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9

Oo棉花糖小鱼o0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资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秀之美--艳梅

已采纳

递延所得税资产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递延税款科目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

1、贷方核算(负债类):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减少。

2、借方核算(资产类):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减少。

扩展资料:

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

2、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应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资产

208 评论(13)

不计较的心

递延所得税资产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举个例子,今年你提了100万元的减值准备,假设税务上只允许你税前扣除60万元,剩下的40万元可以在以后抵扣,那么就是产生4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算其对当年所得税的影响即40*25%=10万元,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贷:所得税费用 10万元。所得税费用减少10万元,当年净利润增加10万元,结转到未分配利润10万元,那么与之对应的资产方科目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了。

扩展资料: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

1、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参考资料:递延所得税资产-百度百科

232 评论(10)

yangyang2336903

官方说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的一种方法。

“所得税费用”这个科目是归会计管的,但是“应交税费”是由税务局管的。

假设会计算出本期“所得税费用”是1000,那么本来“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也应该是1000,但是税务局最近指标压力比较大,于是要你交1500。老板很不爽但是税务局是爷爷惹不起啊,于是1500出去了。

但是费用却只产生了1000,差了500会计表示不平怎么办嘛,于是增加了个“递延所得税资产”,挂在了帐上。这“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理解为税务局给你打的欠条,但是不还,只能抵扣。

递延:

从时间维度上看,递延是现在和未来的一个平衡,现在多交了以后必定少交,这样形成的是一项递延资产(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减少,相当于经济利益的流入),反之现在少交了,未来会多交则形成递延负债。

从会计和税法横向比较来看,按税法比会计多交了,形成递延资产,按税法比会计少交了,形成递延负债。如果有费用当期发生,税局当期不认,非要你以后认,这种情况下表示税局给了你一个以后抵扣费用的权利,相应的未来缴纳的所得税款就会降低,所以恭喜你。

可以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资产啦。其实此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就和“长期待摊费用”这个科目很相似,长期待摊费用就是披着资产外衣的潜伏在资产负债表的费用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同理去理解。

如果有费用发生,税局当期让你抵扣的费用超出了会计账面记录的费用,这种情况下未来你要把这部分超额抵扣的费用吐出来,相应的未来缴纳的所得税款就会增加,这个时候就得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递延所得税负债就相当于“预提费用”科目(此科目虽已经取消,但可拿来理解)。

238 评论(15)

沉默的苏克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资产

27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