

虎娃妈jsz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财务会计基本选择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地主李东家

已采纳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支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标准。

财务会计基本选择

228 评论(12)

EatDrinkWorld

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有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审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管理会计等。会计专业要学什么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会计学、税收学、经济学、审计学、财务管理概论、税务、成本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统计软件分析应用、概率论、应用统计学、税法、管理会计、管理学等课程。会计学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国际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等方向,但主干课程通常都会涉及会计、审计、工商管理、经济学和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会计专业就业前景如何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们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会计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毕业生们将来可以在各大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的职位。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话,相信日后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业前景也是比较理想的。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有:教学、科研、会计实务等等。会计学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毕业生们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很多企业需要会计学专业的人才,社会对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比较大。会计学也是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一个热门专业来的,每一年的公务员报考中,都需要招录会计学专业的人才。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是想追求一份稳定工作的话,那么也是可以尝试一下报考公务员的。

99 评论(8)

好好生活2013

1\B2\D3\C4\A5\A6\C7\A8\A9\B10\B11\B

327 评论(10)

梅干菜2012

会计假设,是指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各种程序和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等。(一)会计主体 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为对象,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会计主体典型的是企业,但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的概念,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内部的相对独立核算单位、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等。(二)持续经营定义: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假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三)会计分期 1、定义: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人为地划分一个个间距相等、首尾相接的会计期间,以便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盈亏,确定该会计期间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并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2、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以年度为会计期间通常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四)货币计量 1、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会计核算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假设币值保持不变。 2、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3、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241 评论(12)

datang1201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明确会计服务对象,界定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的基本前提是( B )。A. 会计分期 B. 会计主体 C. 持续经营 D. 货币计量2、下列各项业务中,没有体现谨慎性质量要求的是( D )。A. 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 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C. 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D.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3、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随意变更,是依据( C )。A. 可理解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 可比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4、会计工作依据的根本大法是( A )A. 会计法 B. 基本会计准则C. 具体会计准则 D. 企业会计制度5、银行汇票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 A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6、不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的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应通过( C )科目核算。A.库存现金 B.其他货币资金 C.其他应收款 D.银行存款7、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发现现金长款,在未经批准之前,应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 A )A.“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B.“其他业务收入”科目C.“营业外收入”科目 D.“其他应付款”科目8、按照国家《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的工资、 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 A )办理。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临时存款账户 D.专业存款账户 9、甲企业于2010年6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应收账款200 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规定的付款条件为2/10、1/20、n/30;乙企业于2010年6月18日付款,乙企业实际享受的现金折扣为( B )元。A. 1000 B. 2000 C. 5000 D. 2000010、某企业2010年9月1日签发一张期限为90天的商业承兑汇票,其到期日为( D )。A.11月28日 B.11月29日 C.11月30日 D.12月1日11、某企业2009年9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A公司,货已发出,发票上注明的销售收入为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收到A公司交来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10%,则该商业汇票的到期价值为( B )元。 A. 117000 B. 122850 C. 128700 D. 100000

285 评论(12)

东北小茬子521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构成财务会计的六大基本要素。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在会计期间开始时: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期间内,会计结账之前: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一费用)在会计期末: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1.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特征: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 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 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特点: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所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他营业收入)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是日常活动,否则不能做收入)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营业外收入)(5)费用①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②费用的3个特征A。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B。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C。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费用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理解:主营业务收支和其他业务收支都是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但主营是经常发生,而其他是偶然发生,比如工业企业销售商品是主营,而工业企业销售材料就是其他,营业外收支是与日常无关。6)利润(一般指净利润,但此教材指的是利润总额)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会计要素的关系是: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等量关系,这些等量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会计等式又是会计报表的框价,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又将会计要素称之为会计报表的要素,但严格地说,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要素并不是一回事。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即: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1)收入—费用=利润(2)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3)第(1)个等式可以称之为静态等式,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第(2)个等式可以称之为动态等式,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第(3)个等式反映了在企业期末结帐之前,第(1)个等式和第(2)等式之间的辨证关系。

170 评论(11)

修普诺斯0907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事项的记账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的确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8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