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2

张凉凉2779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成品出库会计分录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妮宝贝

已采纳

产成品入库会计分录生产企业,直接买的产成品,入库、出库、成本的会计分录分别为:1、购买时: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2、出库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出库成本与出库方法有关:通常的材料出库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的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方法。生产成品入库会计分录生产出来的产品入库怎么做会计分录生产出来的产品入库按以下方式做会计分录:1、领用原材料时,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直接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耗用)销售费用(销售部门耗用)贷:原材料2、产生人工工资,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

成品出库会计分录

341 评论(15)

*和氣生財***

购入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领用借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可以按加工品种分类)贷原材料月末把所有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可以按品种分摊)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结转产成品借产成品贷生产成本销售后结转销售成本借销售成本贷产成品

167 评论(13)

哇小妹夫

1.企业半成品入库分自制或外购,发生时做:借:自制半成品/外购半成品:***产品贷:生产成本/银行存款2.半成品出库可能是生产领用、管理部门领用或用应用·于销售做: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贷:自制半成品/外购半成品:***产品

321 评论(10)

liushuangr

生产企业,直接买的产成品,入库、出库、成本的会计分录分别为:1、购买时: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2、出库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出库成本与出库方法有关:通常的材料出库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 (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的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三)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四)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或分批实际法,是通过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每批(次)存货发出成本=该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 收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

219 评论(15)

小尾巴摇阿摇

购入 借 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 贷 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领用 借 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可以按加工品种分类) 贷 原材料月末把所有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可以按品种分摊)借 生产成本贷 制造费用结转产成品借 产成品贷 生产成本销售后结转销售成本借 销售成本贷 产成品

288 评论(15)

蛋的故事

按照争产购进材料入库,,只不过是直接入到库存商品,不能入到原材料销售正常做到主营业务收入转成本一样,也是进主营业务成本,,

196 评论(15)

HaoRen19990828

①半成品出库加工的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半成品

②产成品入库的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326 评论(15)

相关问答